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会战-刘大禹、贺海鹏:1943年常德会战中的几个问题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常德会战-刘大禹、贺海鹏:1943年常德会战中的几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刘大禹、贺海鹏:1943年常德会战中的几个问题
抗战时期,中国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了22次大会战。1943年的常德会战可谓是抗战中后期中国正面战场作战能力的顶峰。中日双方在常德周边投入大量兵力,鏖战一个半月以上。目前学术界有不少常德会战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亲历者所记,但大多就事论事,关注常德会战具体进程,鲜见将其置于国际背景下探讨蒋介石组织该会战的方略。常德会战时,正值开罗会议召开,也是中国军队准备协助盟军入缅反攻、太平洋美军对日攻势加强的关键时期,会战结果与中国抗战形象密切相关。需要讨论的是,蒋介石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常德会战?蒋远赴开罗时,如何关注与指挥常德会战?会战结束后蒋介石为何要问责喋血孤城且被广为称颂的师长余程万?诸如上述问题,需要进一步阐释或厘清。
1准备打歼灭战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对日宣战,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1943年1月中国与英、美正式签订新约,基本废除与西方国家的不平等条约。与此同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逐渐失利,中国迎来了抗战有利的外部条件。此前,中国历经多次大会战,虽不乏艰苦,但多以失败而告终,士气渐至低落。此时如能通过与日军会战而获胜,显示果敢的抗战精神,则将重新激发人心,增强抗战意志,既有助于构建蒋介石“民族统帅”形象,也有利于凸显中国“大国”地位。因此,蒋介石对即将到来的常德会战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1943年10月,国民政府以陈诚为总司令,集结大约20个师于昆明,另空运3万兵力至印度,随时准备发动入缅对日反攻。日军大本营亦决定调整作战计划,制定《1943年度秋季以后作战指导大纲》,重点是展开“常德作战”,“寻歼敌中央军并覆灭第六战区之根据地”,既消耗中国战力,又牵制盟军滇缅作战进程,且使日军从中国战场解脱出来,应对太平洋战场。日军选定常德,不仅因为它是“洞庭粮仓”,资源丰富,更是因常德地理位置异常关键。
1943年9月27日,日军大本营下达了以常德为目标、寻求第六战区主力作战的命令,江北各支日军逐渐聚集,兵力10万余众,由11军司令官横山勇指挥。从兵力而言,中国军队并无劣势,驻守常德及其周边中国军队有第六战区所属的74军、73军、4军、79军、100军、6军、18军和第九战区所属的第10军、9军,共30多个师,总兵力为20余万人,飞机约200架。蒋于11月8日记道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的读后感
:“我军已能遵照恩施讲词准备布置,故无忧也”。作战初期(1-17日),中日两军尚处于从常德外围的争夺战到城郊战过渡的拉锯战,中国军队尚能坚撑。
尽管常德会战日急,蒋介石尚有另一重要任务,首次被邀参与中美英三国在埃及开罗举行的首脑会谈。早在1943年初,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北非会议时,蒋曾希望英、美达成一致,对中国给予必要援助。但会议结果颇为蒋所不满乃至怨忿,罗、邱“仍以欧战为主,而对远东战场,则仅以增加空军相许,并无共同战略之决定”。蒋认定,欲获取国际援助,不能一味希冀列强同情。因中国军队在鄂西会战的积极态度与作战能力,罗斯福重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性,许诺供给“空军P40驱逐机三百架”,使蒋明白“自助人助是乃不易之定理”。因此,蒋对此次会议寄予厚望,认定这是提升中国国际地位、争取欧美援助的绝佳机会,必须在常德战场展现出良好战力,尽量歼灭日军。
2严令守军与常德共存亡
1943年11月18日,蒋介石启程飞往印度,短暂停留后转飞埃及开罗。启程即日,日军第116师团与第68师团,对常德进行合围与猛攻,战事陡然转为激烈。当日,蒋介石命令第六战区、第九战区各部队驰援常德,“将敌击破,期收决战之胜利”。常德会战正酣之际,11月23日至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正式在开罗举行会议,研讨战后东亚国际新秩序的构想。
蒋介石远赴开罗,表面镇定自若,内心却焦虑无比。他期待常德会战进展胜利,扫清邱吉尔、斯大林等人对于中国跻身“四强”的疑虑。如会战失利,日军夺下常德,中国丧师失地,配合盟军入缅作战即成泡影,对中国抗战能力的质疑必将甚嚣尘上。为此,蒋介石不断指示前线,时刻关注会战进展,要求中国军队展现出顽强的战斗精神,严令守军与常德共存亡。11月19日,蒋在飞开罗途中,电令孙连仲、王缵绪、王耀武等将领:“……我第74军、第44军、第100军,应尽全力在常德西北地区与敌决战,保卫常德,而与之共存亡。功过赏罚,绝不姑息,希饬属奋勉为要。”然而,日军并未寻求在湘西北地区与中国决战,而是直指常德城,守城将领为74军57师师长余程万。
余程万出身黄埔一期,善打防守战,曾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大规模战斗,战功显赫,尤其在上高战役中,为57师赢得了“虎贲”的称号。鄂西会战时,余程万即在常德布防。当开罗会议正式召开的23日,常德夺城战已白热化。第六战区司令部电令余程万坚守待援,切勿动摇决心,因蒋介石重申:“……第57师应固守常德,与该城共存亡。”为坚定作战决心,24日,蒋介石再次电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无论常德状况如何变化,决以第六、第九战区协力包围敌人于沅江畔而歼灭之。
蒋介石急欲获取常德会战的胜利,哪怕是惨胜,亦是值得。开罗会议中,邱吉尔认为,中国不足以成为与苏联一样能“给予日本致命一击”的基地,英国与中国的协商,既荒谬又无意义。罗斯福虽对蒋介石寄予厚望,无奈其代表史迪威一再罄诉蒋的虚弱:“像五月份的攻击再来一次,他即会被推翻。”五月份的攻击即指鄂西会战。虽然中国自认鄂西会战战果显著,美方观察却认为日军虏掠甚多,其战略目的已经达到,日军撤退并非是中国的一次胜利。故蒋介石身在开罗,却急需中国军人彰显抗战精神。
果然,中国军队遵蒋介石之令,常德及周边各军与日军展开激战,尤以守城的57师表现突出。该师虽8000余众,面对3万以上围城敌军,坚守不屈,屡次挫败日方攻势。24日,蒋介石听到“敌围攻常德,我军喋血搏斗予敌重创”的好消息。《纽约时报》每天以《中国》为题对战况进行报道,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57师坚守常德的消息传至开罗,与会各国“无不分外的表示欣慰”,罗斯福立时向蒋介石询问守城部队的番号及主将姓名等信息,得到答复的罗氏还特意在自己的备忘录上记下了相关部队和将领的信息。
常德守城作战异常艰苦惨烈。据《纽约时报》报道,中国人很明显得到命令要死守常德,那里是东去湖南省省会长沙、西去重庆和贵州省会贵阳的要地。当前湖南省的战斗是自二战以来中国最重要的战斗,第三次长沙会战与之相比已黯然失色。然而,各路援军遭受日军阻击迟迟未到,常德保卫战进入白热化。守城的余程万将军11月29日表示,他宁愿死在战场也不会投降。亲历者李超回忆余程万的训话情形:“希望全体官兵继续奋战,为保卫常德誓与日本鬼子血战到底!不成功便成仁,不当亡国奴!”
蒋介石在开罗会议期间既周旋于英美首脑间,又为常德战局所困。但57师在常德的坚守,为蒋在开罗会议赢得了底气。11月26日,中美英三国拟定了开罗宣言的草案。同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废除限制华人入境的法案,中国重新受到国际尊重。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公布,“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对此,举国狂喜。但蒋介石尚保持谨慎乐观,“今后我国若不能奋发自强,则一纸空文有何足恃,故必须国人共同努力奋勉,方能确保外交胜利之成果。”
常德会战已为英美诸国所关注,一旦稍有差池,前一阶段外交成果必受削弱,中国亦难证明“四大国”身份。12月1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爱情故事
日,蒋介石辗转返回国内,“精神奕奕,毫无风尘倦容”。“甫抵国门,即审查常德战况,并于当晚召集军事干部,听取半月以来常德附近作战经过之总报”。蒋介石要让国际社会认识到中国战场的重要性,将常德会战比作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勉励困守孤城、与
中国历史故事主持词
优势日军盘桓血战十余日的余程万师长,在电报中道:“欣悉我57师全体官兵保卫常德,奋勇歼敌,以全世界各友邦最大之敬意……务希严督所部,与常城共存亡,以完成此次辉煌战绩,勿使斯大林格勒之战史独美于前也……”
为此,蒋介石改变原来在沅江两岸歼灭敌军的战略,大力增援57师,吸引敌军主力于常德,另以主力部队攻击敌侧翼与后方,断敌后路,内外夹击。然而,12月2日,预备第10师和第3师先后遭日军重创,方先觉第10军元气丧失殆尽,无力驰援守军。3日,57师战至全军覆灭,日军突入城内,余程万于凌晨被迫弃城突围,常德陷落。
常德虽然失陷,但对整个战局并未产生致命性的打击。蒋介石急调第九战区两期增援部队赶赴常德。第一期增援部队由李钰堂率领,从正面援救常德,与敌军在沅江南岸激烈交战;第二期增援力量由欧震率领,一路扫除南岸的日军,12月9日攻入常德东门。与此同时,王耀武在侧翼向漆家河发起攻击,另外数支部队分别在桃源、慈利作战进展顺利。余程万与援军取得联系后,12月9日率军反攻进入常德城。日军见与第六战区主力作战目的已经达到,守卫常德已无多大价值,且自身伤亡颇重,决定撤退。常德城在陷落六日后被中国军队收复。江南、江北各军乘胜追击日军。11日,蒋介石“明知敌寇已退,但此城未能为我确实占领,心神甚觉忧惶不置”。12、13日间,双方恢复至常德会战前的态势。至此,蒋介石总算“此心宽慰,如释重负”,常德会战暂告结束。
3问责余程万
本来,国民党体制内外对常德会战中余程万及57师,均持高度赞赏态度,舆论界亦好评如潮。12月3日孔祥熙在全国慰劳总会上称,“我57师余程万师长,率领全体官兵,于敌人四面围攻之中,血战十余昼夜,而常德依旧屹立,在此苏境德军节节败退之境,及中太平洋美军积极进展,中国战场的胜利,不但予中国人民以无限的兴奋,亦为盟国人士所关切”。陈诚称余程万所率部队“喋血会战,勇迈无前”“守城之战,其壮烈无以逾此”。“蝴蝶鸳鸯派”的张恨水,以57师的英勇事迹为素材,写成了中国第一部现代军事小说——《虎贲万岁》,其中盛赞道:“……感谢这虎贲八千只老虎。他们以血肉生命,替常德写了一页万年光荣的历史”,一再欢呼:“虎贲万岁,虎贲万岁!”
然而,蒋介石对常德会战一直“忧虑”“忐忑”“惭惧”。《开罗宣言》公布后,中国地位骤然提升,蒋并未因此飘飘然,“中外舆情莫不称颂为中国外交史上之空前之胜利,寸衷惟有忧惧而已。”蒋介石的“忧惧”,来源于对自身战力不足的准确认知。在盟军不断获得反法西斯胜利之际,中国军队携数量优势,在常德会战未能围歼日军,战略意图未能达成,心忧未来作战之前景。蒋忧虑的是,若中国军队不能显示坚定的牺牲精神,显示强大的作战能力,何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
蒋介石反省自己存在指挥责任。会战到来之际,蒋以鄂西会战经验悠然应对,其后不得不改变战略,颇所被动,守城57师竟至全军覆灭,师长弃城,其他各军多受重创,最后竟孤注一掷,调动常德周边各军全力以赴夺回断瓦残垣的空城常德。蒋承认自己存在“方略部署与指挥遂纷乱无绪”,“妙算不精,指挥不当,徒遭无谓之牺牲,忧惶莫名。”
但蒋介石对余程万则不可饶恕。如前所述,余程万守卫常德,获罗斯福等赞赏,使蒋在开罗会议颇有几分得意。蒋从开罗归国后,要求余坚守常德城。当常德战况紧急时,11月28日,蒋电令:“常德如失陷应由第10军(方先觉)、第74军(王耀武)负完全责任!”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亦发出电令:“兹限第10军30日晨确实攻克德山,以解常德之围。如违误,常德失陷,应归该军负责!”此电表明,即使常德沦陷,其责也不在余程万。
随着作战方略的转移,蒋介石希望以常德吸引敌方主力而聚歼之。与消灭敌军之数量计,蒋更看重将士们能否遵令顽强死守。11月29日,余程万电蒋及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第57师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余悲壮地表示,“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主任等,固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蒋介石收到此电,备受感染,电令孙连仲,令79军以两个团于明日下午4时前,进入常德城,限第10军于明日拂晓前攻击常德东南之敌,并令第63师以六个连星夜驰入常德城解救第57师。薛岳也急忙电李玉堂与方先觉,“我军驰援常德,生不能救,死不能雪耻,将何以对先烈”。蒋在12月2日鼓励余程万,“一切粮弹之接济与兵力之增援,皆由本委员长直接主持,勿再有所顾虑……”“以后不必再发乞援之电,以此时只有安心杀敌之一道也。”同日,蒋电孙连仲、薛岳,明确警告称:“希即严令参加常德各增援部队之军长师长等,如不能遵令如期挺进常德城与我守城余师长直接联络,夹击敌寇,则以违令避战论罪,万一常德因此失陷,必将各该军师长以军法从事……”可见,蒋介石希望中国各路军队同心协力,使常德城真正成为苏联的斯大林格勒。
当蒋介石得悉常德城破,57师实施巷战且已持续三日,“私心欣慰无已”。但当12月3日惊闻余程万“不奉命而擅自放弃常德”突围且“不知下落”,怒斥道:“一月以来将士英勇牺牲,皆为其偷生之一念而反荣为辱”。蒋认为余程万明知方先觉援兵已逼近常德,且敌军几成强弩之末,可余程万“竟以一念之生,置国家军誉职责于不顾”,“岂不可杀?应即宣布其死刑,以振纪纲。”蒋后悔不该由余程万镇守常德城,认为余有失军人牺牲精神,“余之为人,素知其胆怯无能。其状貌短小,不言而知其为非可托以大事者”。不料余程万竟能固守孤城多日,实属蒋之意料之外,“自思往日观人之方多以貌取为不当也”。
4日,蒋介石得知余程万并未落入敌手,已经脱险,怒气仍未消。命令薛岳即日将其押解重庆,接受审判。薛岳等将领深知余程万弃城突围实属无奈,并未如令遣余回渝,还默许他领援兵反攻入城。12月7日,蒋介石以更为严厉的措辞致电薛岳,“希即将第57师师长余程万及其同时潜逃之副师长、参谋长等负责人员一并派专[员]解送来渝候审勿误,速复。”蒋对余程万弃城“潜逃”之憎恶、痛恨与追责,溢于言表。
守土有功的余程万被惩处,诸多论者认为蒋问责不当。余血战突围,实则无可厚非。然而,旁人欣赏余的“守城之功”,蒋却更憎恨其违令退却,未遵令死守常德,缺乏为国捐躯的作战精神。王耀武的74军是抗战期间的“王牌部队”,57师作为王牌部队之一,应为战时各军典范。会战中蒋介石历次电示余程万须与常德“共存亡”,若无牺牲精神,何能拒敌与歼敌?而且,蒋多次电令其他将领率军支援,余程万且已知援军将至,却还率部突围。蒋此前总结鄂西会战时即严厉指出:“我军最大的缺点,就是在于‘挨日退却’”“一个阵地只要支持了一二天之后,即已尽了职责,就可以随便退却下来”,将帅如果抱有这种心态,“根本不配作一个军人”。蒋介石强调:“即令战斗到了万分艰苦危急时,要退却,亦必要奉到上级命令,始能后退。否则,便是违犯战斗军纪,便是擅自退却,这样,就是后来侥幸打了胜仗,还是不能恕他的罪恶。”统帅部对于作战精神早已反复强调,且余程万要求士兵殊死杀敌,“不成功,则成仁”,身为主帅,却违令退却,弃城突围,有辱“虎贲”之名。
蒋介石问责余程万,还希望起到敲山震虎、以儆效尤之效果。蒋介石深知国民党军队存在着“军队空虚,官兵不学,指挥无方,军政萎靡腐败,难期振作,殊为前途悲痛”。
卧薪尝胆是中国历史故事吗
他希望通过惩处余程万,敲打其他高级将领。
对于常德会战,中国以严密的战略计划,4万之众的伤亡,3位师长的牺牲,一月余的苦战,却未能聚歼进犯日军。1944年2月10日至14日,蒋介石在南岳召开第四次军事会议,对常德会战进行系统讲评。他坦率谈道:“前年长沙战役,去年夏初[鄂]西战役,以及最近的常德战役,盟邦人士表面上赞许我们,说我们军队勇敢善战;其实人家愈赞许,我们愈觉惭愧!因为敌人只用三个师来攻击我们,而我们要以三十个师来抵抗;如此,敌人是以少击众,虽然失败,不为耻辱,我们是以众御寡,就是得了胜利,反觉羞愧。”在14日的闭幕式上,蒋介石认为74军成绩最优,余程万(74军师长)其罪不可赦;第10军增援得力,但军风纪不佳;44军(王缵绪)作战有过,军风纪不好,但因政治关系,亦未多加责备,仅嘱其反省。看来,蒋介石对诸多将领,即令有心问责,恐怕做不到,不得不对有大功而小过的余程万,大张旗鼓地憎恨,更以“死刑”威慑,期待那些战功不如余的将领们于心凛然。由于孙连仲、王耀武等将领及常德名士纷纷为余程万求情、作保,余最终才免一死,被判处两年徒刑,最后被囚四个月后释放。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3/490152.html
以上是关于常德会战-刘大禹、贺海鹏:1943年常德会战中的几个问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常德会战-刘大禹、贺海鹏:1943年常德会战中的几个问题;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42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