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新疆历史-清代新疆卡伦述略

  • 新疆历史,中国边界,清朝,历史,中国古代史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9-20 01:07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新疆历史-清代新疆卡伦述略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新疆历史-清代新疆卡伦述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代新疆卡伦述略


我国清朝政府在蒙古、东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山川隘口派驻一定数量的官兵,进行侦察了望,管理游牧,监督贸易,稽查逃人,防止入侵等任务的军事哨所,称之为卡伦(卡伦源于古突厥语,出现在我国历史上的辽代,后为女真族沿用,直至清代译为汉语。卡伦最古的原意是武器的瞄准星,后来演变为“哨”或“哨所”。何秋涛《朔方备乘》卷十《北徼卡伦考》说,“更番候望之所曰台,国语谓之喀伦”。)。清代文献中,有“卡路”、“喀伦”、“喀龙”、“卡伦”等名称,都只是汉字译写的不同。
卡伦的设置完全是中国清朝政府在本国领土上行使主权。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沙皇俄国政府威逼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中国西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领土。这是赤裸裸的不平等条约。可是,苏联一些历史著作竟然说,边界走向沿清帝国常设卡伦之线反映了当时的实际状况。这是肆意歪曲历史。本文就清代新疆卡伦的设置、性质、作用及分布,论证卡伦不是边界的标志,卡伦路不是边界线。
一、卡伦的设置与分布
清初,清政府就在我国东北、蒙古地区设立卡伦(赵尔巽等:《清史稿》边防,兵志八。卷一三七,第四○八八页。)。卡伦形成完整的巡守制度,始于公元一七二七年(何秋涛:《朔方备乘》卷十,《北徼卡伦考》。)。清政府在平定我国准噶尔部叛乱过程中,开始在我国西北地区设置卡伦,一七三一年(雍正九年)前,清政府就设立了西北两路卡伦(常钧:《敦煌杂钞》卷下,第九页。一九三七年禹贡学会印本。)。一七五四年在科布多增设卡伦。一七五五年以后,清政府开始在北疆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区大量设置卡伦,接着在南疆陆续设置了一系列卡伦。
清代新疆卡伦的变化,大体分四个阶段。一七五五年及其以后不久,是新疆南北两路卡伦有计划地建立到形成体系阶段。一八二八年清政府平定张格尔叛乱后,调整了部分地区的卡伦。一八六四年,沙皇俄国政府威逼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侵占了新疆数十座卡伦。一八七七年,清政府粉碎阿古柏入侵后,在帕米尔地区设置了苏满、六尔阿乌、图斯库尔、黑孜吉牙克、巴什滚伯孜、阿克苏睦尔瓦、塔克敦巴什,雅尔特洪拜、阿克塔什、伊斯里克等十座著名卡伦,加强了对帕米尔地区的戍边巡守。
清政府在新疆共设立二百五十多座卡伦(松筠:《钦定新疆识略》卷二、三、十一,卡伦。),分南北两路。北路卡伦分布在斋桑湖北、额尔齐斯河西岸的辉迈拉虎卡伦(今苏联巴特)以南,天山以北,巴里坤以西,伊犁所属特穆尔图淖尔(今苏联伊塞克湖)以东等地区。南路卡伦分布在天山南脉以南,和阗河两岸,哈密以西的喀什噶尔、乌什、英吉沙尔、叶儿羌、和阗、阿克苏、喀喇沙尔、吐鲁番等地区。可见卡伦贯穿新疆东西,遍及天山南北,作为治安工具设立于各行政区域的山川隘口、重要通道上。这些卡伦与边界无涉。
清代新疆卡伦可分为三种类型。
常设卡伦。长年不移,固定驻守在一地者,谓常设卡伦。例如伊犁将军所在地的伊犁重镇需要长年派兵驻守警卫,所以在伊犁四周重要通道隘口,设立了博罗呼济尔、崆郭罗鄂伦、塔勒奇、干珠罕、沁达兰、春济、安达拉等二十七座常设卡伦(《钦定新疆识略》卷十一,第九——十五页。)。
移设卡伦。住卡官兵,有时在此处,有时向彼处,或春秋,或春冬,或冬夏,两季递移,或春夏秋三季递移,谓之移设卡伦。即一支官兵,在一定的季节在甲地执行任务,而在另一季节则移往乙地执行任务。其递移的地点,历年都是固定的。这种卡伦多数是管理游牧,随游牧民族于不同季节逐水草迁徒。例如,我国一部分哈萨克民族夏季游牧在斋桑湖西部、布昆河(今苏联境内布康河)、哈尔巴哈河流域(徐松:《西域水道记》卷五,第二六页。),塔尔巴哈台所属北路夏季卡伦,就设置在斋桑湖西北,从辉迈拉虎卡伦,经布昆卡伦、哈尔巴哈卡伦至哈巴尔阿苏一线。冬季,这部分哈萨克转移到斋桑湖东部、东南部游牧(《西域水道记》卷五,第二四页。),塔尔巴哈台所属北路冬季卡伦就移设于斋桑湖东南,即从喀喇额尔齐斯河南岸的玛呢图噶图勒干(今苏联阿克求别)卡伦至布尔噶苏(布尔噶苏台山口)卡伦一线(《钦定新疆识略》卷二,塔尔巴哈台舆图。)。
添撤卡伦。在固定的地点,按季节设撤的卡伦,称为添撤卡伦。这种卡伦,除在伊犁河、察林河沿岸担负季节性的侦察了望任务外,还警卫采玉、矿山、屯田等季节性的生产场所。例如伊犁西南达尔达木图、厄莫根多罗图屯田处,“回人耕作时派伯克二,兵四十,前往驻防,收获后离田五十里内,筑小土城,令其移驻, 防兵裁撤”(《大清高宗实录》卷一四六四,第十七——十八页。)。
常设、移设、添设三种卡伦,只是值勤任务不同,设置时间在一年内长短不等(或长年驻守,或按季节移设,或按季节添撤)。各种卡伦年年都在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卡房驻守,都有清朝官兵,包括满族兵、索伦兵、锡伯兵、察哈尔兵、厄鲁特兵等十名至三十二名守卫,守卡官兵三至五年更换一次(《清朝文献通考》卷一九一,兵考十三,第六五三七——六五三八页。)。“卡伦则领以前锋校、骁骑校,而以侍卫统之”(《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三一,第十九页。)。卡伦侍卫,由清中央政府选派(永保:《塔尔巴哈台事宜》卷一,叙官,第六页。)。各卡伦由伊犁将军委派各地区参赞大臣(或领队、或办事大臣)管辖。各地区卡伦的设撤,是按清朝中央政府命令执行的。例如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过程中,乾隆皇帝命令:“凡贼可逃之路自必安设卡座”(《大清高宗实录》卷五六七,第四页。)。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喀喇沙尔卡伦的防范作用失去了,清政府命令“哈喇沙尔诸卡俱撤”(《大清高宗实录》卷七○一,第十九页。)。卡伦设置地点的更换,以及巡查路线的改变,都得报请清朝中央政府批准(《钦定新疆识略》卷十一,第二十——二二页。)。塔尔巴哈台北路冬、夏卡伦,从十八世纪五十年代设立,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被沙皇俄国侵占,一百多年来年年冬夏递移,往返设置,林立于斋桑湖周围。这说明,新疆的移设卡伦、添撤卡伦都是稳定的,年年驻守的。
二、卡伦的职能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清朝的疆域在新疆地区只有额尔齐斯河中游一小段地方与沙皇俄国相邻,清政府与浩罕、安集延、爱富汗(即阿富汗)、巴达克山等相邻的漫长边

中国历史故事集珍藏版雪岗

界地区,都是友好的睦邻关系。当时西部的这种国际环境,加上新疆民族众多的特点以及自然条件等具体情况,决定新疆卡伦的主要职能,在于管理游牧、稽查逃人、监督贸易。当然新疆卡伦之设,也还有保卫城镇、管理禁区(如重要矿山、山场、通道的封禁)、防止入侵的作用。兹分别举例略述如下:
管理游牧的卡伦。清政府在塔尔巴哈台、伊犁、喀什噶尔、乌什、叶儿羌等地区的北部和西部设立卡伦,管理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游牧。“新疆旧设卡伦,以稽查各部落之出入。”(叶锡麒、王澄:《习坎斋文稿》卷五。)“其禁在于盗窃”(《钦定新疆识略》卷十一,第一页。)。“自叶儿羌东北行一千四百余里,至阿克苏城,其东北通著勒土斯,设卡伦二处,稽查喀喇沙尔所属之土尔扈特游牧,系阿克苏办事大臣专辖”(《西陲总统事略》卷三,第十三页。)。
管理出入、稽查逃人的卡伦。“新疆南北各城皆设卡伦,而伊犁为最多,伊犁境内东北则有察哈尔,西北则有索伦,西南则有锡伯,自西南至东南则有厄鲁特,四营环处,各有分地,其禁在于私越”(《钦定新疆识略》卷十一,第一页。)。伊犁附近“又有铜厂、铅厂、屯工、船工,安置发遣罪人,其禁在于捕逃”(《钦定新疆识略》卷十一,第一页。)。“其伊犁城北塔尔奇一带,及伊犁河渡口,设卡伦七处,专为哈萨克贸易、交通,并稽查逃人而设,乃惠宁领队大臣专辖”(《清史稿》志一一二,兵八,边防;卷一三七,第四○九一页。《西陲总统事略》卷三,第十一——十三页。)。新疆南部也有管理出入、贸易的卡伦。凡重要路径,“相度形势险要,水草蕃盛处设立卡伦,派委侍卫,率兵丁回人驻札稽查,复于要隘设小卡伦,昼则登高了望,夜则伏路侦候”(《新疆回部志》卷四,第三三页。)。柯尔克孜、哈萨克等来贸易诸人,“悉到卡伦报明侍卫等照验具报各城大臣……”(《新疆回部志》卷四,第三三页。)。“自英吉沙尔东行三百余里至叶儿羌城,由城西南转而东北设卡伦七处……,东北卡伦向为稽查逃人,乃叶儿羌办事大臣专辖”(《清史稿》卷一三七,第四○九二页。又《西陲总统事略》卷三,第十三页。)。捕逃卡伦在阿克苏、库车、喀喇沙尔、吐鲁蕃、哈密等地区都有设置(《西陲总统事略》卷三,第十三——第十四页。)。
管理矿山、山场禁区的卡伦。和阗“城外之东西河,共设卡伦十二处,专为稽查采玉回民……”(《清史稿》卷一三七,第四○九二页。又《西陲总统事略》卷三,第十三页。)。“距叶儿羌城四百余里,有密尔岱山产玉……设密而袋子岱卡伦,禁采玉”(《西域水道记》卷一,第二一页。)。塔尔巴哈台所属“达尔达木图金厂,例禁民人私采……于通山路径安设卡伦,拨派弁兵防守稽察,申严禁令”(《大清仁宗实录》卷二○一,第二五页。)。伊犁西南的铜厂附近,设立了铜厂外卡伦(《钦定新疆识略》卷十一,第十八页。)。
警卫台站、传递文报的卡伦。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中,乾隆皇帝同意舒赫德奏报将官兵分为两队:“一队在赛哩木拜等处之阿勒坦和硕要路安设卡座,一队在阿克苏之穆素尔要路安设卡座,守护台站;照看往来行走之人”(《大清高宗实录》卷五九八,第二八页。)。塔尔巴哈台北路冬季卡伦,与土尔扈特游牧接壤之处,“添设察罕鄂博卡伦一处,冬季公文即由卡伦行走”(《塔尔巴哈台事宜》卷四,第一页。)。塔尔巴哈台南路卡伦冬夏俱不挪移,就是承担伊犁、塔城两重镇文报往来的传递任务(《钦定新疆识略》卷一,第七页;卷十一,第二十页。)。
清代新疆卡伦稽查制度,在《中枢政考》中记述十分详实(《钦定中枢政考》卷二二,第三三——三五页。)。说明新疆卡伦之设为的是禁“私越”、防“盗窃”、“捕逃人”。新疆卡伦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新疆卡伦大多数设置在城镇周围的山川隘口,也有的分布在我国哈萨克、柯尔克孜游牧区域的南部或东部。这些历史事实说明,卡伦与边界根本是两回事。
三、巡查会哨
清代新疆卡伦有完整的巡查会哨制度。卡伦官兵驻守一地执行任务,称之为“座卡”。相邻两卡伦之间,每天要按规定路线巡查,并在适中之地立记(或插杆,或堆石)会哨(《新疆回部志》卷四,第三三页,隘卡。)。互换木质戳记信牌为凭(《习坎斋文稿》卷五。),称之为“递筹”。两卡伦递筹巡查之路,名曰“开齐”(《钦定新疆识略》卷十一,第一页。),即卡伦路。通过递筹巡查之路,把一座一座单个的卡伦联系起来,形成一条条维持治安的巡查路线。这种卡伦路线,限于有卡伦的地方,与卡伦的分布相同,遍布天山南北各行政地区。
新疆卡伦除每天由驻卡官兵按规定路线巡查会哨,即所说的“递筹”、走“开齐”以外,每年八、九月,伊犁将军委派参赞大臣巡察卡伦以外所管辖的地区,并有严格的制度。一七五九年,车布登扎布付将军,越阿尔泰西行巡察额尔齐斯、塔尔巴哈台、巴尔喀什湖等处地方(《大清高宗实录》卷五八一,第十页。)。一七六一年阿桂等议奏,派官兵巡察吹、塔拉斯、阿勒和硕、沙喇伯勒(今苏联境内伊克塞湖西北至楚伊犁山一带地区)等处(《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第二二页。)。一七六五年,伊犁将军明瑞“令爱隆阿统领,越阿勒坦额默勒,巡察勒布什、招摩多一带”(《大清高宗实录》卷七二七,第二页。阿勒坦额默勒山,即今苏联境内阿尔坦艾墨利山。招摩多在今苏联境内爱古斯河流入巴尔喀什湖的河口附近。)。一七六五年将巡察边境规定为制度(《清代外交史料》道光朝四,第十九页,背面。一九三二年故宫博物院铅印本。)。一七七七年,伊犁将军伊勒图奏明,每年春秋两季,各巡察所属卡伦(《西陲总统事略》卷九,卡伦。)。此外,清政府每年檄派领队大臣一员,领兵五百,巡察哈萨克、柯尔克孜民族游牧地区,征收赋税,“牛马百取一,羊千取一”(椿园氏:《西域闻见录》卷三,第二页。)。都说明这些民族广阔的游牧区域,是清政府有效管辖下的领土。
各行政区域的巡察官兵,分别从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出发,按一定路线,除巡察沿途各卡伦以外,还巡察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游牧区域。各路巡察官兵,按规定路线与相邻地区巡察官兵会哨;到达会哨地点后,彼此交换表报,互换信牌(《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十九,第三八页,背面。)。到此,各路巡察官兵,便返回交差。现以伊犁、塔尔巴哈台两地区的巡察为例:
伊犁地区的巡察,分南、北两路。北路由伊犁城出发,向西经霍尔果斯、齐齐罕、奎屯等卡伦,出阿勒坦额默勒山,过哈喇塔拉至勒布什,与塔尔巴哈台所属巡察官兵会哨。
伊犁南路巡察,从特穆尔图淖尔的南北两岸,分两路进行。一路由伊犁出行,沿伊犁河向西,经固尔班阿里玛图(今苏联阿拉木图)到沙喇伯勒等地巡察;一路由伊犁南行,过伊犁河,沿伊犁西南卡伦路,经春济、格根、鄂尔果珠勒等卡伦,越善塔斯岭、巴尔浑岭,向西北行,至沙喇伯勒、吹、塔拉斯等地巡察(《大清高宗实录》,第六九六卷,第四——五页。)。
塔尔巴哈台地区的巡察路线,从塔城出发,北出哈巴尔阿苏山口,向西北沿塔尔巴哈台西路卡伦,到辉迈拉虎过河至和尼迈拉虎卡伦与科布多所属巡察官兵会哨;一路至勒布什,与伊犁巡察官兵会哨。此外,还绕阿拉湖一周,巡察哈萨克游牧地区。
巡察会哨制度的执行,说明清政府对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的有效管辖,证明清代新疆卡伦不是界物标志。
卡伦外的爱古斯、勒布什、哈喇塔拉均立有鄂博,塔拉斯有清乾隆朝立的石碣(《清代外交史料》道光朝二,第十五页;道光朝四,第十九页。)。帕米尔苏满湖北岸十里处,建有《平定回部勒铬伊西洱库尔淖尔碑》。这些石碣、石碑,是清代新疆西部卡伦外、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属于清政府管辖领土的历史见证。
综上所述,新疆卡伦的递筹巡查路线,即所说的卡伦路,根本不是当时的边界线。首先,无论哪一条卡伦路,即使新疆西北部伊犁、塔尔巴哈台两地区的卡伦路,距离当时西北边界附近的巴尔喀什湖都很远。其次,卡伦路是以各地区军政城镇为中心,呈幅射状向不同方向沿卡伦的设置伸展出去的。如伊犁二十七座常设卡伦分布在伊犁城东北、西南、西北、东南四个方向的山川隘口,那里的卡伦路线就是向四个不同的方向伸展出去的。这些卡伦路往往是由常设、移设、添设三种卡伦串连在一起合走‘开齐’的。无论哪一条卡伦路,与当时新疆边界附近巴尔喀什湖地区的边界走向根本不同。新疆南北两路卡伦的递筹巡查路线遍及天山南北,往往把许多城镇连接起来,有的地方的卡伦递筹巡查路线网是封闭的。再次,卡伦路只限于有卡伦的地方,即使设置卡伦的地区,有许多地方并没有常设卡伦,自然也就没有常设卡伦路线。例如塔尔巴哈台北部的斋桑湖地区,只有冬夏移设的卡伦及卡伦路线。古往今来,哪里有在一国领土之内成百上千里的地方以幅射状的犹如花瓣一样的关卡巡查路线划定国界的?何况许多地区连这样的路线也没有呢!
四、沙俄侵占去的卡伦
一八六二年——一八六四年,中俄在塔城举行勘分西北边界谈判期间,沙俄武装部队非法侵占了我国广大领土。在沙俄武装进攻、外交讹诈的威逼之下,清政府被迫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一八八一年的《中俄伊犁条约》。老沙皇割占了中国西北大片领土,侵占了清代西北数十座卡伦。这都是有案可查的。现以塔尔巴哈台和伊犁地区为例,对沙俄侵占的著名卡伦作一番考证。
塔尔巴哈台地区被沙俄侵占去二十四座卡伦,现例举十六座卡伦考证如下:
库萨特卡伦。一七五六年测绘的《清乾隆内府舆图》(《清乾隆内府舆图》又称《清乾隆十三排图》,以下简称《清乾隆图》。)载绘此卡伦。标注在库萨特河上游、塔尔巴哈台山中。
鄂布克特卡伦。在库萨特卡伦北,《清乾隆图》载绘此卡伦。一七五七年,“鄂布克特西卡报称,有兵二百余从爱呼斯、雅尔河前来”(《大清高宗实录》卷五四四,第二二页。雅尔河,即现今苏联境内乌尔扎尔河。)。卡伦故址在今苏联布加兹河上游。
布古锡卡伦〔蒙语,释义为:养鹿〕。清乾隆朝平定准噶尔叛乱后设立,《清乾隆图》载绘此卡伦。布古什河,“二源并发,东流而汇,经布古什山南,又东经布古什卡伦南”(《西域水道记》卷五,第二五页。)。卡伦位置在今苏联境内布加孜城。
阿布达尔摩多卡伦〔蒙语:树木多,如大木柜分布〕。清乾隆年间设立。“楚克里克河,二源分东流百余里而汇,是为阿布达尔摩多河,二支汇处,置阿布达尔摩多卡伦于南岸。”(《西域水道记》卷五,第二五页。)故址在现今苏联境内科克彼克特河与坎得克得河相汇流的东南岸边。
布昆卡伦〔准语:蚊蠓众多〕,又名和通霍尔海〔蒙语:哨城〕。清乾隆年间设立,《清乾隆图》载绘此卡伦。布昆河“又东流五十余里,经毕陵图淖尔南,和通卡伦北,又五十余里入于河(额尔齐斯河)”(《西域水道记》卷五,第二六页。)。
扎哈苏淖尔卡伦〔蒙语:鱼湖〕。《清乾隆图》载绘此卡伦。卡伦以湖得名。“扎哈苏二淖尔皆周数十里,南北相去里许,两淖尔间置卡伦”(《西域水道记》卷五,第二六页。)。《中俄交界详图》有扎哈苏湖,卡伦位置就在苏联境内卡兹纳夫

中国历史地理绘本故事图片

卡小湖东岸。
辉迈拉虎卡伦〔蒙语:羊叫〕。清乾隆年间设立。《钦定新疆识略》、《西陲总统事略》载述此卡伦。位于额尔齐斯河西岸巴托夫斯基(巴布可夫:《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第一六三页。)。
哈尔巴哈卡伦〔蒙语:匙子、勺子〕。《清乾隆图》载绘此卡伦。喀拉玛岭“岭北有济莫尔色克河,河之北六七十里,有水发自哈尔巴哈卡伦西,东流经卡伦北;德布色格尔河自南经卡伦东来汇,是为哈尔巴哈河”(《西域水道记》第五卷,第二四页。)。济莫尔色克河即塔木尔塞克河,德布色格尔河即铁列孜铬河,哈尔巴哈河即卡尔博加河(许景澄:《西北边界图地名译汉考证上》第十二页。)。卡伦故址在苏联境内阿克苏阿塔附近。
乌兰布拉克卡伦〔准语:泉色近红〕。“明谊图有乌兰布拉克卡伦,原注即池林特”(《西北边界图地名译汉考证上》第十一页。)。洪钧《中俄交界全图》作“池利克特”即奇里克蒂。现在地图上的治提阿拉勒(现苏联境内河流名)即池林特之音转。乌兰布拉克卡伦,故址就在苏联的治提阿拉勒河上游的奇里克蒂。
俄栋果勒卡伦〔蒙语:鸡毛河〕。清乾隆年间设立。《清乾隆图》载绘此卡伦。“俄侬河达山外,北流五十余里,经俄侬郭勒卡伦东”(《西域水道记》卷五,第二四页。)。卡伦故址在苏联境内乌伊杰涅(《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第一六三页。)。
乌里雅苏图卡伦〔蒙语:三棵杨树的地方〕。乾隆年间设立。《清乾隆图》、《钦定新疆识略》等图籍载述此卡伦。“俄依河……又北流六十里,经乌里雅苏图卡伦西”(《西域水道记》卷五,第二四页。)。卡伦故址在今苏联境内库拉曼(《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第一六三页。)。
鄂伦布拉克卡伦〔准语:发源之地,泉眼非一〕。《清乾隆图》标绘此卡伦,位于肯特尔利克河下游东岸。《中国舆图》著其名“鄂伦布拉克”。卡伦故址在今苏联肯特尔利克河下游东岸基兹利·卡英(《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第一六三页。)。
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蒙语:(有念珠的)渡口〕(《钦定西域同文志》卷十五,第二三页。)。《清乾隆图》标注此卡伦,位于额尔齐斯河南岸。洪钧《中俄交界全图》作“玛呢图噶图勒干即阿克求别”。卡伦故址在今苏联阿克丘别。
哈屯果勒卡伦〔哈语:不屈不挠的河〕。《西域图志》载述此卡伦,清乾隆年间设立。“夏季喀通果尔卡伦,在城(塔城)西七十里,系由巴克图展至该处,官兵仍旧。”(《塔尔巴哈台事宜》卷三,第七页。)卡伦位置在今苏联境内哈廷苏河东岸要道上。
阿鲁沁达兰卡伦〔蒙语:柏树众多的地方〕。《清乾隆图》载绘此卡伦,一七六三年改设成大卡座。《中国舆图》、《民国舆图》、《东亚舆地图》等,都在琴大雷河下游南岸要道上标注“阿鲁岭多兰”、“阿鲁沁达兰”;现今地图称“琴大雷”(废址)。“岭”“沁”“琴”音近,“岭多兰”“沁达兰”“琴大雷”为同名异译。该卡伦以河得名。由此西南一百二十里至伊犁所属沁达兰卡伦,与伊犁东北卡伦路相接。
察罕鄂博卡伦〔蒙语:白石堆〕。《清乾隆图》载绘此卡伦。一七七四年设立(《塔尔巴哈台事宜》卷四,第一页。),故址在苏联察罕鄂博镇附近。
原属伊犁索伦营领队大臣所管辖的十座卡伦,全被沙俄侵占,现考证八座如下:
旧霍尔果斯安达拉卡伦〔准语:牧地遗矢,牧场〕。《清乾隆图》、《西域图志》均载绘此卡伦。位于霍尔果斯河西岸。
齐齐罕卡伦〔准语:花也〕。《清乾隆图》载绘此卡伦(常设)。位于奎屯河西、图尔根河东,即苏联境内潘菲洛夫城西北。
奎屯卡伦〔准语:冷也〕。此卡伦以河得名,《清乾隆图》、《钦定新疆识略》等图籍载述此卡伦。“自齐齐罕卡伦傍图尔根河北行,逾河东岸小山梁,凡三十里至奎屯卡伦”(《西域水道记》卷四,第三六页。)。卡伦位于图尔根河(今苏联的博罗呼得依尔河)中游西岸的克依腾,后移置东岸。为伊犁西北重要常设卡伦。
博罗呼济尔卡伦〔准语:博罗,青色;胡吉尔(呼济尔),硝也。青碱地〕。《清乾隆图》载绘,为伊犁西北重要常设卡伦。“……至奎屯卡伦乃西北行,经图尔根河河源北岸山阴,凡三十里至博罗呼济尔卡伦”(《西域水道记》卷四,第三六页。)。卡伦故址在今苏联博罗呼得依尔河河源北岸三十里。一八六二——一八六四年中俄塔城谈判勘分西北边界过程中,沙俄侵略军多次攻打博罗呼济尔卡伦。一八六四年九月沙俄侵略军侵占

中国历史故事纪实推荐书目

了该卡伦(《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九,第四六页;卷十八,第三八——三九页;卷十九,第四页;卷二八,第五页。)。
色沁卡伦〔蒙语:聪敏〕。《钦定新疆识略》载述此卡伦。故址在奎屯卡伦东北三十里,今苏联境内沙迪附近。
崆郭罗鄂伦卡伦〔准语:黄色也,土黄色,多柔草,故名〕。《清乾隆图》载述此卡伦,为伊犁西北重要常设卡伦。“洪图作阔奴尔鄂连斯奇……明谊约作匡果罗鄂伦”(《西北边界图地名译汉考证上》第二六页。“洪图”指《中俄交界全图》,“明谊约”指《勘分西北界约记》。)。一八六四年后被沙俄侵占,卡伦故址在今苏联的阔奴尔乌连(斯基)。
辉发卡伦〔辉番部落名称〕。《清乾隆图》载绘此卡伦。“南至伊犁河北岸奇沁卡伦五十里”,为常设卡伦(《钦定新疆识略》卷十一,第十二页。)。卡伦故址在今苏联科依本附近。
奇沁卡伦〔蒙古语:耳〕。一七八八年设立。《伊犁西南边卡伦图》称之为“奇沁布克申”。又名河岸卡伦。卡伦故址在今苏联境内,博罗呼得依尔河流入伊犁河河口西岸。
原属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所辖十八座卡伦,被沙俄侵占去十六座,现例举十二座考证如下:
安达拉卡伦〔满语,中途的意思,又名都本〕。“都本,按此即前安达拉卡伦地,都本当作多奔,准语,方石也”(《西北边界图地名译汉考证卷上》第三二页。),卡伦故址就在今苏联境内都本。
固尔班托海卡伦〔准语:三个河湾的地方〕。《钦定新疆识略》载述此卡伦。西距安达拉卡伦七十里。“伊犁河自惠远城南西流九十里经古尔班托海(卡伦)北”(《西域水道记》卷四,第三九页。)。
察罕托海卡伦〔准语:察罕,白色的;托海,河湾〕。“伊犁河……又西七十里迳安达拉卡伦北,又西六十里经察罕托海北”(《西域水道记》卷四,第三九页。)。
托赖图卡伦〔准语:有兔子,或兔子多的地方〕。“伊犁河……又西六十里迳察罕托海北,又西七十里经洮赖图卡伦北……”(《西域水道记》卷四,第三九页。),卡伦位于伊犁河南岸。
沙喇托罗海卡伦〔准语:黄色沙包头〕。《钦定新疆识略》载述此卡伦,《新疆全省舆地图》标注了沙喇托罗海的位置。在伊犁河南岸,隔河与奇沁卡伦相望。
额哩英莫多卡伦〔准语:额哩英,花纹也;莫多,木头。多花纹的树木〕。《钦定新疆识略》载述此卡伦,《新疆全省舆地图》标注此卡伦的名称和位置。在伊犁河南岸。
头勒克卡伦〔准语:锡,或柱子冲不垮〕。《钦定新疆识略》载述此卡伦,《皇朝中外一统舆地图》标注此卡伦位置。设在察林河流入伊犁河河口岛上。
察林河渡口卡伦〔满语:刀护手,或马鞍,比喻察林河河形〕。清乾隆年间设立。《钦定新疆识略》载述此卡伦。察林“河凡四十里,至察林渡口”(《西域水道记》卷四,第三九页。),渡口东岸设卡伦。
沙巴尔托海卡伦〔准语:泥湾〕。《西域图志》、《钦定新疆识略》载述此卡伦。乾隆年间设立。卡伦故址在苏联境内伊犁河南沙雷布拉克附近。
托里卡伦〔准语:镜也〕。《钦定新疆识略》、《皇朝中外一统舆地图》载述此卡伦。卡伦故址在今苏联境内科斯阿格契附近。
玛哈沁布拉克卡伦〔准语:泉水旁有肉食动物〕。《钦定新疆识略》载述此卡伦,夏季移辉图察罕乌苏,秋季移额里英莫多。距春济卡伦六十里。《中俄交界全图》作乌宗塘(废卡),即今苏联境内乌宗塔木。
春济卡伦〔满语:很小〕。《清乾隆图》、《钦定新疆识略》等图籍载述此卡伦,是伊犁西南重要的常设卡伦。清文献称春稽,春济,《中国舆图》作“春日”,现今地图称“琼扎”、“冲臣”,皆为同名异译。卡伦故址就在苏联的冲臣。
原属伊犁厄鲁特营领队大臣所辖三十二座卡伦(《钦定新疆识略》卷十一,第六——七页。),被沙俄侵占去的有二十二座。现例举十三座及设置较早的善塔斯卡伦,共十四座考证如下:
特穆尔哩克渡口卡伦〔准语:铁〕。《钦定新疆识略》载述此卡伦。一八○一年改设。卡伦故址在今苏联境内特穆尔哩克河流入察林河河口北岸。
雅巴尔布拉克卡伦〔准语:雅巴尔,盔甲;布拉克,泉。泉旁有过战事〕。《钦定新疆识略》、《伊犁西南边卡伦图》载绘该卡伦。一八○一年设立。卡伦故址在今苏联察林河东岸工人休养新村东南。
塔木哈卡伦〔准语:印、图章〕。《西域图志》载述此卡伦。乾隆年间设立。一八○一年改设。卡伦位置在今苏联境内丘沙纳依附近。
库图勒卡伦〔准语:两山头之间低凹处〕。《钦定新疆识略》载述此卡伦。东北至特穆弱哩克卡伦四十里,南到格根卡伦五十里。
格根卡伦〔准语:明亮的〕。《清乾隆图》载绘此卡伦,是伊犁西南重要卡伦之一。“盐池口水(格根河)西流四、五十里,经格根卡伦北”(《西域水道记》卷四,第三八页。)。格根即苏联的克金,格根卡伦位置就在今苏联境内的克金河南岸的克金。
鄂尔果珠勒卡伦〔满语:高兴喜悦〕。《清乾隆图》载绘此卡伦。“沙喇雅斯河……北流经沙喇雅斯卡伦东……又北流经鄂尔果珠勒山东,有水来汇,山之西置卡伦……通善塔斯岭也”(《西域水道记》卷四

出口成章中的中国历史故事

,第三八页。)。
哈尔奇喇卡伦〔满语:山桃皮树〕。《清乾隆图》载绘此卡伦,《西域图志》、《钦定新疆识略》对此卡伦都有记述。卡伦以哈尔奇喇河得名,故址在今苏联境内卡尔卡拉河东岸,西南通善塔斯山隘。
善塔斯卡伦。《清乾隆图》载绘此卡伦,注名“删塔斯喀伦”。“土布河源出塔尔巴胡岭,岭南接善塔斯岭,……初定伊犁时,置善塔斯卡伦”(《西域水道记》卷五,第三页。)。土布河即苏联境内的秋普河,善塔斯,即三塔什。卡伦设在伊塞克湖东岸的三塔什山口。
沙喇雅斯卡伦〔准语:黄骨头〕。“沙喇雅斯水……北流经沙喇雅斯卡伦东。”(《西域水道记》卷四,第三八页。)卡伦位置在今苏联境内沙雷扎兹。
特克斯色沁卡伦〔准语:野山羊为特克,众多为斯〕。一七八八年设立。《钦定新疆识略》记述此卡伦。位于特克斯河上游三支流相汇处。
敦达哈布哈克卡伦〔准语:敦达,中等的;哈布哈克,泥土因千裂而翘起的意思〕。《钦定新疆识略》载述此卡伦。卡伦故址位于今苏联境内喀克帕克城附近。
扎拉图卡伦〔蒙语:有帽缨的〕。《钦定新疆识略》载述此卡伦。一八○一年设立。卡伦故址在苏联境内克金河北岸高尔基村附近。
伊克哈布哈克卡伦〔准语:伊克,大也;哈布哈克,泥土因干裂而翘起的意思〕。《钦定新疆识略》载述此卡伦。卡伦位置在苏联境内特克斯河南岸的特克斯附近。
鄂博图卡伦〔蒙语:有石堆的地方〕。一八○一年设立(《西陲总统事略》卷九,卡伦,第十四——十五页。)。《钦定新疆识略》载述此卡伦。位于今苏联境内察林河东岸。
从一八六四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到一八八一年的《中俄伊犁条约》,十七年内沙皇俄国先后两次侵占了伊犁、塔尔巴哈台地区七十三座卡伦。这些卡伦故址分布在现今的苏联境内,有的卡房废墟尚存,有的在故址上建成了苏俄的城市和村镇,至今沿用中国传统地名(有的就是清代卡伦的名字)。这些都是沙皇俄国侵略中国的铁证。
结语
事实俱在。清代新疆卡伦作为治安哨所,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天山南北,距离当时的边界很远。驻卡官兵递筹巡查的路线从来不是边界线,而且也不能构成边界线,所说的常设卡伦路线与边界更不相干。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沙皇俄国在不断对中国进行侵略扩张的过程中,提出了“以清帝国常设卡伦为界”的无理要求。在一八六二——一八六四年中俄塔城谈判期间,沙俄武装强占“常设卡伦”外广大中国领土,并以军事进攻特别是攻占伊犁西北门户博罗呼济尔卡伦相威胁,伴之以外交讹诈等手段,威逼清朝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侵占大片中国领土。所谓“以清帝国常设卡伦为界”,就是企图使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罪行合法化。
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俄方代表伊·费·巴布可夫,是在塔城谈判期间指挥沙俄军队强占中国领土的元凶,他在回忆录中也不得不承认:“以常设卡伦为界”的目的在于使俄国“国界扩充到相当大的范围”。他说:“这样沿着中国常设卡伦线来标明国界,对我国来说,还在下述关系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富饶的库尔楚姆边区和拥有斋桑湖的斋桑边区,以及黑额尔齐斯河的下游,都应当归入俄国领域之内……”,俄方代表“认为我们国家的重大利益,坚决需要把格根河和特克斯河上游的全部地方合并于我国领域”。巴布可夫毫不讳言:“不可忘记,由于按照中国常设卡伦线划界,在吉尔吉斯草原东部有属于中国的广大幅员的土地划入我国领域之内。”(《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第一七三页、一九三——一九四页、一九九页、四七○——四七一页。)
在历史事实面前,在亲自参予其事的沙俄侵略分子的供状面前,所谓“以常设卡伦为界”的侵略实质已暴露无遗。
(资料来源:《历史研究》1979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498622.html

以上是关于新疆历史-清代新疆卡伦述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新疆历史-清代新疆卡伦述略;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8789.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