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科学-跨学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科学

  • 科学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9-19 10:07
  • 小虎历史故事网

科学-跨学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科学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科学-跨学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科学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跨学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科学


巴姆
区分两类跨学科研究:(1)同时运用两门或多门已经成熟的知识于解决一特殊问题的跨学科研究,(2)导致新理论知识的跨学科研究。本文限于对后一类跨学科的探索。
构成这门科学的问题可分三个阶段来进行讨论,为方便起见,分别称为初级概括、系统普遍化和综合的理解。
一、初级概括
第一阶段开始于一个问题:如何从跨学科研究中获得新知识?这个问题出于这样的意识,即:许多观察到的例子表明,从跨学科的影响中已经产生了新知识。作为学科的跨学科学(Interdisciplinology)已经建立,并且已经产生了一些跨学科的影响。跨学科影响的现存范例充作最初概括的资料。
从跨学科影响中产生新知识的熟悉范例包括以下方面:生物学得益于物理学,哈维运用物理学的体积和力的原理,发现了血液循环;生物学得益于地质学,达尔文运用地质学证据,发展了他的生物进化论;化学得益于物理学,热力学被运用来发展化学反应理论;天文学得益于物理学,人们运用辐射线光谱知识导致太阳上氦的发现。地质学与地理学相互得益,更关心质料和结构的地质学,和更关心分布的地理学二者合作而发展出地貌学(Geomorphology),而现在这一学问对二者又非常有用。生物学,尤其是遗传学既得益于物理学(即X-射线和量子力学),又得益于化学(即在DNA双螺旋发现中的晶体学)。
本文的目的不在考察现有范例的量和种类,而是提示跨学科学研究中的问题类型。这些问题有两种类型,有些属于跨学科研究(或者是所有这些研究或者在下述提议的类型学上每一类型的研究)的共同特征,而有些则属于学科和它们相互联系中的变种。
人们可以探究是否在所有成功的跨学科研究的有效范例中存在共同的特征。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种探究大约将预设成功学科研究之共同特征的某种知识,以致任何成功跨学科研究之特有特征都将被揭示出来。而且,如果存在有特殊类型的跨学科研究,那么人们可以探究是否每种类型都存在某些共同的特征。
下述类型学对于区别跨学科研究的种类以评价每一类成果的不同前景也许是有用的。
1.有时在一门科学中的思想以改进别门科学的方式影响另一个科学中的思想。
2.有时两门科学中的思想以改进两者的方式影响每一门科学。
3.有时新思想来自两门科学的相互影响。当这些新思想变得稳定和被利用时,他们可以构成一门新科学。在这种类型中,我们有些思想是在这两门合作科学的每一门中都不存在的。
4.有时新实现的思想将反过来重新影响两门合作科学中的一门或两门。这就是说,除了一门科学可以直接从另一门中接受的思想外,每一门也可以受由他们合作而产生的新实现的思想的影响。
当多于两门科学彼此影响时,还有更加复杂的类型存在。前述分类建议已足以满足我们现在的目的了,但是意识到并且理解到这些类型,当有更多门科学合作而贡献出新思想时,对增加新知识的概率加以概括是必要的。
当转而讨论强调变化所带来的可研究问题时,有三点值得提出:
1.最初观察揭示出,某些科学比其他科学发展得更快,即某些科学对它们的问题有更充分的探索和把握。进一步的观察发现,两门科学中,一门有更高的发展,而一门则较少发展,则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这就产生一个问题:
可研究的问题:相对于知识的增加来说,更快发展的科学对(提示更有用假设的)较慢发展科学的影响要比较慢发展的科学对较快发展的科学影响更大吗?
2.最初观察揭示出,某些科学比其他一些科学具有更多跨学科性。这些科学比其他科学具有更多跨学科性可以注意到如下一些方式:
(a)某些科学在基本原理上依赖别的科学。

中国历史故事文化名城

因此在这些科学中的科学家自然地对这些别的科学感兴趣,并从而受他们的影响。物理学和许多别的科学,依赖于数学,所以许多物理学家研究更多的数学,并由此而促进物理学的发展。这也就帮助了数学新知识的发展。地质学依赖于物理学与化学。农学依赖于生物科学、化学和地理学。
可研究的问题:当一门科学的科学家也研究一门新知识所依赖的科学时,这种新知识是否更可能导致一门科学?当科学家依赖于所研究的那门科学时,新知识是否更可能导致一门科学?由于有不同的依赖方式,诸如物理学在方法论上依赖数学而地质学依赖于物理学,则是把物理的结论充作它的前提,不同种类的依赖性提供了补充可研究问题的前提。
(b)某些科学,它们自

趣读中国历史故事集

身的兴趣不断扩展,将其他科学的许多课题并入它们自身的研究领域中。例如,地理学,开始是自然地理学,后来扩展而包括“人文”地理学,不仅把植物和动物的分布,随后是生态学包括进去,而且把社会、文化、语言、宗教、政府、经济、工业、研究机构和科学家的分布及相互作用也包括进去了。因此,作为自然科学开始的地理学,已使其自身转变成了一门社会科学。在这样做时,不仅发展了在所有社会科学中科学研究的兴趣,而且也可通过强调地理因素——社会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对理解它们的问题的重要性而对上述各门科学作出贡献。
可研究的问题:一门科学被另一门科学合并,是否增加合并科学中的新知识?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合并性将为增加新知识而应予鼓励?一门科学合并到另一门科学中是否增加被合并科学中的新知识?如果是这样,这种合并性应予鼓励吗?一门科学被更多门其他科学合并是否要比被一门其他科学合并更多地增加新知识?如果是,这种合并性应子鼓励吗?
3.最初观察揭示出,某些科学具有其他科学中的问题和解之含意的原理。把这些原理陈述作普遍的,即陈述为对所有存在都适用,或陈述为对一种普遍存在的所有存在都适用,一个领域内的科学家籍以陈述原理,所有领域内的科学家,或一类普遍的所有其他领域的科学家可以、能够,也许应该考虑涉及它们自身的问题。
(a)例如,数学力求做出某些关于数量关系的无例外的普遍概括。如果是如此,则所有这些数学的运用者当他们在他们的工作中使用这些数量关系时都被包含在接受这些普遍原理之中了。那么,数学在另一门科学中的运用是否导致了舍此不能获得的新知识吗?
可研究的问题:使用更多数学的科学比少用数学的科学产生更多的新知识吗?
(b)例如,物理学,包括有关空间、运动、声、光、热、引力、电、力、能量、质量等等问题,即陈述有关每个问题之本质的普遍原理。这些普遍原理对每门其他科学(在那里空间、运动,等等作为因子起作用)的问题和解都有涵义。
可研究的问题:使用物理原理的科学比不用物理原理的科学能产生更多新知识吗?使用更多物理原理的科学比少用物理原理的科学能产生更多新知识吗?
(c)还可以举出其他的例子,有些明显,有些不甚明显。在它们所讨论的问题这层意义上具有更普遍性的那些科学还包括这样的问题,即其他科学讨论的问题更多,就趋向于有更普遍的原理。
可研究的问题:如果有些科学有更多的普遍涵义,即,有对更多其他科学的涵义,那么这些科学因此而对产生新知识比具有较少普遍涵义的科学贡献更大吗?如果从具有更多普遍涵义的科学中产生更多的新知识,那么,就不应该直接给这些科学作更多的研究,包括给予更多的研究基金吗?就是说,如果更基础的,即更一般的研究导致更多新知识,那么,难道就不应该对基础研究付出更多的努力吗?
跨学科学的第一步能够期待包括努力观察和概括关于跨学科的研究,以及包括作某些辅助研究的努力,都在于致力增加有关被选学科的知识,和检验关于跨学科研究本质的最初假设。能够期待这些努力既包括随机选择和某些失败。当有意设计通过跨学科研究达到新知识的努力失败时,关于这些失败的共同特征问题就将发生。这也是一个可研究的问题。因此两类假设构成了跨学科研究共同特征的跨学科学,跨学科研究的是属于成功的研究,有的则是不成功的研究。这两种类型当研究充分展开时在我们的类型学中的每一种都可能再次出现。
二、系统普遍化
第二阶段开始于这样的问题:由于通过某些附加科学之间的影响而获得了某种附加的新知识,那么为什么就不从所有附加知识(它们能从增加所有科学之间的影响而获得)中寻求好处呢?
这个问题表明跨学科研究的任务是系统的而不是一种随意的方式进行的,也可能有随机因素,相对说来,科学被首选为是系统的探索,而且其他科学被首选为是相对于它们而言的。但是从某些到所有的有意转移,目的应在计划研究策略时有一个系统的结果。
“所有”一词,虽然似乎是确定的,不过仍然含有爱昧性,这种爱昧性乃是把系统看作具有一个开放的未来的需要的。如果所有科学都已存在,那么“所有”就能代表一个确定的数目。但由于新科学是连续地形成的(跨学科学本身就是这样的一门新科学,而且跨学科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正像它的第二阶

中国历史故事和读后感

段所例示的那样,是促进越来越多的新科学形成。)任何旨在包括所有科学在内的努力都应期待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努力。
第二阶段包括三个普遍化的重点:
1.第一,已经说过,目的在把跨学科研究扩展到包括所有科学。当人们考察从系统地扩展跨学科而产生的可能性和问题的类型时,他所面临的问题有(a)从何处开始,(b)是选一门单一科学首先试图把它与所有别的科学相互联系起来,或者是取若干门科学并将每一门先扩展到某些附加科学,和(c)是否期待减少作为相互联系的复归变得更广泛或这些广泛性将产生积累性的(例如,几何学而不是纯粹算术上的)益处。这些问题可作为经验累积而研究,尤其是当不同的研究构成实践中不同政策时更需研究。
2.第二个普遍化的重点,首先它是内在的,目的是检验在第一阶段中发展起来的最初工作假设,看一看这些工作假设是否适用于将跨学科研究扩展到所有科学。如果所有的附加观察都支持一个最初的假设,那么这个假设通过这样的普遍化而得到加强。如果不是,则对于附加资料的说明必须作重新表述。这种普遍化将导致表述更加适当的假设。随着普遍化过程的进行,相对于成功的和不成功的研究特征来说,改进假设的可靠性有助于改进进一步的研究。
3.第三个普遍化重点旨在系统地探索包含在为每门最初科学所提出的普遍化跨学科学的假设中之知识涵义。在每门科学中的每个人都应有可能从熟悉的跨学科原理及这些原理对他本门科学的涵义中得到关于他本门科学的某种扩展的知识。一位专门科学家取得这些新知识之后还有可能产生更新的洞见,又提供出另一些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这些科学家和那些关心使跨学科原理普遍化的科学家之间的辩证相互作用都将对两者不断地造成额外的进步。
上面提到的每一个可研究的问题,第一阶段继续作为研究的问题考虑,而现在需要一个普遍的目的。研究的附加问题将在普遍化研究进行中形成。例如,新知识确是更经常地起于关系更密切的还是更疏远的科学?研究的普遍化真的揭示出科学间的关系模式吗?它的确揭示出给科学分类的新型特征吗?
三、综合的理解
第三阶段以这样的问题开始:所有科学的结论和所有跨学科研究的结论(象前面两个阶段所概述的)是否都适合于一个一致的整体?虽然科学探索和科学际的探索在没有面临这个问题时也能进行,但也存在这样一种意义,即它暗含在每一个科学的问题之中。这就是说,对任何事物本质的任何探究都暗含着这样一个问题:具有这样本质的东西能够存在是存在(或是宇宙)吗?因此所有科学的和科学际的探索都能被看成暗含着关于存在本质或宇宙本质的预设,甚至当这些预设被忽略或忽视的时候。当跨学科研究如第二阶段所设想的那样变得更加包容一切时,科学的结论和跨学科研究的结论彼此之间的一致性问题,日益倾向于以或具有一个连贯整体的方式包含它们的一致性问题。
现在(如果不是在这之前),“存在的本质或宇宙的本质是什么?”这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语音版

个问题的重要性就变得明显了。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正如从两门科学的影响中产生新知识可能反过来使两门科学都受益,所以从所有科学和所有跨学科研究的影响中产生新知识反过来也可以使每门科学和每一跨学科研究受益。一个假设越普遍包容越多,它对包含在它之中的专门科学就越具有涵义。因此,可研究的问题“存在的本质是什么?”可以被看成是跨学科学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我们也可看到,第一阶段提出的可研究的问题和第二阶段被普遍化的问题,在第三阶段仍可继续作为可研究的问题。范例如下:
1.所有跨学科研究具有共同特征吗?如果包括所有学科在产生世界观的合作研究是跨学科的话,那么,它有作为其他跨学科研究的同样特征吗?当一个可暂时接受的世界观已经被表述出来时,那么它作为一个学科起作用以致当它与另一门科学相互影响而导致新知识时,所包含的跨学科研究是否也有上述同样的特征?
2.是更高发展的科学对较低发展的科学有更大影响还是较低发展的科学对较高发展的科学有更大的影响?如果从一种可检验的世界观假设产生的跨学科研究是一门较高发展的科学,那么,它对较少发展的科学之影响比前者对它的影响确实更大。是一门特殊科学从改进世界观更受益还是从改进此门特殊科学对世界观更受益呢?
3.当一门科学的科学家也研究它所依赖那些科学时,新知识是否更有可能导致一门科学?由于世界观依赖于所有的科学,所以当关心它的科学家对它所依赖的科学研究得更多时,被合并成一种世界观的新知识是否更可能产生?
4.一门科学合并另一门科学中是否在合并的科学中增加知识?对跨学科的综合就是构建一门融贯的世界观,旨在把所有其它科学合并在其中。它所形成的世界观的它的那些知识是否随着更多的科学被合并在它之内而增加呢?
5.如果某些科学有更加普遍的应用,那么这些科学是否因此而比具有较少普遍涵义的科学对产生新知识的贡献更大?对表述和检验世界观假设负有责任的科学发现其本身比任何其他科学具有更普遍的涵义。这样一门科学对新知识的产生比任何其他科学有更大的贡献吗?
前述范例可用以更详细提示世界观研究对跨学科学的重要性。从跨学科学中可以得益而且更快地从第一阶段的研究中得益。但如果跨学科学已成为一门主要的科学或主要的科学的科学,那么,经由所有三个阶段的前进式发展制定将产生最大的利益。
我还要指出跨学科学对世界观发展的重要性。多数人,包括多数科学家,都有或明或暗的世界观。大多数世界观都是从比较有限视界的观点得以表达的。每个专家,只要他是宽泛心向的人,都倾向于从他特定的观点看待整体的世界。对这个具有能力领域来说是基本的原理,被看作是在他世界观中的基本结构。但就他已忽视了这些原理(这些原理对于也将它们表达为世界观结构的其他科学家的观点来说是基本的)的程度而论,还不足以判别他的观点。成就一个最适宜世界观的任务既包括接受和合并每门科学中已论证过的原理,又包括拒斥和排除科学家从他们自己的原理中推断出来的任务结论,这些结论暗含着在其他科学中是真的但这里是假的。
建构一个更合适世界观的问题随着跨学科研究的进展而变得容易了,因为不同科学中的某些不一致的结论当它们参与包含它们的跨学科研究时将得到检验。跨学科研究变得普遍化(如第二阶段所设想的),这些不一致性将越容易通过跨学科的努力而被发现和纠正。因此,跨学科学容许我们比以前更有可能获得一个较真实更合适世界观的前景。
为跨学科学所设想的第三阶段——综合理解(Comprehensification)并不意欲许诺一个最终完善的世界图景,一个完备融贯的世界整体。由于现行的前景召唤着更多新的科学,既因为我们还将学习更多关于不同种类存在的事物,又因为我们能期待存在中的某些变化(它们既有自然过程产生又有人工努力产生),这些变化将向研究提出挑战,我们能够期待,不管从综合理解跨学科研究中产生何种世界观,它都将随着新科学的出现而发生改变。随着我们日益发现存在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随着我们通过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而日益造成复杂的相互依赖性),现行科学研究的辅助方面将要求作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因此跨学科学将不会在第三阶段告终,而将达到一个有一个开放的未来的阶段。
作者简介:[美]巴姆Archie,J.Bahm是美国新黑西哥州立大学教授。来稿为英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吾伦教授译为中文。
文章出处:《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5期,第36-40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499512.html

以上是关于科学-跨学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科学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科学-跨学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科学;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8021.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