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汉语“满洲”一词由来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古代史-汉语“满洲”一词由来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汉语“满洲”一词由来考
汉文“满洲”一词,正史见于《魏书》卷九十六《僭晋司马叡传》,中有“(司马)绍将刘遐、苏峻济自满洲,含相率渡兵,应詹逆击,大破之”之语。而明代后期频繁出现的“满洲(Manju)”一词,似与此地名并无必然联系。天聪九年(1635)十月十三日,太宗皇太极颁诏,用“满洲”取代“诸申”(女真、肃慎)一词为族名,满洲之名始大盛。其实于我国史籍中,此诏颁布之前“满洲”之名即已多次现身。现就所知,罗列于下:
一、《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有“乌拉、哈达、叶赫、辉发、满洲语言相同,势同一国,岂有五王分立之理”之语。二、《清史稿》之《杨吉弩传》,有“扈伦诸部与满洲语言相同,宜合五为一”之句。三、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时(1583年),女真已分成十五部,“时各部环满洲国扰乱者有苏苏河部、浑河部、王家部、东果部、折陈部、长白山内阴部、鸭绿江部;东海兀吉部、斡哈部、虎儿哈部;胡笼国中兀喇部、哈达部、叶黑部、辉发部。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攻杀”。四、《满洲实录》明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年)载:“有苏完部长索尔果率本部军民来归……太祖遂招徕环满洲而居者。五、《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辛卯年(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记有夜黑(叶赫)派人告努尔哈赤说:“兀喇、哈达、夜黑、辉发、满洲总一国也,岂有五王之理”。六、《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载有:“赫东额、镶黄旗人,世居马佳地方,国初同亲弟尼玛禅率满洲五十户来归”。七、《旧满洲档》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九月载,努尔哈赤曾有“女真满洲国昆都仑汗”之号。八、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万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1619年)八月,在努尔哈赤攻灭叶赫后,“叶黑自此灭矣,满洲国自东海至辽边、北至蒙古嫩江、南至朝鲜鸭绿江,同语言者俱征服,是年诸部始为一”。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由此可见,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诏书中“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之语,乃于史有征。最迟在太祖努尔哈赤起兵时(1583年),即有“满洲国”之称号。其时国名、族名尚彼此不分。而“满洲国”之疆域,乃大致于五岭迤东,苏苏河(苏子河)迤西。该“满洲国”即努尔哈赤及其父、祖以来直属部落所在地,即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南苏子河畔、烟筒山东麓的费阿拉城故址及永陵镇东老城故址附近地带,其原称即为“Manju”。其实,上述汉文史料皆后来由文馆词臣修订补缀而成,而“Manju” 之固定对译为“满洲”既别具深意,且又有一个演变过程,不可不察也。
前已述及,用“满洲”取代“女真”而用作全族名称,始于清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太宗皇太极诏曰:“我国原有
中国历史上龙纹玉器的故事
满洲、哈达、乌喇、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之后,一切人等,止称我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见《清太宗实录》卷二十五、及《满文老挡》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条)。其以自身之名称作为所有被其征服者所组成的统一新族体之名称,既客观可行,又理所当然。同时,使用“满洲”为族号,与次年以“清”为国号的用意,则另有深刻之用意在乎其中。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五行生克”说。当时关内由汉族建立的大明帝国国号有三重“火”之内涵:汉人之称,源于汉代。汉以火德王,用赤帜,称炎汉。“炎”字乃是由双火组成,此二火也;“明”字乃日月二字组成,日有火意;而皇室为朱姓,朱乃赤色,亦有火意,故朱明相合,亦一火也。因五行生克,水可克火,故用满洲族名之双水以灭“炎汉”之二火,用大清之新水以灭大明之旧火。在今人看来,虽属无稽之谈,却足以表明当时女真上层不仅笃信汉学,且已暗怀问鼎中原之雄心壮志。
然而,从“满、洲、清”三汉字结构来解释“满洲”族名,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只有考察女真语“Manju”一词之含义,方可得满洲族名之正源。
关于Manju一词来源,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高宗命编纂《钦定满洲源流考》,肯定满洲为部族名。依照清代官方成论,“满洲”二字源于西藏朝贡时,例称清帝为“曼珠师利大皇帝”,曼珠汉译为妙吉祥,“满洲”乃是由“曼珠”演变而来。因清代修史多有隐讳,尤其刻意回避曾臣服于明的历史事实,故而其成论亦绝难视为定论也。
上个世纪前叶,日本学者市村瓒次郎著《清朝国号考》(东洋协会学术调查部报告);内藤虎次郎博士著《清朝姓氏考》(《读史丛录》);稻叶岩吉博士著《满洲开国说话四历史的考察》(《光海君时代之满鲜关系别录》);阿倍健夫学士著《八旗研究》)(《东亚人文学报》第一卷第四号同第二卷第二号)等等,对此问题之兴致之高,足令人费解。其实正是当时日人认为“满洲”之名易于利用,鼓吹“满洲一词非来自中国本土”之说,以为其吞并中国东北之野心张目。因此每每发表文章或简短消息,以淆惑欧美以及国人之视听。而我国爱国学者宁承恩教授曾予以学术反击,撰《辽宁省沿革及满洲人考》((Historical Account of Liaoning Province and the Manchus)提交1929年国际外交讨论会,力伐日人之狂妄及偏狭。后宁先生将其文章之一部分《满洲字义考》译成汉文,刊于《东北丛刊》第1册中,又于1933年5月复就本文略加删改润饰,转载于《北平新晨报·东北问题栏》。同年9月,民族史大家冯家昇先生亦曾奋笔疾书,作《满洲名称之种种推测》一文,刊登于《东方杂志》上,将“满洲”之由来归纳为以下十五种:
一、始于布库里雍顺说。据清人记载:满洲族(简称满族)均发祥于长白山一带,其先盖金遗部,定三姓之乱,国号“满洲”自此始。二、始于清太祖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齐逐渐征服各部(建州部包括苏克苏浒河,浑河、完颜、栋鄂、长白部包括纳殷、珠舍里、鸭绿部、扈伦部包括叶赫、哈达、辉发、乌拉、东海部包括窝集、瓦尔喀、虎尔哈等)。三、始于清太宗之伪造说。近人谓改建州为满洲,实起于清太宗皇太极之伪造。四、讳后金改满洲说。满洲一词最早见于癸丑年(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清太祖天命元年之前三年),其时太祖已建号“后金”,是满洲为太宗所讳而追改耳。五、满洲为清亮之说。此说始于罗斯牧师(The Rev, J. Ross),著有《满洲人》一书,以满洲一字解释为清亮之意,西欧人多从之。六、满洲为勇猛之说。明未女真人(即满族之先人),女真语中之“满洲”(mong),其义为“勇猛”,故就其字义而用为国号,如元、明等等。七、因地产珠命名之说。此说见史禄国之《满洲人之社会组织》(SM. Shirogroff,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Manchus),意谓“满洲”土产名珠,遂名“满珠地”。此说由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之谕旨误会而来。八、因得救于猪而命名之说。相传古时东夷有一酋长因战败逃入猪圈而号其国为“满猪”,讹转而为“满洲”。九、为满仲之重出说。日本伊文贞夫据《义经》之先有名满仲者,为“满洲”所自出。十、由肃慎之音转。按肃慎一作息慎,亦作稷慎。而女真因避辽兴宗讳,改称“女直”,亦作“女贞”、“女质”,亦作“虑真”,为“满洲”之音转。十一、由勿吉靺鞨之音转。“勿吉”音转变“靺鞨”,又转为“满洲”。故“靺鞨”读作mo-hsich,转为“满殊”,man-ju再转而为“满洲”。十二、由满节之音转。宋邢昺《论语注疏》中九夷之名,四曰满节。满节音读Man-Chieh,转为满珠,再转为满洲。十三、由瞒咄而得名。按《隋书·室韦传》云南室韦分二十五部,每部有莫弗瞒咄,犹“酋长也”。又同书《靺鞨传》云“渠帅曰大莫弗瞒咄”。由瞒咄转而为乌珠,再转而为“满洲”也。十四、出自梵文“文珠师利”之说。按曼殊师利即文殊菩萨,殊,珠音同,室,师一音也,“满洲”名称之由来盖本于此。十五、出自建州女真尊号满住说。建州一部族,可称为以满住为酋长之部族,则谓之为“满洲部族”,犹之称国为王国,帝国,侯国之类。
冯家昇先生乃因前述
中国历史故事九格画怎么画
各说,或有未尽。而当代清史满族史大家王钟翰师曾专门撰《满洲名称考辨》一文,(见《清史补考》,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首篇)表述己见,并予以归纳总结。先生认为:“满洲”一词见于《满文老档》者,最早在清太祖(努尔哈齐)建元天命之前三年(1613年)。今据朝鲜记录(亦即日人稻叶君山所据者,见其所著《满洲发达史》),当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之春,朝鲜援明都元帅姜弘立加入明军,以征伐清太祖,中途为清军所掳,将其谒见太祖,姜见太祖之部下,俱以“满住”称号太祖,加于“汗”之尊号上。按清太祖天命元年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为天命三年(1618年),时在建号后金,改号大清之间。以“满住”称号太祖,且加于汗之尊号上,则可知为“满住汗”与“后金国汗”意同,“满住汗”当称“满洲汗”。《满文老档》所载之为有据。满洲决非太宗皇太极所伪造;汉字之“满洲”或起于太祖努尔哈齐太宗皇太极之间,满音之“满洲(Manju)”必早见于太祖以前,决无可疑者也。
另外,王昊,张甫白两位先生亦曾对该问题予以研究,并撰《满洲名称考释》一文(1996年发表于《史学旬刊》), 其云:“满洲这个名称当源于本土,而非外来。其籍贯名称在东土,不会舍此东土内的固有名称,而用已自称为满洲后的曼殊为满洲
中国历史故事缩短版
名之所本。” 王钟翰师认为,“满洲名称当源于本土,而非外来”甚是,而又称“用已自称为满洲后的曼殊为满洲名之所本”则非是。满洲一名当由靺鞨而来:一则满洲(Manchu-Manju-Manjei)即与靺鞨拼音相一致,换言之,“满洲”与“靺鞨”本为一字。靺鞨自隋唐以降,直至明中期即已散居于今吉林长春市以南迄于今辽宁新宾县一带长达一千年之久,历史事实可为佐证。二则新兴之满族,本为女真人之一支,至努尔哈齐始大,而自明初始终被编于建州左、右卫之列,为明帝国之藩属,一代未之或改。清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改族号为满洲,而不用女真旧称者,以明人对女真人之仇视故也。而满洲本即靺鞨之一音异译,故采用旧称“靺鞨”改作“满洲”,即前此所谓“满洲”名称原于本土,而非来自外地,故对内或对外,各得其所,莫此为甚者此也。
综上所述,“满洲”一词,曾见于《魏书》,乃地名。明末女真崛起,始用于女真语“Manju”之对译;“Manju”一词来自本土;选取“满洲”一词与之对译,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出当时满族上层汉学修养之精深和最高统治者立志之
中国历史的神化故事
高远。当今满族即是“满洲族”之简称,其随着满族的发展而声震天下。此时此刻,蓦然回首,追远溯源,意义不可谓不大也。
(资料来源:作者提供,本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495923.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史-汉语“满洲”一词由来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史-汉语“满洲”一词由来考;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40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