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原文,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9-07 14:57
  • 小虎历史故事网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首發)
蘇建

中国历史故事69集观后感


彰化師大國文系
先看幾個例證:
(1)《郭店‧性自命出》60“凡於路毋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愧/畏)”,《上博一‧性情論》30作“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思)”。裘錫圭先生指出“愧”實為“思”之誤。[1]
(2)《上博七‧鄭子家亡》甲4“弗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愧(畏)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鬼)神之不恙(祥)”,乙4作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思)。“思”為“愧”之誤。
(3)《上博六‧用曰》16:“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其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容”,隸定作“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讀為“威”或“畏”。此字亦見於《郭店‧唐虞之道》簡13“用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讀為“用威”;《上博五‧三德》20“不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讀為“不威”。[2]後二形所從的“思”實為“愧”之誤。
第一例讀為“毋愧(畏)”或“毋思”,研究者尚有爭議。[3]其餘例證都反映出楚文字“思”用為“愧(畏)”的現象。這應該是簡省而導致訛混的結果。以此觀點,可以重讀《上博八‧命》簡4-5“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吾)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聞)古【4】之善臣,不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以)厶(私)思厶(私)悁(怨)內(入)于王門▃”。“思”字作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復旦吉大古文字專業研究生聯合讀書會〈《上博八〈命〉校讀》〉指出“思”當是“惠”的錯字,釋文作“思〈惠〉”。[4]陳劍先生所作釋文直接作“惠”。[5]“私惠”乃古之常語,其說可信。“思”與“惠”形體確實相近,二者只差一“屮”形頭,比如《上博一‧緇衣》21“私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惠)不懷德”。不過二者相混的例證比較少見,我懷疑此處的“思”所代表的可能是“愧”字。“愧”讀為“惠”就很自然了。睡虎地簡《為吏之道》有段內容云:
以此為人君則鬼,為人臣則忠;為人父則茲(慈),為人子則孝;能審行此,無官不治,無志不徹,為人上則明,為人下則聖。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政之本殹(也)。
其中“鬼”字,整理小組注釋:鬼,讀為懷,和柔懷字漢代多寫作褢。抱小先生(蔡偉)認為:鬼當讀為惠。鬼于古音屬脂部,惠于古音屬隊部。脂、隊平入互轉。方言 “趙魏之間或謂慧曰鬼。”慧、惠古字通,則鬼、惠可通矣。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六分篇》曰:“主惠臣忠者其國安。”《墨子·天志中篇》曰:“內有以食饑息勞,持養其萬民,則君臣上下惠忠,父子弟兄慈孝。”又見兼愛中篇、下篇。賈子禮篇曰:“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家語·賢君篇》亦云“君惠臣忠”。[6]嶽麓秦簡《爲吏治官及黔首》85正作“為人君則惠”,可證蔡偉先生之說正確可從。[7]也說明【鬼與惠】可以相通。《郭店

中国历史的故事全集

‧尊德義》32:“依惠則民材足”,“惠”作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與一般寫法有所不同。筆者懷疑“屮”形以下可能是“愧”字,請比對“畏”作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郭店‧五行》36)、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上博五‧鬼神之明》05),上面的“鬼”旁。如此說可信,則是【鬼與惠】直接可通的例證。
最後再補充一個可能也是“思”與“愧”相混的例證。《墨子‧經說上》“己惟爲之,知其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也”的“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字,前人已謂即“恥”字,裘錫圭先生進一步指出,其字即由“聭”而

中国历史故事手绘长卷

來,“形聲字偏旁位置每可互易。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出题目

《墨經》的‘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應是‘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的形近誤字,也有可能是後人爲了使字形切合字義,有意把‘鬼’旁改作‘思’旁的。吳毓江《墨子校注》引明嘉靖陸穩校芝城銅板活字本,‘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正作‘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493頁,中華書局,1993),可爲確證”。[8]筆者懷疑“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的左旁本為“愧”字,也就是“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字,“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省簡為“鬼”,遂變成“聭”。“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當分析為從愧,耳聲。《戰國縱橫家書》205行“報惠王之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恥)”,整理者釋為“聭”,讀為“恥”。應該是根據33-34行“除羣臣之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聭-恥)”的字形。不過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右旁與“思”相近,可能就是“愧”字。《漢書·賈誼傳》“終不知反廉愧之節、仁義之厚”,王念孫謂《漢書·賈誼傳》之“愧”字當作“醜”。陳劍先生指出:既然此同一文句在賈誼《新書·時變》中作“然不知反廉恥之節、仁義之厚”,則聯繫更爲多見的“廉恥(之節)”的說法,還不如說此“愧”字爲“聭(恥)”字之誤。今據秦漢簡帛文字數見的“聭(恥)”字,可知事實更可能應爲其字本作“聭(恥)”,但轉寫中被誤認爲“鬼”作聲符而變爲“愧/媿”。[9]現在看來,《漢書·賈誼傳》之“愧”可能是“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字省簡聲符的結果。



[1] 裘錫圭:《談談上博簡和郭店簡中的錯別字》,《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頁314。又參見馮勝君:《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頁246。
[2] 參徐在國:《上博楚簡文字聲系(一~八)》,頁2372。
[3] 如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頁190、215將兩處簡文都讀為“畏”。
[4] 復旦吉大古文字專業研究生聯合讀書會〈《上博八〈命〉校讀》〉,復旦網,2011.07.17,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4。
[5] 陳劍:〈《上博(八)·王居》復原〉,復旦網,2011.07.20,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04。
[6] 抱小:〈簡帛拾遺〉,國學網,204.08.26,http://www.guoxue.com/newbook/gx/020.htm。
[7] 亦可參見方勇:〈讀岳麓秦簡札記一則〉,復旦網,2009.05.19,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794。
[8] 裘錫圭:《〈墨經〉“佴”“𠉌”“廉”“令”四條校釋》,收入《裘錫圭學術文集·語言文字與古文獻卷》,426-427頁。
[9] 陳劍:〈說“規”等字並論一些特別的形聲字意符〉,“源遠流長:漢字國際學術研討會暨AEARU第三屆漢字文化研討會”論文,2015年4月11日-12日,北京大學。
点击下载附件:1524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8444.html

以上是关于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蘇建洲:楚簡“思”字用為“愧”補證;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1309.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