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历史-梁景和:国会请愿与国人参政意识的觉醒(二)

  • 历史,申报,大公报,时报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9-18 19:33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历史-梁景和:国会请愿与国人参政意识的觉醒(二)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梁景和:国会请愿与国人参政意识的觉醒(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梁景和:国会请愿与国人参政意识的觉醒(二)


三、国会请愿与国人参政意识的觉醒
国会请愿运动所反映的国人参政意识的觉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于部分国人有了一定的参政意识,所以才能够形成清末国会请愿运动;其二,通过国会请愿运动,又教育了更多的国人,进一步提高了国人的参政意识。
国会请愿运动一开始就体现了它的群众性。前文已经谈及,1908年的国会请愿运动进入高潮时,先后有十数省派代表入京上请愿书。各省签名人数可谓成千上万。江苏签名人数达一万三千多人,山西达二万多人,河南达五千余人,北京八旗人士有一千六百余人,安徽达四千六百多人,山东达数千人,湖南达一万多人,直隶达一千余人,浙江达八千余人,广东达一万一千多人。各省签名总数可近十万人左右。[1][37]在十万余人的签名中,尽管我们不排除有人对自身的参政权还认识不够,也不排除有人是在从众心态的驱使下而签名的,但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国人已经对自己的参政权力有所认识,那么很难在1908年第一次国会衣愿运动中,就能在民众中出现一次如此规模的签名运动。这次签名运动的本身已足以证明当时部分国人的参政意识已有了觉醒。1910年清廷被迫宣布提前三年召

中国历史上改革时的故事

开国会,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国人参政意识觉醒和一种恐惧,以至使清廷不得不作出些许的让步,以此作为对国人强烈参政愿望的某种慰藉。
清未国会请愿运动不仅是一场要求政治革新的民主运动,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通过国会请愿运动,使国人受到一次民主的锻炼和考验,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提高了国人的政治参与能力,尤其是丰富和提高了国人的参政意识。在国会请愿运动中,先进的国人作了大量的宣传和鼓动工作,运用报刊、传单、图画、演说等形式开展启蒙动员工作,如有些报刊极力宣传要召开国会一事。至1908年,国内已是“国会国会之声,日日响彻于耳膜”了[1][38]有些宣传文章专门论述国会与商人的利害关系,鼓动商人要求速开国会,“今日最有便利于商民之事,莫国会若矣。”[1][39]有人为了“叫那些女人与小孩儿都晓得”什么是国会,特以白话文撰写《开国会真正好》的宣传稿。[1][40]在南京,还有人把江南阅报所、法政讲习所、教育会、劝学所、各学堂、衙门局所全都动员起来,派人手持签名单到处征求签名,并在各花园、茶馆、酒肆遍贴了传单。湖南通过宣传鼓动,一些有知识、思想开通的女士“亦为震动”,有位女士写了一篇女界国会请愿书,洋洋数千字,不少女士阅后跃跃欲试,准备征求签名,推举自己的代表入都请愿。广东地方自治研究社也刊布传单,分发各地签名,召集各界人士开会,讲解国会的意义。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鼓动工作,提高了国人的民主主义觉悟和爱国主义思想。这不仅在知识分子和中等阶层有所体现,在下众中也有所反映。如天津“一般劳力家”亲到请愿同志会签名的,“日必数十起”;[1][41]广立顺洋货庄年仅18岁的店员王金魁在致请愿同志会要求签名的信中写道:“现观我国政府之腐败专制之酷烈,官场之舞弊交涉之棘手,无一非速亡之现象。惟诸公组织请愿国会,诚为救亡要图。”[1][42]义昌新洋广货店店员黄辑五、庞尚先等十余人的信写道:“不才等愤民权之不人伸,惧国运之危厄,是以连袂而起,愿附诸大君子之未,争吾辈天赋之权利,虽粉身碎骨,亦所不惜。”[1][43]陕西省在请愿时出现了捐款的动人场面:“此次陕民气动诚发于中,士众捐集踊跃,姑无论已。乃有弟剃头人捐大钱六百者。南院门说书某捐贴子钱数千,人以贫穷阻止,彼奋然曰:‘我日得钱,岂不令我与国事?’既而有僧人、道人、小学堂学生,皆先后签名输资,各三数百不等。最后有青年妇女桑氏、荀氏揄资,使该翁某送到。又有孀妇某氏,亦使人送资。”[1][44]由此可见,国会请愿运动作为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教育了广大的民众,提高了国人的民主觉悟和参政意识。




[1][1] 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第392页、384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2]《国民政治请愿之先声》,《盛京时报》1907年10月4日。
[1][3]《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609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1][4]《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611页。
[1][5]《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611页。
[1][6]《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616页。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简笔画

[1][7]《湖南全体人民民选议院请愿书》,《杨度集》第489~497页。
[1][8] 孟森:《宪政篇》,《东方杂志》第5卷第7期。
[1][9]《汴人议立国会之运动》,《盛京时报》1908年4月17日。
[1][10]《国事要闻·河南省禁止请开国会》,《正宗爱国报》1908年6月28日。
[1][11]《汴吉两省国会请愿之进行》《申报》1908年7月8日。
[1][12]《北京士民国会请愿书》,《申报》1908年8月17日。
[1][13]《时报》,1908年7月29日。
[1][14]《皖省请代奏速开民选议院呈》,《北洋法政学报》第73册。
[1][15]《吉林地方自治会要求国会启》,《申报》1908年7月23日。
[1][16]《吉林全省人民国会请愿书》,《申报》1908年8月13日。
[1][17]《山东全体绅民国会请愿书》,《申报》1908年9月1日。
[1][18]《时报》1908月8月16日。
[1][19]《江苏绅民请开国会公呈》,《申报》1908年7月31日,8月1日。
[1][20]《湖南人民第二次国会请愿书》,《申报》1908年8月12、14、16日。
[1][21]《拟浙人请开国会公呈》,《申报》1908年7月29日

图画讲解中国历史故事书


[1][22]《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684页。
[1][23]《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93第15~16页。
[1][24]《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总第5967页。
[1][25]《读初三日上谕感言》,《时报》1910年11月8日。
[1][26] 徐佛苏:《梁任公先生逸事》转引自《梁任公年谱长编》上,第314~315页。
[1][27]《中国大事记》,《东方杂志》第7卷第11期。
[1]

中国历史小故事在线收听

[28]《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648-649页。
[1][29]《宣统政纪》卷29,第7页。
[1][30]《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652-653页。
[1][31]《要闻》,《大公报》1911年1月12日。
[1][32]《收直隶总督致军机处请奏电》,1910的1月8日,军机处电报档。
[1][33]《宣统政纪》卷30,第8页。
[1][34]《清未筹备立宪法档案史料》下册第653页。
[1][35]《全蜀学界何尝不知安分耶》,《申报》1910年12月26日。
[1][36]《四次国会请愿今无望矣》,《申报》1911年1月20日。
[1][37] 耿云志:《论清末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5期。
[1][38]《论今年国民当全力为国会请愿一事》,《时报》1908年2月26~27日。
[1][39]《论国会关于商人之利益》,《申报》1908年4月20日。
[1][40] 孟昭常:《开国会真正好》,《申报》1908年5月26、28日。
[1][41]《本埠·爱国热潮》,《大公报》1910年10月2日。
[1][42]《本埠·热心可嘉》,《大公报》1910年9月22日。
[1][43]《本埠·签名汇志》,《大公报》1910年10月3日。
[1][44]《国民热度之颇高》,《丽泽随笔》第16期。
(资料来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0314.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梁景和:国会请愿与国人参政意识的觉醒(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梁景和:国会请愿与国人参政意识的觉醒(二);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7264.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