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论泾渭清浊的演变(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古代史-论泾渭清浊的演变(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论泾渭清浊的演变(下)
战国后期始设北地郡时,当地有多少人口,已难稽考。不过设郡以后,秦汉王朝为了对付匈奴的侵略,曾一再向当地迁徙人口。大举迁徙至少有3次①。这些人口大都在上面所说的秦长城以南,因为秦长城以北泾河支流各处迄至西汉初年依然没有设县。当时对于北地郡稍南的地方也不断迁徙人口,仅秦始皇迁于今陕西淳化县附近的就有5万家之多②。西汉中叶继续大举移民③,使当地人口更有显著的增加。到西汉末年,六盘山东泾河上游的居民约有10.7万余户,41.4万余人④。按泾河上游流域面积平均计算,则每平方公里为2.5户,9.7人。迁徙到泾河上游的人口,本来都是从事农耕的,迁到当地以后,当然会在各处开垦农田,仍然以农为业。秦长城以南泾河上游是一个可农可牧的区域,改农为牧并不是十分困难的。而且草原初垦,土壤肥沃,产量较高,开垦者还会不断扩大耕地的面积。可是游牧地区一经改为农耕地区,由于土壤经过耕耘而显得疏松,再加之撂荒和农田的季节性等不如草原植被的保土作用好,就会加速土壤的侵蚀。
__________
①这是指汉文帝时用晁错的计策,徙民塞下(《汉书》卷四九《晁错传》),汉武帝时卫青收复河南地后募民徙朔方(《汉书》卷六《武帝纪》),及其后的徙关东贫民(《汉书·武帝纪》及《食货志》)诸事。
②《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音频里的中国历史故事背景
》。秦始皇曾迁徙人口于云阳县。云阳县故城在今陕西淳化县北。
③《汉书》卷六《武帝纪》,又卷七《昭帝纪》。武帝和昭帝都曾迁徙人口于云陵。云陵县故城亦在今陕西淳化县北。
④西汉在今泾阳县张家山以北泾河上游地区设有北地、安定两郡,兼有左冯翊和右扶风各两个县,又有上郡一个县。北地、安定两郡中有些县无考,有些县不在泾河流域中。《汉书·地理志》记载有各郡户口数。今按各郡县数求得每县平均户口数值,再以在泾河流域各县合计求得这个地区的实有户口数。
游牧地区一般说来是缺乏森林的。泾河上游,尤其是马莲河流域,也是如此。牧民随水草迁徙,不需要建筑房屋,使用材木不多。但是农业人口的大批迁来,对材木的需要就完全不同。秦汉时期迁徙人口时,首先在当地建筑房屋,准备农具,然后再营建城池①。这些设施哪一样不需要材木?草原上不能满足,当然是取之于邻近的山上。泾河上源出自六盘山东麓,马莲河傍着子午岭南流,六盘山和子午岭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伐木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自然会加速水土流失的发展。子午岭北段为土山,土壤侵蚀更为严重。追溯马莲河最早的旧名,就可看出它的严重性。马莲河在秦汉时期叫做泥水②,就显示出河中含有大量的泥沙。今马莲河发源于甘肃环县北。泥水的上源实际上是今马莲河支流柔远川,而柔远川则由于午岭北端的西侧流下。泥水名称的肇始正说明子午岭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水土大量流失,遂使这条河流蒙受了泥水的名称,同时也使泾河为之浑浊不清。
从渭河全流来说,这一时期的变迁并不很剧烈。渭河上游于秦汉时期为天水郡和陇西郡。陇西郡与泾河上游的北地郡同置于战国后期③,西汉中叶分置天水郡④。陇西置郡之后也尝一再迁徙人口,这两郡最多时达到7.7万多户,33.6万多人⑤。按渭河上游流域面积平均计算,则每平方公里为2.5户,10个人,较之泾河上游为多。人口虽多,但却不像北地郡那样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渭河上游在那时为森林地区,和泾河上游原为草原地区不同。当地居民普遍用木板造屋成为一时的风气⑥,就是例证。当然人口的增多,农田面积的扩大,也摧毁了一部分自然植被,使土壤侵蚀较前有了增强,但终究还是比泾河流域要好一些。这可从西汉时引渭灌溉的成国渠没有见到淤地肥田的记载得到证明。
________
①《汉书》卷四九《晁错传》。
②④⑥《汉书》卷二八《地理志》。
③《水经·河水注》。
⑤西汉在今宝鸡之西渭河上游设有陇西、天水两郡。按318页注④的方法求得这个地区的户口数。
(三)南北朝时期的泾清渭浊
虽然南北朝时期北朝人没有具体谈到泾渭清浊的问题,但泾渭的清浊还是有了新的变迁。这种变迁乃是由居住在西、北两方面的游牧部落逐渐向内地迁徙所引起的。
西、北两方面游牧部落的内迁可以上溯到东汉末年,十六国时期的迁徙更为频繁,进入南北朝时期才逐渐稳定下来。泾渭两河上游各地在这些时期也都有游牧部落的徙居,而泾河上游各地更显得突出。马莲河东西魏晋时期就已不设郡县。泾河上游其他各地在十六国时期虽偶尔有郡县设置,然废置不常,显然没有定居人口作为基础。比较起来还是渭河上游的郡县稍微显得稠密。游牧部落迁居所至,农业地区逐渐又复转变为草原地区。草原地区和农业地区的范围由郡县的分布可以辨别出来。十六国时期,泾渭两河上游地区大致和春秋时期以及战国初年相仿佛。南北朝前期,这些地方虽陆续有郡县设置,仍不能和秦汉时期相提并论。当时这里究竟有多少人口,记载缺略,无由备征。然北魏并没有像秦汉王朝那样,向这里大量迁徙人口。当地的农业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是可以想见的。
郦道元生当北魏后期,他也注意过泾渭清浊的问题。他曾经以泾渭的特殊情况来比拟黄河在下游和济水交流后的黑白异流。可惜《水经·泾水注》早已散佚,无由看到有关的论述。虽然如此,由他书所征引的片断。尚可略见一斑。据其所记,则泥水在当时已改称为白马水①。泥水名称的停止使用,显示河中泥沙的减少。实际在当地改为游牧的草原以后,泥沙是不会增多的。马莲河的泥沙既少,泾河自有转清的可能。
渭河上游地区虽也受到游牧部落迁居的影响,却和泾河上游略有不同。在游牧部落频繁徙居的时候,这里仍散居有许多农业人口。十六国时期前后秦交递之际,前秦苻登据有南安(今甘肃陇西县东),夷夏归之者3万余户②。这里所说的夷夏是兼有游牧部落和农业人口。
_____________
①《太平寰宇记》卷三三《庆州》引。
②《资治通鉴》卷一○六《晋记》。
其实当时这里的夷夏杂居实不仅南安一地,前秦后秦相继在这里建置一些郡县,正说明当地还有相当数量的农业人口。北魏辰定陇右,渭河上游初告安谧,农业渐就恢复,地方官吏以劝农相标榜①,大小二麦也成了主要农产品②,附近地区的军粮因之有时就依靠这个地区来供应③。农业的恢
地图上的中国历史故事
复和发展,对于渭河的清浊就不能没有相当的影响。
由于南北朝时期渭河上游还有不少的游牧部落,当地农业虽已有所发展,还远不能和秦汉时期相比较。秦汉时期渭河是比较清的,南北朝时期自然不能更为浑浊。不过秦汉时期泾河里面含有大量泥沙,成为浊流,就显得渭河比较清澈。这时期泾河既已转清,渭河虽未更为浑浊,但和已经转清的泾河比较起来,就显得不是那么清澈了。
(四)隋唐时期的泾浊渭清
由前面征引的唐代诗文,可以知道当时是泾浊渭清。为什么有这样的变迁?这得由南北朝末年说起。
泾河上游的郡县到北魏后期虽已陆续增置,不过马莲河流域还只限于下游。西魏时,先后在马莲河流域设置了朔州(今庆阳县)等3个州。这几个州到北周时虽又废去④,但已显示马莲河一带不尽是草原地区了。
北魏行将分为东西的时候,六盘山下泾河上游还有相当的畜牧业⑤,可是当宇文泰起于平凉时,就征发邠、泾、东秦、岐4州的粮食,以供军用⑥。其中件6州为今甘肃宁县,泾州为今甘肃泾川县,皆在泾河上游。泾河上游所出产的粮食可给军用,正说明当地的农业有了恢复和发展。庾信以南人人北,上距东西魏分裂不过20余年,他只称道渭河的清澈,显示泾河又在转浑。这说明农牧业对于土壤侵蚀差异的影响十分明显。
_________
①《魏书》卷五一《吕罗汉传》。
②《魏书》卷五一《封敕文传》。
③《魏书》卷五一《皮豹子传》。
④《隋书》卷二九《地理志》。朔州而外,还有蔚州和恒州。
⑤《周书》卷二七《赫连达传》。
⑥《周书》卷一《文帝纪上》。
泾渭两河上游再度成为农业地区以后,人口也相应地增多。隋时,泾河上游有20.1万余户,渭河上游也有7.1万余户①。按泾渭两河上游各自的流域面积平均计算,每平方公里的户数,分别是4.7和2.3。与西汉时相较,渭河上游差相仿佛,而泾河上游则大为发展。唐代泾河上游有8.5万余户,65.2万余人。按流域面积平均计算,每平方公里以户计为2户弱,以人计为10.2口。虽不能与隋时相比拟,但口数却多于西汉。唐代渭河上游仅有2.8万余户,12.3万余口②。按流域面积平均计算,每平方公里以户计只有0.9户,按人计也仅有4口。如以泾渭两河上游相比较,则隋唐两代泾河上游的人口皆较渭河上游为稠密。这和西汉时期正好相似。西汉时,泾河上游地区仅有10万余户,从事农业耕耘,已使泾河水色浑浊。隋唐时期人口皆较为众多,在耕耘技术没有什么更改的情况下,泾河由清转浊,也是有可能的。
由于泾河转浊,遂使渭河比较显得清些。就隋唐时期的具体情况来说,渭河也再没有更为浑浊的原因。渭河上游隋代人口较多,充其量也只是和西汉相仿佛;唐代由于吐蕃不断地骚扰,人口有显著的减少。也就是说经过南北朝时期,渭河上游农业的恢复最多也只是到达西汉的水平,农田面积没有新的扩展,到唐代更等而下之,相对地还有减少。渭河上游本与泾河上游不同。泾河上游原来是草原地区,而渭河上游则是森林地区。森林地区如无其他的摧残,农田不再扩展,原来的森林当然可以得到保存,甚至还可继续滋生发展。当地黄土丘陵顶部和其近处河谷底部的相对高度虽大,由于森林的被覆,还不至多受侵蚀,这自然会有助于渭河的清澈。唐人一再说浊泾清渭,正是实际的描述。
___________
①隋时泾河上游有弘化、平凉、安定、北地4郡,渭河上游有陇西、天水2郡,皆见《隋书》卷二九《地理志》。计算方法同318页注④。
②唐代于泾河上游置庆、原、泾、宁、邠5州;于渭河上游置秦、渭2州,分别见《新唐书》卷三七、卷四○《地理志》。计算方法同318页注④。
(五)唐代以后的泾清渭浊
唐代泾河方浊的时候,当地情况又逐渐显露出了新的变迁。泾河在关中平原以上各河段及其支流的谷地,除近于源头的段落而外,迄今已经下切到前第三纪基岩。是什么时候下切到这样的地步?由于促成下切的原因较为复杂,一时难得明确解释。不过沿河有些城池或其遗址,在现在看来,已经近于基岩,或与基岩高差不大,很值得注意。因为这些城池始建以来,迄今已数百年或者竟在千年上下,经过这样悠久的时间,城基与基岩的高差犹不甚悬殊,正可说明建城之时基岩已经露头,或者建城的地方已经接近于基岩。汉代的彭阳县城旧址,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南28公里(以直线距离计)茹河北岸井陈家,其地一片瓦砾,间有残瓦当出土。故城旧址紧濒茹河,与现在显露出的基岩高差仅约10米,是当时茹河谷地可能已有基岩外露,或者行将外露。今甘肃宁县城据说是五代梁时所筑①。其城夹处于城北河与九龙河会合之地,城西南隅与基岩高差不逾15米。今甘肃合水县东北的老合水,为合水旧城所在地,雉堞依然完好。据说旧城始筑于北宋时②,倚山临水,东南距合水川100米,与河床的高差亦仅10米上下。这里虽只举出几个县城,已可以看出唐宋之际泾河及其支流谷地的基岩若非全部显露,至少已显露出相当多的部分。泾河上游及其支流沿岸其他各县城,如平凉和泾川两县,马莲河畔的环县与庆阳两县,茹河旁的镇原县,汭河岸上的崇信县,达溪河侧的灵台县,马栏河北侧的旬邑县,其建筑年代皆可上溯至元明之间,甚至更早一些。平凉、
____________
①②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二六一《庆阳府》。
庆阳两县和城侧河床基岩间高差较大,这是因为平凉城始建时,有意选择泾河南岸的坂上①。而庆阳城则位于马莲河和柔远川会合之处。庆阳城有南北两关,南关关门与北关北墙间的直线距离为2.5公里,城西马莲河的河床在此两点间的高差为10米以上。地势陡,落差大,故河谷较深。除此两县外,其余各县城与其城侧河床间的高差皆在10米上下,甚至只有几米的。显然在始建城池之时,当地河床的基岩有的已经显露出来,有的接近于基岩了。正因为如此,唐代以后泾河的含泥沙量就逐渐减少,若非暴雨大雨之时,河旁原上山坡没有被侵蚀的土壤随水流下,则泾河中所含的泥沙就比较少些。清代中叶勘查泾渭水流时,发现泾河的含泥沙量不大,应该是符合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但是渭河流域的情况却向另一方面发展,使渭河逐渐由清变浊。引起这种变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渭河流域的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隋唐之际,都城长安所需用的材木,尚无须外求,而终南山中的森林仍受人称道②。就是偶然到外地采伐,也只是在关中西部的岐陇诸山③。可是到了唐代中叶,长安城中所需用的巨木,却要远求之于吕梁山西黄河两岸④。到了北宋,岐山的森林已被摧毁无余,只剩下了一条赭色的土山⑤。由于岐山以西的秦(今甘肃天水市)陇(今陕西陇县)两州的山林尚相当富饶,因而也成了采伐的集中地。当时北宋与西夏交争,秦州渭河北岸皆为夏人所占据,宋夏争夺采伐材木,往往引起衅端⑥。今甘肃武山
_______________
①《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原州》。
②《柳河东集》卷五《终南山祠堂记》。
③《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凤翔府虢县有升原渠,“运岐陇水入京城”。岐陇水当是岐陇木之误。
④《新唐书》卷一六七《裴延龄传》。
⑤《苏东坡集·前集》卷二《东湖》。
⑥《宋史》卷二五七《吴延祚传》,又卷二七○《高防传》。
县东的洛门当时也多产巨木,宋人为了采木,甚至贿赂当地的羌人,以求假道①,据说每年可获大木材万株②。再加上官吏的私采私运③,竟使都城开封的良材堆积如山④。当然,对森林的破坏并不是到北宋就告结束,而是长期延续下去,最后终于使渭河上游的森林基本消失,渭河也就成为滚滚浊流。
这样的变迁还可以从长安附近的灞、浐两河得到证明。唐代灞、浐两河还是玄素分明⑤。当时人提到灞河,也是说它“旁连古木,远带清濆”⑥。这旁连古木,正说明了灞河清澈的缘故。可是到了清代初年,情况就完全不同。这时浐河里面的石子犹磊磊可见,而灞河里面的浊浪却像黄河一样,滔滔奔流⑦。细沙随处沉淀,成为西安地区近年来建筑砂料的主要产地。灞河这种巨大的变迁,正好说明森林的存毁与河流清浊的密切关系。
由灞浐两河玄素的差异可以推论出渭河全流清浊的变迁。因为玄是黑色,黑色的水流都较清澈。以黑水为名的河流自然都是较清的。郦道元撰《水经注》,于《渭水注》中曾提到一些黑水的名称。如渭河在洛门以下,流过黑水峡;黑水峡南侧,有一条黑水北流人于渭河。黑水峡在今甘肃武山县洛门镇东,而黑水就是三十里铺旁的乔家沟,渭河的一条较大支流,现在叫做葫芦河,而那时称为瓦亭川。瓦亭川也有一条叫做黑水的支流。这条黑水河实际就是现在葫芦河的上游。现在甘肃天水市东北的清水县,是以濒于清水河而得名的。清水河今为牛头河及其支流樊河。渭河的支流还有一条名为黑河的,在今陕西周至县,直到现在仍然沿用原来的名称。这些黑水和清水陆续的注入,使渭河能够保持其一定的清澈程度。而黑水峡的名称更说明渭河自源头以下流到峡中都还是清澈的。
__________
①《宋史》卷二六六《温仲舒传》。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
③《宋史》卷二五七《王仁赡传》。
④《宋史》卷二七六《张平传》。
⑤《全唐文》卷七四○,李庾《西都赋》。
⑥《全唐文》卷三三一,王昌龄《灞桥赋》。
⑦王士祯《秦蜀驿程记》,在《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七帙中。
但是这些名称并没有沿用很久。黑水峡以后再未见诸记载。瓦亭川支流的黑水,在宋时已改名为武延川①。据《水经注》的记载,这条黑水行将流入瓦亭川时,西侧接纳一条名叫[氵+毖]水的小河。这条温水现在叫做滥泥河。河以滥泥为名,当然是十分浑浊的。这个河名不知肇始于何年,不过总不会是近年才有的事。黑水与瓦亭川相会合后,南流经秦安县城西,明代称为陇河。据当时记载,陇河“水浊善溃,人以之比黄河”②。这虽与滥泥河有关,但还不仅是滥泥河影响的结果。清水县的清水河改为牛头河,也在明代后期③。据说是因为流经牛头山下而改名的。清水河本来就经过牛头山下,为什么明代才更改名称?真正的原因应该是清水不清了。这条黑水和清水名称的改变都在明代,正说明明代的渭河已经成了浊河。明代的康海和龚懋贤仍称渭河为清渭,显然是违背实际情况的。
渭河显得浑浊,也和它的谷地未能完全下切到前第三纪基岩有关。渭河的一些河段还是砾石、砂及部分砂壤土的现代河流冲积层。就是葫芦河也是如此。而葫芦河正是浑浊得像黄河一样。当然像渭源、陇西两县的渭河上源,以及千河、清姜河、石头河、黑河等仍比较清澈,但仅有这些短促的河段和较小的支流依然改变不了渭河浑浊的基本特点。
__________
①《明一统志》卷三五《平凉府》。
②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二七四《秦州》引《秦安县志》。清代前期秦安县未闻修志。光绪《秦州直隶州新志》卷二二《艺文·著书目录》著录秦安胡缵宗撰《秦安县志》,为明嘉靖年间撰修的。《大清一统志》所引当是此书。
③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二七四《秦州》引《巩昌府志》。所说的《巩昌府志》为明末天启年间所修。
然而促成唐代以后渭河的转浊也和当地降水量的变迁有一定的关系。泾渭两河在关中合流。关中曾经是一些王朝建都的地方,水旱天灾的记载比较详细。不过
中国历史故事关于细节
这些记载往往与泾渭两河都有关系,难于分别清晰,这里略而不论,只就两河的上游说起。有关这些地区的记载,从宋代起才稍稍详备,然亦多限于大雨暴雨。由北宋初年到清代末年,泾河上游的大雨暴雨仅有14次,渭河上游则为38次①。大雨暴雨次数多,土壤侵蚀必然严重,泥沙顺水流下,增加河水的浑浊程度。论泾渭两河的清浊,不能仅以大雨暴雨的时候为准。但经过大雨暴雨,所形成的冲沟对于平时的土壤侵蚀也有加强的作用。
根据唐代以后这些具体情况,可以说清代中叶的勘查所得的泾河清澈而渭河浑浊的结论是正确的。但这只能说明唐代以后的具体情况,不能以之推论以前的各个时期。
根据1959—1968年在张家山和林家村分别测得泾渭
中国历史故事及主要内容
两河的各自平均含沙量来看,泾渭两河的清浊还是相当明显的。这10年来在张家山测得泾河,1月份平均含沙量为O。208公斤每立方米,7月份为326.4公斤每立方米,年平均为149.8公斤每立方米。在林家村测得渭河,1月份平均含沙量为0.634公斤每立方米,7月份为180.9公斤每立方米,年平均为65.5公斤每立方米。显示出在枯水季节,泾河含沙量犹小于渭河,故较渭河为清。只有在洪水季节,才较为浑浊。
综上所述,泾渭清浊的历史变迁,与当地植被的存毁与水土流失的缓急有着密切的关系。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不同,两河的清浊也就有了显著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清代中叶的勘查虽取得一些成就,对于以前有关泾渭清浊的旧说,作了一点阐明,但未能因此而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以减少泾渭两河中的泥沙,使清者愈清,浊者也能逐渐变清。
_____________
①据《宋史》卷六一《五行志》,《元史》卷五○、卷五一《五行志》,《明史》卷二九《五行志》,《清史稿》卷四○《灾异志》,《古今图书集成·庶征典》卷一二九,《甘肃全省新通志》卷二《天文志附祥异》的材料,删其重复,统计出这些数字。
泾渭两河的由清变浊,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而人为的原因实际上起着更为主要的作用。今后如果能够防止这样人为作用的重演,再减少自然的原因,则泾渭两河都是有可能趋于清澈的。
原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77年第一期
转载自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2270.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史-论泾渭清浊的演变(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史-论泾渭清浊的演变(下);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5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