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李伯重:技术与国运——中欧两次战争的不同结局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明朝-李伯重:技术与国运——中欧两次战争的不同结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李伯重:技术与国运——中欧两次战争的不同结局
中国和欧洲的第一次战争,并不是我们熟知的鸦片战争,而是中国和荷兰在17世纪打的一场战争。当时的明朝和后来的清朝对外国技术的态度有很大不同。明朝处在强敌包围当中,为了自卫,积极地吸收外国先进技术,所以明朝后期出现了一个军事改革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明朝对外国技术的吸收到了什么程度,大家可能想不到。为了保证先进武器的制作水平,明朝请了葡萄牙的技师来中国指导制作大炮,请葡萄牙军官来训练中国军队。晚明时期,明军最精锐的部队,不仅以火器为主要武器,而且所装备的火器是当时东亚世界最先进的火器。同时,这些部队的训练也达到了欧洲的先进水平。因此这些部队属于当时世界上最强悍的作战力量之一。郑成功家族的海上武装,由于归顺了明朝政府,也属于这种部队,尽管其装备和训练并非明朝政府安排的。
在郑氏家族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之间的中荷战争中,双方使用的武器,都是当时最先进的大炮、火枪与船只,运用的战术也是当时最先进的,战争的结果是中国获胜。
在鸦片战争中,英国使用的是19世纪水平的武器,而中国则是17世纪水平
中国历史上的史话故事书
的武器,结果以中国的惨败收场。清朝利用明朝留下来的遗产取得了18世纪的辉煌,但是清朝过于强大,在亚洲没有了敌手,所以后来军事技术也就没有了改进。黄一农教授说:在清朝前150多年大量兵书当中,竟然没有任何讨
中国历史故事绘本全集阅读
论火炮的专门书籍出版。到雍正(1723-1735)末年,清政府发现驻防的守军,从来没有做过火炮演练,以至于准头的远近、星斗的高低,官兵茫然不知。即使到了道光年间,用铳规量度仰角以调整射程远近的方法,仍然是“中国营兵所不习”。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在开战之前,胜负就已定了。
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国打得落花流水,这是“技术决定国运”的一
中国历史典故故事作文
个表现。当然,与技术相比,更重要的还是腐败。嘉庆朝发生了白莲教起义,那些使用最原始武器的起义农民,横扫中国中部,攻破州县204个。为了镇压白莲教起义,清政府征调大批军队﹐耗费军费二亿两,用了九年多的时间,才勉强将此次起义镇压下去。连农民起义军都打不过,可见清军战斗能力之差。事实上,一支腐败的军队,即使配备了先进的武器,在战场上仍然可能一败涂地。甲午战争就是一个例子。
鲁迅先生说过:“读史,就愈可以觉悟中国改革之不可缓了。虽是国民性,要改革也得改革,否则,杂史杂说上所写的就是前车”。他的这段话很有深意。今天的中国确实很辉煌,但是我们也要记住:清朝也曾有辉
中国历史故事孔融
煌的时候,但后来却因盲目自满而不思进取,最终走向衰败。西方有一本书叫做《历史会重复》,为什么要学历史?就是因为历史会重复,那些不能记住过去的国家,肯定是要重复过去所出现过的错误,从而走向衰败的。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3/490317.html
以上是关于明朝-李伯重:技术与国运——中欧两次战争的不同结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明朝-李伯重:技术与国运——中欧两次战争的不同结局;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41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