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黄浦江水系形成原因述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黄浦江-黄浦江水系形成原因述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黄浦江水系形成原因述要
【数据库】1998年
【文献号】4082
【原文出处】复旦学报:社科版
【原刊地名】沪
【原刊期号】199706
【原刊页号】54~59
【分类号】K91
【分类名】中国地理
【复印期号】199802
【标题】黄浦江水系形成原因述要*
【作者】满志敏
【内容提要】黄浦江水系是太湖流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育的过程与太湖流域水文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由于北宋开始的海平面上升,太湖地区水文环境发生重要变化,湖群扩张,三路排水格局转为吴淞江一路,吴淞江曲流发育。这个变化是黄浦江水系开始发育的动力。13世纪末海平面下降,又导致了太湖地区的水文环境发生相应改变。吴淞江的迅速淤浅,推动黄浦江水系的全面成熟和发展。
【正文】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追根溯源,她的形成历史不过千年时间,是什么力量促使黄浦江水系的形成,又为什么黄浦江能替代吴淞江水系?这一直是探讨上海历史演进过程中一个颇有兴趣的问题。今天上海经济快速发展,而在未来全球变暖和海平面变化的自然背景下,黄浦江水系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响应,黄浦江水系的形成和原因能给我们提供哪些经验教训?因此上述问题又具有现实的意义。关于黄浦江水系的形成和原因,前人已有一些研究成果[1—4],但在成因上众说纷纭,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对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黄浦江水系形成的背景和原因。
一、黄浦江水系形成的初期阶段
1.太湖流域排水格局的改变
今天黄浦江水系是浅碟形太湖盆地的东向出水通道。太湖流域的排水出路,古有三江,即东晋庚仲初在《扬都赋》注中所说的:“太湖东注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与松江而三也。”至迟在唐代,古东江和娄江已完全湮塞,但到北宋初年。太湖流域的排水格局还没发生重要的变化,依旧因袭古三江的大势,即东北、东、东南三路排水。郏dǎn@①谈到:“自松江下口,北绕昆山、常熟之境,接江阴界,约三百余里,有港浦六十余条。”[5] 此为东北方面排水的河道。东南面则“一路自急水港下淀山湖入海。”[6]朱长文也记载:“松江东流聚为小湖,……又南接三泖,…… 又南接海盐之芦沥浦,行二百余里,南至浙江。”[7]中路吴淞江依存, 是太湖排水的主要河道。
从北宋中叶开始,这个排水格局发生重要的变化。当时东北方向的排水出现困难,“水盛时决之则或入江海,水稍退则……欲北导于(长)江者反南下。”[8]这是郏所描述的当时实况。 濒临长江的农田为了防止咸潮倒灌危害,纷纷修筑堰坝隔海潮,昆山一带的塘浦开始丧失排水的功能[9]。到南宋初年, 据当时水利调查中所描述的水流走向来看,昆山一带诸多河道和湖泊的走水已改为南出吴淞江,循东路出海[ 10,11]。而古娄江的大体位置在今浏河一线,正位于昆山境内。因此太湖水系在古娄江方向的排水到南宋初已基本丧失。只是昆山以西常熟一带的通江诸浦仍担任着排泄昆、承湖一带的部分来水功能,东限则在白茆港附近。
与古娄江方向出水困难的情况相类似,古东江方向的泄水功能也日见衰减而最终丧失。北宋皇yòu@②年间华亭沿海修筑海塘挡潮[12],隔断大部分河港的直接入海通路,仅金山一带尚留数处港浦通海之口。到南宋初叶,这些通海之处已成为咸潮奔冲损害民田的祸根[13]。故而一些港浦相继捺断,“独留新泾塘以通盐运。”但此塘仍是海潮倒灌灾难的根源,楼钥对这样的后果有所描述:“海潮大入,云间、胥浦、仙山、白沙荡为巨壑,漫及苏、湖、秀,邑不复可耕。”[14]乾道七年(1171),在秀州知州丘@③的主持下,修筑运港大堰和新碱塘,至此古东江方向的排水通道已全部捺断[15]。随着这一带河港入海通路的逐渐丧失,吴淞江以南水流全部改走东北,由吴淞江入海。如《云间志》中记载:“华亭地势东南益高,西北益卑,大抵自三泖五浦下注松江以入於海。”
从上述可见,到南宋前期太湖流域的东北和东南诸浦排水通道的功能已经基本丧失,仅剩吴淞江一路。与北宋初相比,可以看出水系格局已发生重要变化。这是有记载以来太湖流域下游水系发生的最重要变化,正是这个变化为今天黄浦江水系的发育创造了条件。
2.太湖地区水位抬高和吴淞江曲流的发育
太湖地区地势浅平低洼,北宋以来水患日趋严重,水位抬高,濒湖低田相继积水,形成新的湖群,同时原有的湖泊也在不断地扩大。据郏dǎn@①在熙宁年间谈到的现状:苏州除太湖、昆湖、承湖、阳城湖、沙湖外,其余几十处“皆积水而不耕之田地。其水之深不过五尺,浅者可二三尺,其间尚有古岸隐见水中,俗谓之老岸。或有古之民家阶zhòu@④之遗迹在焉。”[16]这些新生的湖群几乎连成一片,昆山至和塘以北的原有诸塘浦“与诸湖相连,不见其踪。”从昆山与常熟虞山之颠远眺,四周之水与天相接,“父老皆曰:水底,十五年前,皆良田也。”[17]吴淞江以南今淀山湖一带,原有不大的数个湖泊,到南宋绍熙年间已扩展成一个“周回几二百里,茫然一壑”的薛淀湖[18]。不仅东太湖地区的湖群在发展,就是太湖本身也在扩大。单锷曾于熙宁八年(1075年)大旱水退时,在湖中见到昔日丘墓、街井和枯木之根,坚信“昔为民田,今为太湖也。”[19]由上可以看出,北宋初以来,太湖流域的湖群开始扩大,表明太湖地区的水位在上升,因为太湖地区是低平的碟状洼地,水位抬高对水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面的扩大。
在北宋时期,吴淞江河道最大变化是河曲的发育。一般来讲,后人有“五汇四十二湾”之说,所谓“汇”是河道的大湾,即河道的曲流。除河沙汇在江口,主要形成在元初之际外,其余皆集中在蟠龙至白鹤近20公里的距离,“自白鹤汇极于盘龙浦环曲为汇,不知其几,水行迂滞,不能径达于海。”[20]这是北宋嘉yòu@②年间吴淞江河道曲流的实况描述。曲流的发育致使江流行缓,成为当时吴淞江排水的主要问题,因此北宋时治理吴淞江的工程主要以“道直流速”为目的,对这些河曲进行裁弯。
3.太湖流域北宋以来水文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原因
形成北宋以来太湖流域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直接原因则是海平面的上升。海平面上升,东流水势受阻,为维持太湖流域上游来水和下游输送的平衡关系,太湖自动向比降增加的方向发展,水位相应抬高。由于太湖是浅碟型的湖盆,水位增高在平面上的表现主要为湖区面积快速增长,濒湖地区低田相继沦为水泽,成为“积水不退之田”。“低下之田昔人争售之,今人争弃之,盖积年之水十无一熟”则是这种水文环境变化在农业经济方面所表现的严重后果。海平面的上升,河流侵蚀基准面抬高,吴淞江水流纵比降减小,河曲迅速发育,流速相应减缓。原来与流速相适应的输沙平衡被打破,河流向堆积方向发展。海平面上升,造成沿海地区的高潮位相应抬高,通海的港浦河汊本来水势不壮,此时反倒成为海水内伸的通道。为保护耕地不受咸水的危害,诸浦相继捺断,这是无奈之举。当然海平面上升也促进沿海海堤的修筑,以保护濒海农田不受咸潮影响。华亭县令吴及在皇yòu@②年间(1049—1053)主持上海第一条见于记载的海堤,就是这样环境变化压力下的必然后果。
此时海平面的上升与北宋时全球气候变暖有密切的关系。从我国气温变化来看,1010年代起气温开始上升,1050—1109年的60年间平均气温比1880—1979年的平均值偏高0.67℃,其中最暖的是1060 年代和1080年代,两个十年的平均温度偏高分别达1.3℃的1.1℃。[21] 与气候变化几乎相同步,海平面上升在太湖地区造成的影响也开始出现在这个时间。据郏dǎn@①所言:太湖地区的水害问题“自景yòu@②以来,上至朝廷之缙绅,下至农田之匹夫,谋议擘画三四十年。”[22]景yò
中国历史小故事四年级
u@②年间正在1034—1037年,距气温开始升高的时间不过20—30年。而水害问题最为严重的熙宁年间也正是位于温暖气候的顶峰。两者间的关系是显然的。
4.黄浦江水系的发育初期
海平面上升给太湖流域水文环境带来重要影响,流域排水格局发生相应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正是这个改变引起黄浦江水系发育,最终导致黄浦江水系替代吴淞江水系,成为太湖流域东向排水的主道。具体促使黄浦江水系开始发育的条件,主要有两个因素。其一是吴淞江水道曲流发育和河床淤浅,其二则是东南沿海出水通道的完全丧失。吴淞江水道曲流发育和河道淤浅使得太湖流域主要出水通道不畅,流域排水势必要找寻新通路,以便分担太湖东向排水,这是一个自然发育的过程。今黄浦江龙华以上的河段离吴淞江尚远,受海潮影响不大,具有成为太湖流域新出水通道的条件。而东南沿海排水的困难以及诸浦相继捺断,使得淀山湖一带的湖群丧失了直接通海的水路,以至这一带的水源以及其它地区汇向这一带的来水不得不折向东行,改走新的出路,循今黄浦东水道则是较为顺当快捷的路径。
在黄浦江水系形成初期,今淀山湖一带的水源是呈多路走水的格局,沿上海地区原有的纵横水网汇入吴淞江。据各种文献中记载的流路来分析,南北向河流主要有黄浦塘、上海浦、新泾、蟠龙塘、通陂塘、大盈浦、赵屯浦等,东西向河流主要有北俞塘、大曹港、柘泽塘、东西横泖和瓜泾塘(
小学生中国历史故事书
此河不见记载,但作为今黄浦江在闸港以西河段的前身,应是当时过水的一条重要河道)。但这些河流都最终流入吴淞江,是吴淞江水系的一部分。此时吴淞江仍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排水通道,就是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海舟巨舰每自吴淞江青龙江取道,直抵平江城东葑门湾泊。……此时江水通流,滔滔入海。”[23]可见,在黄浦江水系的形成初期,今天的黄浦江河道不过是众多排水通道中的普通一条,还谈不上以江著称。不过重要的是在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和太湖流域排水格局重组的基础上,它已经开始担任排泄上游众多来水的功能,这为以后进一步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
二、黄浦江水系的发育成熟
1.太湖地区水文环境的新变化
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年),淀山湖已扩张成一个“周回几二百里,茫然一壑”的大湖。但到十三世纪末,淀山湖湖岸西退,原湖中淀山回到岸上,“今者湖岸又复开拓於六七里之外矣。……致使二百余里湖面,……皆增为平陆。”[24]这是太湖流域湖群退缩的典型例子。如前所述,北宋以来古娄江方向河流已经不担任排水的功能。但从13世纪末期开始,太湖流域东北向排水发生新的变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朱清领导开浚平江府的河道,“自(苏州)娄门导水由娄江以入于海,粗得水势顺下,不致为害。”[25]这条重新开通的河道就是以后的刘家港(今浏河)。从北宋以来一直不通的古娄江水道,至此又开始担任太湖流域的排水功能。在元后期治理太湖流域水患的策略和措施中,主要一点就是“令水势转于东北”,由刘家港入海[26],此时的刘家港已成为“水深港阔”的重要航运通道。明永乐二年(1404年)夏原吉治理太湖流域措施之一,也是这个方法,由此可见,从13世纪末开始,从吴淞江上源而来的水流,有一部分在其上游河段改向北流,由刘家港入海。
与宋代吴淞江曲流发育的特征不同,自13世纪末期以来,“旧可敌千浦”的吴淞江河道排水功能大大减退,主要表现在河道的全面淤浅。据记载:吴淞江“今则自河沙汇西至道褐浦六七十里之间,两岸涨沙将与岸平,其中仅存江洪阔不过三二十步,深亦不过三二尺。”[27]这是元大德年间的情况。河道中出现河沙汇、新华嘴、分庄嘴、严家嘴等心滩和边滩,严重阻塞江流。吴淞江河道的全面退化是当时人普遍看法,如周文英等人谈到:“地势涂涨,积渐高平,此所谓海变桑田之兆。”[28]“吴松江渐成痼疾,颇难救疗。”[29]到明永乐初年,这条河流“潮汐淤塞,已成平陆。”从时间上来看,吴淞江的退化从十三世纪末开始,至元十四年(1277年)时,尚江水通流,到大德年间不过一二十年,正是在此不长时间里吴淞江河床状况
小学生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书籍
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这个重大变化正与刘家港的重新发育是在同一个时间,决非是偶然的巧合。
2.黄浦江下游河道的发育
这里黄浦江下游河道是指今复兴岛至吴淞口的河段。古吴淞江河床原是西东走向,在今高桥地区南部入海。这可从两方面予以证实:其一,今高桥地区有北虬江、中虬江和东虬江等河道,当是古吴淞江的残道。其二,今浦东高桥地区原属苏府昆山县,南宋嘉定十年改属由昆山县东境分境的嘉定县,清朝雍正年间又属由嘉定县地新置的宝山县,行政归属上长期与其以南的地区分属不同的府,原因应是以吴淞江划界的延续。
黄浦江下游河道的发育是横过古吴淞江的江口地区,它的发育时间则早于范家浜开浚。据明初《洪武苏州府志》记载:“江湾盐场在县东南八十五里。系江东清浦”这里所说的县是指嘉定县,清浦即今高桥地区。记载中所谓的“江东”表明在清浦以西已经形成一条足以可称江的河道,可见至少在元朝的后期,今共青森林公园以北的黄浦江河道已经发育壮大。从时间顺序来看,显然这条河的壮阔与永乐初范家浜开凿无关,因为范家浜开凿前的明朝洪武年间,这一河段已发育扩大。但这一河段的形成也不是古吴淞江水流在江口形成的分叉,因为与此同时森林公园以南的黄浦江河道也在发育扩大。今浦东的庆宁寺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原址在陆行,元大德年间(1927—1307年)移址南跄村,移址的原因是因为南跄村船舶商贾富集,船民、渔民众多。[30]这事实说明在元朝后期,南跄村已由一个不见经传的自然渔村发展成为中心村落,与航运有关的商业经济活动加强,人口聚集,得以吸引僧人建寺驻香,其首要条件应是南跄渔村所依赖的水运交通条件的完善,村旁的河道发育壮阔。如上所述,黄浦江的下游至少在元后期发育扩大。它们的动力不可能来自吴淞江江口的水流分叉,当另有自在环境变化的影响。
3.黄浦江水系发育成熟的标志和进一步发展
黄浦江水系发育成熟的标志是范家浜的开浚。明永乐元年太湖流域大水。次年(1404年)夏原吉奉命治理水患,其措施之一就是开浚范家浜。因为当时情况是“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今下流壅遏难疏,旁有范家浜至南跄浦口,可径达海。”[31]关于范家浜的位置现已比较清楚,即今黄浦江从苏州河口至庆宁寺的河段。范家浜的开浚标志着现今黄浦江河道的全线形成。这条开阔河道上流接上海浦和黄浦,再经瓜泾塘直达淀泖一带的水源,下流由自然拓宽的下游接入长江口,至此一条通畅的主干河流已全面发育。同时吴淞江作为太湖流域排水东出主干河道的地位亦已丧失,降为黄浦江的一条支流,这又标志着黄浦江水系的形成。
此时黄浦江还不是今天所见的面貌。黄浦在元朝“至元大德间浦面阔尽一矢之力”[32],大约在70米左右。据《读史方舆纪要》上海县下记载:“浦口旧阔三十余丈。”这里“浦口”当时指黄浦入吴淞江旧江处。以上数字所说的是范家浜开浚之前黄浦的宽度。关于范家浜开浚宽度,在夏元吉治水事迹中不见记载,但据《弘治上海县志》记载,“(范家浜)引流直接黄浦,阔三十余丈。”这应是范家浜开浚时的宽度,这个宽度与其上下流河宽度应不会相差太远。因此尽管范家浜的开浚,使得黄浦江水系的形成,但当时黄浦江水系的主河道宽度只在100 米左右,只是今天河道的四分之一左右。黄浦江的冲刷开阔是在明永乐至万历年间形成的,据《万历上海县志》的记载:“黄浦……今横阔二里许。”这里所提到的河道宽度明显偏大, 因为今黄浦江河道宽度大约在400米左右,远不及“二里许”。但至少可以相信,到明万历时黄浦已经发展成相当宽大的河流了。
4.黄浦江水系发育成熟的原因
两宋时期海平面上升,使太湖地区的水文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到13世纪末太湖流域水文环境又出现新变化,这个新的变化特征与以前变化有根本区别。从成因上分析仍是海平面的影响,不过此时海平面向下降方向发展。海平面下降导致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原与高海面相联系的太湖流域高水位随着下降,对浅碟型的湖泊而言,最明显后果是湖泊水面缩小,淀山湖退缩正反映了这个演变趋势。海平面下降,长江口潮汐也跟着东退,周文英所说的“近年潮汐东朝”[33]正指出了这个现象,昆山一带河港受潮汐阻水压力减小,古娄江排水通道得以重新开通的条件成熟,刘家港在人力的疏导下则迅速发育成一条排水要道。
而吴淞江在高海面时期一直是太湖水流东向出海的通道,一则河曲发育,二则受潮汐
中国历史故事剧情表演
所携带泥沙的影响,河道中水下边滩和心滩逐渐发育,这些暗滩在高水位时尚不严重。但海平面下降后,水下的浅滩迅速出露为占据江口的河沙汇,以及占据凸岸边滩的新华嘴、严家嘴,严重阻塞河道。从河流动力过程和受潮汐影响的河道泥沙运行规律来看,就吴淞江中段的位置和可能的泥沙来源数量而言,河床的迅速淤浅必然是以长期泥沙淀淤过程为基础的。但其出露为水上滩地,以“暴涨为害”为其表现形式,正说明吴淞江的水位也在下降,这与太湖流域的水位下降在时间上是一致的。吴淞江的水位下降也使得已经淤高的河床普遍缩狭,仅剩“三二十步”的河道主泓,“深亦不过三二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吴松江渐成痼疾,颇难救疗”,就是对吴淞江在海平面下降后所表现的环境演变后果的叹息。
对于在高海面时期形成发育的黄浦江水系来说,尽管其以多路分流为特征,但主要的出水口是过上海浦而入吴淞江。在元后期海平面降低的形势下,降低的吴淞江水位和淤高的河床,使这一路排水出现困难,水流势必分流改走其它路线,顺范家浜再接今黄浦江下游,绕开淤高的吴淞江河道是唯一分流通路。至于今黄浦江下游的河道,其一则接受从范家浜分流而来的水源,二则也是川沙、南汇一带来水的通道。二水汇合,河流携沙能力增强,在海平面降低的背景下,河道迅速发育拓宽。由于这条河道过水超过范家浜,所以其发展也比后者快。到明永乐初年时,显然再开浚“下流壅遏难疏”的入江浦口是不明智的方案。而选择开浚范家浜则顺应了当时新的自然现实条件。
从以上分析可知,太湖流域在十三世纪末出现的水文环境变化和黄浦江水系全面发育的动力是海平面下降,尽管文献中没有相应的记载(也不可能有记载,因为当时还没有海平面及其变化的概念),但从当时水文环境变化的种种特征分析来看,可以推测这些变化背后的海平面下降在起着影响作用。十三世纪末出现的海平面下降也决非是偶然的现象,也正在此时中国的气候温暖期结束,开始向寒冷的方向,然后过渡到明清小冰期。[34]
※ ※ ※
黄浦江水系是太湖流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育的过程与太湖流域水文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由于北宋初开始的海平面上升促使黄浦江水系开始发育。而13世纪末开始的海面下降则推动黄浦江水系的全面成熟和发展。随着20世纪末全球变暖,海平面变化可能对长江河口地区的影响已经提上议事日程,黄浦江水系在未来海平面变化的背景下将有什么变化,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历史的范例可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参考。
附图
图 黄浦江水系示意图
注:
[1]王文楚:《试探吴淞江与黄浦江的变迁》, 载《文汇报》1962年8月16日。
[2]褚绍唐:《历史时期太湖流域主要水系的变迁》, 载《复旦学报》社科版增刊,1980年《黄浦江的形成和变迁》,载《太湖水利史论文集》,1986年。
[3]祝鹏:《上海沿革地理》,学林出版社,1989年。
[4]赵永复:《上海浦与黄浦江》,载《上海地名》1994年3期。
[5][8][9][16][17][22]范成大:《吴郡志》卷19。
[6]《十国春秋》卷78《吴越武肃王世家》。
[7]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
[10][31]姚文灏:《浙西水利书》。
[11]《宋会要辑稿》食货61之113。
[12]满志敏:《上海地区宋化海塘及岸线的几点考证》,《上海研究论丛》第一辑。[13]《宋史·河渠志》卷97。
[14][20]《至元嘉禾志》卷20。
[15][18]《绍熙云间志》卷中。
[19]单锷:《吴中水利书》。
[21][34]满志敏:中国东部中世纪温暖期(MWP )的历史证据和基础特征的初步研究,张兰生主编:《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一)》,海洋出版社,1993年。
[23][24][25][27][28]《正德松江府志》卷3。
[26][29]《洪武苏州府志》。
[30]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杨浦区地名志》。
[32]《弘治上海县志》卷2。
[33]归有光:《三吴水利录》卷3。
* 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471072号资助。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颤去右半部分
@②原字为礻右加右
@③原字为宗下加山
@④原字为秋下加瓦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2227.html
以上是关于黄浦江-黄浦江水系形成原因述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黄浦江-黄浦江水系形成原因述要;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5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