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王寧
棗莊廣播電視臺
去年5月22日,劉洪濤先生在復旦網上發佈了《〈釋“蠅”及相關諸字〉補證》一文,[1]指出楚簡文字中從黽從甘(或曰)的“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字當釋“蠅”,清華簡《管仲》中“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天下之邦君”之字當讀為“繩”,筆者在下面回帖中讚成劉先生說,認為“那個從曰從黽的字可能是‘譝’之本字,讀若‘繩’”。後來檢索了一下出土文獻中與此字相關的資料,感覺此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大全集
字釋“蠅”似乎有問題,所以寫了這樣一則讀書筆記:
“黽+甘”這個字(下用△代),楚系文字中習見,在包山簡里或從糸作,或曰用為“繩”,那麼這個字當讀與“繩”同,從糸不從糸讀音沒差別,劉洪濤先生釋為“蠅”,筆者在下面評論中認為可讀為“譝”。單就讀音而言,“蠅”、“繩”、“譝”都相近,這個倒是沒什麼說頭,主要是它在一些楚書中的讀法,諸家說法很多。
段玉裁於《說文》“黽”下注云:“古音在十部,讀如芒”,“芒”是明紐陽部字。《方言》十一:“蠅,東齊謂之羊。”郭璞注:“此亦語轉耳。今江東人呼羊聲如蠅,凡此之類,皆不宜別立名也。”錢繹《箋疏》:“羊、陽、揚、繩、蠅古聲并同,揚之轉為繩,猶蠅之轉為羊矣。”羊、陽、揚都是陽部字,繩、蠅從黽聲都是蒸部字,蓋蒸、陽二部旁轉疊韻相近,故二部的雙聲或旁紐雙聲字或得相轉,自古如此。
由此而言,感覺楚文字中的△字,有時可能會被用為陽部的“上”或“尚”,“繩”、“上(尚)”船禪旁紐雙聲、蒸陽旁轉疊韻相近。郭店簡《窮達以時》里言百里奚為“△卿”,可能就是“上卿”,“上卿”一詞古書習見。
清華簡六《管仲》里桓公問“△天下之邦君,孰可以為君,孰不可以為君?”當即“尚(上)天下之君”,《呂氏春秋·古樂》:“樂所由來者尚也”,高注:“尚,曩。”《呂氏春秋·蕩兵》:“兵之所自來者上矣”,高注:“上,古。”就是以前、古代的意思,古人把古世稱為“上世”,上古之書稱為“尚書”,古代的有天下之邦君自然也可以稱“尚(上)天下之邦君”。正因為如此,管仲在回答的時候說了殷的先王湯,是“可以為君”者;又舉了紂,是“不可以為君”者。湯、紂都算是“上天下之邦君”。荊門左冢漆梮上有“△德”二字,大概也該讀“尚德”。
當時只是個猜想,感覺也沒更多的證據,就放下了。清華簡七公佈之後,《趙簡子》一篇中出現了這樣的句子:
趙簡子既受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將軍,在朝。(《趙簡子》簡1)
今吾子既為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將軍已(《趙簡子》簡2)
《子犯子餘》中也有一個從“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的字,句子是:
(湯)用果臨正九州而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君之後世(《子犯子餘
中国历史故事古墓有哪些
》簡2)[2]
這裡面的古文字形,從文意上看,讀為“上”文從字順,“上將軍”、“上君”都是先秦兩漢古書里習見的詞語。“上君”在傳世文獻中相當於“聖君”、“明君”,如:
《晏子春秋·問上》:“上君全善,其次出入焉,其次結邪而羞問。”
《荀子·王制》:“孔子曰:‘大節是也,小節是也,上君也;大節是也,小節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大節非也,小節雖是也,吾無觀其餘矣。’”
《韓非子·用人》:“故上君明而少怒,下盡忠而少罪。”
又《外儲說左下》:“吾聞上君所與居,皆其所畏也;中君之所與居,皆其所愛也;下君之所與居,皆其所侮也。”
又《八經》:“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
《子犯子餘》中“上君”用為動詞,“之”猶“于(於)”也,[3]“上君之後世”即“上君於後世”,于後世被稱為上君之意。
再考慮到郭店簡《窮達以時》里說百里奚“釋板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以為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卿”,後二字讀為“上卿”很通達,也與《說苑·臣術》所言“百里奚為上卿以制之,公孫支為次卿以佐之”符合;荊門左冢漆梮上的“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德”讀為“尚德”或“上德”也沒
中国历史故事真实大全视频
什麼問題,“上卿”、“上德”都是古書里常見的詞語,故不能不重新考慮“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字的釋讀問題。
對於“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字,宋華強先生在《戰國楚文字从“黽”从“甘”之字新考》一文中對諸家說作了詳細的梳理,認為“‘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字上部所從就是‘蠅’的象形初文”、“如此則‘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字就是‘蠅’字的異體”。[4]
按:說“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上部所從的“黽”是“蠅”的象形初文應該是對的,但從“甘”的字恐怕不是“蠅”字,而很可能是“嘗”字的異體字。“嘗”是個從旨尚聲的形聲字,“旨”從匕從甘,而從黽(蠅)從甘的字形則是取蒼蠅嘗食之意。蓋古人每見食物上有蒼蠅鶩集而食,若嘗食然,故造此從蠅從甘之“嘗”字,謂蠅嘗食而甘之也。就字而言,從“旨”與從“甘”會意實同,故《集韻》收“嘗”之或體作“甞”,徑從“甘”作是其意;如果按照《方言》及郭、錢的注、疏,“蠅”古亦有“羊”音(按:今山東的膠東、膠南一帶仍呼蒼蠅為“蒼羊”),則從“黽(蠅)”亦兼聲。
“嘗”與“上”、“尚”古音都是禪紐陽部字,讀音相同可以通假,出土文獻中亦見“尚”與“嘗”、“嘗”與“上”通假的例子,[5]所以此字釋“嘗”讀為“尚”或“上”自然也是沒問題的。
《子犯子餘》中的字當分析為從宀嘗聲,由聲求之,很可能是敞開之“敞”的專字,表示房屋敞開之意,故從宀會意,亦即後來的“廠”字。《集韻·上聲六·三十六養》:“敞,《說文》:‘平治高土可以遠望也。’一曰開也,露也。”又云:“廠,屋無壁也。”《廣韻·上聲·養韻》:“廠,露舍也。”“敞”有“開”、“露”義,屋無壁則開露,所謂“露舍”。“敞”、“廠”與“嘗”、“尚”、“上”音昌禪旁紐雙聲、同陽部疊韻,讀音相近,故亦可用為“上”。
《趙簡子》中的字形,當是從廾敞(廠)省聲,“廾”表示上舉義,《廣雅·釋詁一》:“尚、興、轝、舁,舉也”,“尚”本有“舉”義,故从廾表示雙手上舉,疑是崇尚之“尚”或上舉之“上”的後起專字,故亦用為“上”。“
元宵节算不算中国历史故事
上將軍”一詞先秦兩漢書中習見,是軍中的最高統帥。
以上這些“嘗”或從“嘗”聲的字讀為“上”在簡文中都是暢通無礙的。
還有一些與這個“嘗”有關的楚文字,宋華強先生文中羅列甚詳,茲據引如下(釋文主用寬式,個別釋字有改動):
(1)臧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包山172)
(2)聖夫人之郬邑人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包山179)
(3)苛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包山92)
(4)一兩鞔婁(屨),紫韋之納,紛(粉)純,紛(粉)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信陽2-028)
(5)……纓組之綏,二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鞁,靈光之帶。(包山270)
(6)一乘韋車。䩩牛之革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縞純。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發(靽)、
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
韅、鞅、䩛(轡),韋櫜,虎長(韔)(包山273)
(7)一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8169.html
以上是关于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王寧:釋楚簡文字中讀為“上”的“嘗”;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