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从康熙统一台湾的一道谕旨谈起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康熙-从康熙统一台湾的一道谕旨谈起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从康熙统一台湾的一道谕旨谈起
十七世纪八十年代初,清王朝在祖国大陆的统治曰益巩固。但是
漫画展现中国历史故事
,当时台湾尚为郑氏政权所据,致使东南各省“烽烟时警”①,严重阻碍了清朝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统治。康熙皇帝曾明确指出统一台湾“所关甚为紧要”②。一六八一年,当康熙彻底平定了长达八年的三藩叛乱后,便立即着手制定统一台湾的各种方案。
由于康熙和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等清朝官兵的多方面努力,一六八三年七月,固守在台湾的郑克塽等迫于形势,遣使议降。在这重要时刻,康熙为了早日实现清朝对台湾的统一,立即通过施琅向郑克塽和实际主持台湾政务的刘国轩、冯锡范等人颁发了一道至关重要的谕旨。
在谕旨中,康熙全面阐述了意在争取和平解决台湾
中国历史故事自主阅读
问题的思想。他首先表示包括台湾在内,“无不欲其咸登衽席,共享升平。”但是,自清朝建立后,由于双方处于长期的对峙状态,“以致沿海地方,里闬不宁,时遭兵燹之厄”。康熙严肃指出,这种状态应当尽早结束,台湾应当尽快回到清朝管辖之下,形势已很明显,澎湖一战后,郑氏余众“败遁台湾”,极为孤立。他希望郑克塽等要认清形势,早作决断,“审图顺逆,善计保全”。如果郑氏能够真心归来,他将既往不咎,还要“从优叙录,加恩安插,务令得所”。康熙郑重地告诉对方,不要再心怀疑惧,煌煌谕旨,炳如日月”③,他的话是算数的!
无论从哪个方面分析,这道谕旨都具有很高的水平。康熙及时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说明了自己的真诚态度,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并为对方指明了出路,这对于清除郑克塽等人的顾虑和实现其和平统一台湾的思想都有着深刻影响。但是,郑克塽等人的顾虑并未完全解除,因为,在前方执行康熙指示的是施琅,而施琅的父亲及其亲属曾为郑氏所害,这就必然引起他们的忧虑和恐惧。至此,施琅进入台湾后将作何举动,已经关系到清朝能否最后和平统一台湾。
八月十三日,施琅到达台湾,当地人民“壶浆迎师,接踵而至”④,他严格执行了康熙的指示,郑克塽等“欢呼踊跃”⑤。施琅将郑克塽及其文武官员“陆续护送,移入内地”⑥,并对郑氏政权的士兵及东南各省在台之人都作了妥善安置。就这样,在海不扬波,兵不血刃的情况下,施琅顺利地完成了统一台湾的使命。其时,人谓施琅“必报父仇”而施琅的回答是:“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重,不敢顾私也!”⑦
郑克塽等到京后,康熙确实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授予郑克塽正黄旗汉军公,刘国轩、冯锡范为上三旗的汉军伯,并令有关部门拨给房屋田地。即使在大臣们反对给郑克塽的叔叔郑聪等按功论赏的时候,康熙仍然坚持谕旨中的原则,命令朝臣要认真地安置他们。对于刘国轩,康熙念其台湾统一之时“素怀忠诚”,“首先归命”⑧,并“劝令
胎教中国历史故事
郑克塽纳土来归”⑨,特授他为天津总兵官。因天津近在畿辅,康熙希望刘国轩能尽心任职,但同时又考虑到他“孤身远来”,“家口众多”,于是,于常例之外,单独送他白金二百两、表里二十匹和新的住所,这就充分表达了康熙对刘国轩既寄予信任又格外关怀的心情。此后,郑克塽等俱得善终。
为人君者,只有当他做到不失信于天下的时候,他的政权才能进一步稳固,边疆的局势才能得到安定。康熙曾说:“致治之道……见诸实行,不徒空言”,“一切政事,皆国计民生所关,最为重大,必处之极当,乃获实效!” ⑩历史已经证明,康熙在统一台湾前后的做法是正确的,而施琅的贡献也甚突出。回顾了这一段历史,康熙的言行一致和施琅不计个人恩怨、以国事为重的行为,都给后人以启发。
注释:
①②③⑤⑥⑧⑨:《清圣祖实录》卷111、112、115、119
有一本书讲中国历史故事
。
④ 江日升《台湾外记》第264页。
⑦《清史稿》卷260《施琅传》。
⑩《康熙政要》卷1《论君道》、卷8《沦鉴戒》。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1979年12月30日“史学”版)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497501.html
以上是关于康熙-从康熙统一台湾的一道谕旨谈起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康熙-从康熙统一台湾的一道谕旨谈起;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