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招商局-試論招商局創立與清代漕糧海運的關係

  • 招商局,同治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9-27 01:36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招商局-試論招商局創立與清代漕糧海運的關係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招商局-試論招商局創立與清代漕糧海運的關係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試論招商局創立與清代漕糧海運的關係


“我國自營輪船事業,當以李鴻章、盛宣懷等所組織之招商局爲濫觴”[1],輪船招商局是晚清洋務派創辦的第一家“官督商辦”企業,也是洋務派對漕糧海運解決辦法的一個貢獻,在清代漕糧海運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於招商局與漕糧海運的關係,學界已經有過不少論述[2],但尚有可商榷之處。本文即欲對此問題做一新的剖析,以陳管見。
一、招商局非爲漕糧海運專設
一般認爲,因洋輪入侵,原有沙衛等船遭受致命打擊,數量急劇下滑,漕糧海運船隻不敷,輪船招商局才得以創設。應該承認,洋輪入侵在很大程度上威脅了漕糧海運,並左右著社會輿論;沙衛等傳統木帆船的衰落,也爲輪船招商局的出現提供了最佳時機,但這種可能性轉化爲實在性,卻有待于其他現實利益衝突的催化。通過輪船招商局成立初期的情況來看,當時的木帆船顯然還沒有落到無法完成漕糧海運的地步。最終促成輪船招商局成立的,主要還是洋務派官員政治勢力的壯大,借漕糧海運之名,興辦洋務實業。
圍繞福州船政局而引發的種種衝突,以及洋務運動所面臨的經費短缺問題,成爲創辦招商局的直接動因。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奏稱,江浙大商以海船爲業,只因效率低下,生意漸爲洋商所占,船隻減少,漕政將會難以應手,“非設局急造輪船,不能湊效”。如能以新造輪船運漕,以雇沙船之價支撐,“漕務畢則聽商雇,薄取其值,以爲修造之費”。船成之後,不妨裝載商貨,似歲修經費無需別籌。輪船成則漕政興,軍政興[3]。清廷回復,左宗棠擬在閩省擇地設廠、購買機器、募雇洋匠、試造火輪船只,“實系當今應辦急務,所需經費,即著在閩海關稅內酌量提用”[4],福州船政局開始興建。儘管左宗棠宣稱,創辦福州船政局是爲了解決漕糧海運沙船不足的問題,但事實上,直到招商局成立前,福州船政局所造輪船都沒有參加過運漕活動,他不過是借海運之名,爲船政局搖旗呐喊。
五年後,內閣學士宋晉上奏,福州船政局原議製造16只,立限5年,經費不逾300萬兩。至今僅造成6條輪船,撥解經費已有315萬兩,另有養船費25萬兩,“用款已較原估有增,造成各號輪船雖均靈捷,較之外洋兵船尚多不及”。名爲遠謀,實同虛耗。如用以運糧,核其水腳數目,“更比沙船倍費”。當此“用款支絀之時,暫行停止,固節省帑金之一道”[5],對福州船政局的造船事業進行猛烈抨擊。清廷要求各封疆大吏議複,文煜、沈葆楨、李鴻章、奕欣等人紛紛發表意見,都堅決反對停辦船廠。李瀚章宣稱,閩滬設局製造輪船,慮遠思深,現在中國所造輪船雖不及外洋之精,但已經日見改觀,“駕駛不用洋人,是其明效”[6]。沈葆楨則稱,宋晉稱輪船運漕較沙船還貴,全屬無稽,沙船自滬達津以月計,輪船自滬達津以日計,“此其利鈍贏絀,尚待辯而明哉”?[7]奕欣在議複沈葆楨意見時指出,倘能將福州船政局所造輪船隨造隨領,暢行中外,既可留造船之基,又可省養船之費,“洵屬美意”[8]。李鴻章也表示,目前惟一可行的方案,只能是“或備運漕,或交商賃”[9]。針對保守派的指責,洋務派人士都同意變通辦理,而變通之方“不外配運漕糧、商人租賃兩義”[10]。
李鴻章是推動輪船事業的中堅,他借大討論之機,爲輪船事業搖旗呐喊。他認爲,國家諸費皆可省,“惟養兵設防,練習槍炮,製造兵輪船費,萬不可省”,如華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棧,自籌保險,必能獲利。但此事只能交給那些熟悉商情、公廉明幹、爲衆商所深信之人,並由朝廷允許代爲運漕,否則商人必多顧慮[11]。與此同時,他又給曾國藩寫信,聲稱租賃輪船是經久推廣至計,自己已經命津關委員林士志和廣東幫船商議呈9條章程,湊集本銀30萬,舉總商承攬,配發公款,照股均攤生息[12]。此章程成爲招商局的最初輪廓。
十一年(1872年),曾國藩病故,左宗棠也出任陝甘總督,李鴻章成爲籌設新式輪船公司的實際主持者。十一月二十三日,李鴻章上陳著名的奏摺《試辦招商輪船折》,指出自己于本年夏間驗收海運之暇,命浙局總辦海運委員朱其昂等人商議,擬定輪船招商章程。“曆溯滬商之殷實者,首推朱氏”[13],朱其昂,江蘇寶山縣人,是以沙船爲其世業的淞滬巨商。有人說他擔任海運委員,當沙船商發生糾紛時,總是“經常費盡心機解決這些難題,並提出建議,發出指示,因而贏得了船主及力夫的稱讚,從而是一位難得的官員”[14]。加之李鴻章認爲,南洋無熟悉情形、肯擔當大事的商人,“築室道謀,顧慮必多”,只能由上海商人領辦[15]。這種選擇就很可以理解了。
經反復議論,朱其昂等人擬定《輪船招商節略並各項條規》(即招商局章程)20條,明確規定,輪船招商局在招商過程中,要杜絕洋人借名入股,也不準將股份轉讓給洋人,以保證企業的民族性。但招商局可通融雇用洋人,在輪船進出口時,由洋人引水員,“幫同駕駛,以免擱淺”。章程中和漕糧海運直接相關,並且也是招商局招商的關鍵,則是規定輪船招商局承運漕糧,運漕水腳“均照江浙沙甯船章程”。輪船運米到津後,先行上棧,在天津紫竹林一帶修造棧房,費用先向江浙海運總局借支,于水腳項下陸續扣還[16]。總署對此章程表示支援,只是重申不得讓洋人入股,引水員則“嗣後總以不用洋人爲妥”[17]。
由此不難看出,招商局之成立,與福州船政局引發的船政大討論密切相關。所謂的招商局輪船濟漕,在很大程度上,不過是洋務派官員應對責難、以期保住洋務運動成果的計策。
二、撥漕輪運乃爲扶植方式
爲支援新興的輪船招商局,李鴻章特奏請朝廷明年飭撥海運漕糧20萬石,交由招商輪船運津;攬載貨物時報關納稅,仍照新關章程辦理。如果從此中國輪船暢行,“庶使我內江外海之利,不致爲洋人占盡,其關係於國計民生者,實非淺鮮”[18]。李鴻章還把它與鞏固海防聯繫起來,認爲海防非有輪船不能佈置,必須勸民購買,無事時可運官糧客貨,有事時裝載援兵軍火,“藉紓商民之困,而作自強之氣”[19]。對於這種目的,外國人瞭解得極爲清楚:李鴻章坦然地接受了外國輪船不可能被中國人趕出去的現實,正如水不能倒流,木帆船也不是外國輪船的對手,“唯一的選擇只能是‘施夷長技以制夷’,並通過開辦中國人自己經營的輪船,防止輪船完全由外國人控制”[20]。
但是,招商局最初的招商活動並不順利,“招股年余,無人過問”。甚至著名商人胡光墉和李振玉也一度改變注意,拒絕出資[21]。直到次年,商人也僅認購10萬兩,且並無現銀交局。李鴻章只得從天津練餉錢中撥出20萬串,不足部分由朱其昂、朱其詔兄弟墊付,先行購買輪船3艘。在回憶招商局最初的窘境時,李鴻章指出,此事本系創始,籌辦極爲艱難,華商初猶觀望,洋人又複嫉忌,“往往跌價相爭,非開誠佈公,堅持定見,不足以服衆而自立”[22]。因招商不理想,官辦機器局無現船可用,他們只得改變“官商合辦”的念頭,變爲“官督商辦”,即“由官總其大綱,察其利病,而聽該商董等自立條議,悅服衆商”,所有盈虧全歸商認,與官無涉。在李鴻章的指示下,朱其昂等人重新擬定《招商局條規》28條,規定“輪船商局”更改名稱爲“輪船招商局”,面向社會招商[23]。
李鴻章曾說:“京朝士夫不顧念中外大局,訟言船政之非,總署心知其理,而怵于成效之難,亦遂淟忍依違。”[24]除了招商困難,反對創辦招商局的也大有人在。光祿寺卿劉錫鴻堅信,中國輪船必不如洋輪船:一、洋船工料堅而駕駛熟;二,洋人重信,不如中國人狡詐,得錢則毀約;三、附洋船有損失,洋官能爲之追賠,附中國船而失,中國官不能爲之追賠[25]。他甚至對李鴻章稱:“現惟以聖人柔遠之道待之,體其然諾不苟之性,恤其受欺奸民愚直躁急之情,明白開諭,以禁約其非,平心察處,以解釋其怨。”[26]李鴻章爲平息各沙船商人的恐慌,甚至不得不向上海沙船會館擔保:“嗣後沙甯東衛各船統運江浙漕糧,以100萬石爲率,餘則撥歸(輪)運。”[27]儘管這種保證事後並未執行,但招商局在成立過程中所面臨的阻力,可見一斑。
兩江總督何璟是反對招商局最有力之人。他強調資本不易集,沙船主必不肯讓,不僅對招商活動百般阻撓,還致函李鴻章,認爲招商局多有窒礙,主張輪船招商局“從緩”興辦[28]。江蘇是清代漕糧海運的主要承擔者,作爲江蘇漕糧海運的主要負責人,強烈反對成立輪船招商局,並聲稱沙船主不肯相讓,不難看出,所謂的沙船不足之類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由於何璟的反對一針見血,李鴻章極爲惱火,適逢何璟丁憂離職,由李鴻章舊部張樹聲兼署兩江。十一月十一日,李鴻章親自給張樹聲寫信:“與閣下從事近二十年,幾見鄙人毅然必行之事,毫無把握,又幾見毅然必行之事,阻於浮議者乎?”明確表示,倡辦華商輪船爲目前漕糧海運尚小,更主要的是爲中國數千年國體、商情、財源、兵勢“開拓地步”[29]。張樹聲回信予以支援,不僅同意撥給蘇漕10萬石,還決定將江北漕糧10萬石也一併撥歸招商局,這才解決了兩江的阻力[30]。對於這一點,李鴻章事後還念念不忘:招商局運漕已有成議,但幾爲所阻,“幸浙省欣允,振軒制軍(張樹聲)幡然解悟,或爲官造輪船開此先路耳”[31]。
十二月十六日,“輪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32]。出於對招商局的扶植,李鴻章將輪運比例“初定沙八輪二,旋改沙六輪四”[33];光緒三年(1877年)又奏准“嗣後蘇浙海運漕米,須分四五成撥給招商局輪船承運,不得短少”[34];二十六年(1900年)後,沙船無力承擔海運,漕糧全部劃歸招商局。此外,招商局還多次承擔賑糧運輸工作,這與漕糧海運具有相似的性質,同樣有利於招商局的發展。有人曾評價李鴻章與招商局的關係:“李氏對招商局之創始,固極費心思,而于其成立後之維護扶植,更各方設法,無微不至。當時之收買旗昌輪船與航行南洋、日本等處,實爲我國航業上之光榮史績,本期逐漸發展,以抵制外人而保主權之完整,孰意後日之招商局竟腐敗不堪,吾人實無以對李文忠公於地下也。”[35]當爲卓見。
綜上所述,招商局之成立,主要是李鴻章等人借福州船政局討論契機而推動成立,應當納入洋務運動的整體戰略的考慮範疇,它並非專門爲解決漕糧海運船隻的危機。正如事後李鴻章所宣稱的那樣,創辦招商局“實爲開辦洋務四十年來最得手文字,兄創辦之始即借運漕爲詞,各國無不折服,謂中國第一好事”[36]。在相當程度上,漕糧海運不過是洋務派官員手中的一種輿論工具,當然,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兩者的關係不可本末倒置。
三、招商局成立初期沙船並非不敷
招商局是否爲漕糧海運而設?對這個問題的分析,還可以通過招商局成立初期的運漕格局來尋找答案。時人曾言,沙船、衛船等傳統木帆船最初專裝豆餅等貨,不願裝運漕米,“誠以販運之利,厚于漕米之水腳”。以後輪船暢行,兼載豆餅,沙船失業,“屢求多裝漕米”[37]。也就是說,漕糧海運雖然因招商局的創設而受益,但它卻是以輪船對沙船等傳統木帆船業生存空間的擠壓爲前提。
自招商局輪船參與運漕活動以來,沙船等傳統木帆船動載能力過剩的問題就開始凸顯,雙方的矛盾白熱化。輪船與沙船矛盾的激化,主要體現在爭奪對江浙兩省漕糧的運輸。有人做過這樣的描述:上海沙船,“盛時皆不願裝載糧米,及其衰也,則爭先恐後,惟恐封船委員之挑剔矣”[38]。即如在招商局首次參加漕糧海運後,江浙沙甯船號商郁森盛等人即稟請,木帆船生計日蹙,惟存漕糧海運一線希望,要求朝廷能每年定量撥給漕糧100萬石承運。江蘇巡撫張樹聲認爲,十二年的漕糧海運,江浙兩省共撥招商局運輸17萬石,其餘91萬石漕糧,計用沙船312號,寧船125號,東衛等船94號。因在滬停泊待裝之木帆船甚多,是以米數較前均減二、三成受裝,約計各船尚可添裝米7萬余石。此外還有未經派裝之船140餘號,約可裝米20萬石。本年江浙兩省共有海運漕糧110余萬石,應先盡沙船和寧船裝載[39]。
在李鴻章的支援下,招商局迅速進行反擊。朱其昂、盛宣懷、唐廷樞和徐潤4人通過蘇松太道沈秉成向張樹聲請願,指出本年不但不能壓縮輪運數額,反應加增。他們表示,雖然沙寧等船困苦凋敝,“恃運漕爲養命之源”,但招商局創辦伊始,也以運漕爲立腳之基。本年江蘇漕糧,連同採辦、抵征米共65萬石,應仍按“沙八輪二”的比例,即由沙寧船分運米52萬石,輪船運米13萬余石。也就是說,江蘇應該較去年多派撥3萬石[40]。
考慮到江北此次滬局所封雇沙船,堅固具攬者約可裝米64萬石,“即使將正漕全數派裝,亦已有盈無絀”,署布政使應寶時、糧道英樸等人經過議商,決定沙衛等船將運載量一律折減,從中提出漕糧正米3萬石和隨同商船耗米2400石,全部撥歸招商局。除此之外,本年江蘇還有代爲採買的糧食75000石和經剝等耗7556石25升,需要海運,均交由招商局承運,兩者合計114956石25升[41]。這個數位和上年招商局承運米數基本持平。由此可見,輪、沙雙方都做了讓步。本年江蘇漕糧海運的出運情況如下表:

放洋日期

類別

船數

正耗米

沙耗
附注

正月十九

頭批

210

336922

283930

本年有採買及正米114956石,歸輪船招商局承運。

二月初八

二批

100

146015

11681

三月初七

三批

51

69290

5543

合計


361

582227

301154
資料來源:《軍機處錄副奏摺》同治十三年正月二十七日;《朱批奏摺》,同治十三年三月十九日,江蘇巡撫張樹聲折。
浙江的海運情況也大致類似。此年浙江共起運漕糧正耗米35萬余石,其中輪船承運10萬石[42],比例基本不變。聯繫到木帆船的過剩,顯然不能認爲,此時沙船等船隻已經無法承擔漕糧海運的任務。
招商局收購旗昌後,經濟頓覺緊張。光緒二年(1876年)十月二十四日,太常寺卿陳蘭彬奏稱:招商局成立以來,辦有成效,三年使中國少流出銀兩1300余萬,現在旗昌要出售給招商局,實中外大局之關鍵。爲對招商局加以鼓勵和扶植,他請求加撥江浙漕米[43],清廷表示同意[44]。次年因商股有限,招商局進行改革,重新擬定章程,特意指出,有人稱輪船運漕系奪沙船之利,不知從前河漕時,沙船並不運漕,獲利仍厚;近來市面清淡,即使江浙漕米全歸沙船,亦難補救。沙船運漕本系意外之事,“非若招商局船以運漕爲命脈”[45]。李鴻章則稱,儘管朝廷多次要求江浙各省多撥漕糧,核計近年情況,浙省漕糧分撥商輪裝運尚及四、五成,蘇省漕數分撥不及二成。究其原因,“在疆臣公忠體國,本無成見,而承辦漕務人員,往往自便私圖,不肯加撥”。他要求自四年起,海運漕米必須四、五成輪運,“不准再有短少”。而江西、湖北等省採辦的漕糧,則多多益善[46]。這分明是招商局通過行政權力來強行侵佔沙船的運漕份額。
光緒四年江蘇共應交倉等米749924石零[47]。因爲這些年江蘇所撥招商局的漕糧數一直較少,清廷特諭江蘇:“著該督撫飭令糧道,嗣後務須分四五成撥給該局輪船運送,不得減少”[48]。在這種壓力下,江蘇只得決定:本屆撥給招商局漕糧299400余石,相較總額,“已在四成以上”[49]。浙江應起運米377000余石,擬撥招商局承運200500余石,核計仍在五成以上[50]。以後,這一分配比例得到長時間維持。
六年九月,上海沙船商船會館曾向蘇松太兵備道呈稿,重提李鴻章同治十一年的保證,即沙甯東衛各船統運江浙漕糧,以100萬石爲率,其餘部分才撥歸輪船運輸。他們指出:近些年來,“無如輪船之運米數有加無已,商船之運米數有縮無盈

中国历史神话故事讲解

”。上年沙船僅派裝漕糧40余萬石,與原批100萬石之數,“漸不及半”[51],要求多派裝漕米。但從事後的運作來看,這種要求並沒有得到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巡撫譚鍾麟爲承運四年分漕糧海運商人請獎,朝廷的朱批居然是:“近聞承辦海運盡爲輪船壟斷,沙甯各船生計蕭條,以後著將輪船運米若干、商船運米若干,分晰具奏”[52]。次年四月,當譚鍾麟報告海運出運情況時,清廷也不忘提醒他:“江浙漕糧多半由輪船裝運,輪船多一分則商船減一分,此一定不易之理也。該省所報米數,輪船起運者究有若干,著查明具奏,毋使商船向隅!”[53]可見清廷對於招商局的態度,已經出現偏離。
簡言之,沙船業之衰退影響到漕糧海運雖爲事實,但至少在招商局成立初年,沙船並非不敷,而是有所剩餘。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成立招商局與漕糧海運的關係。


[1] 張慶枏:《中國航業史略》,招商局檔案:《本局恢復周年紀念刊稿卷》,(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以下簡稱“二檔”)館藏號:468-799。
[2] 參見張國輝:《洋務運動與中國近代企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年12月版;徐元基:《海運漕糧對中國輪運業創立的作用問題》,《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資料》,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4月版;交通部財務會計局等編:《招商局會計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3] 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以下同類檔案省略收藏單位):《軍機處錄副奏摺·洋務運動·船廠》同治五年五月十三日,閩浙總督左宗棠折。
[4]《上諭檔》同治五年六月初三日。
[5]《軍機處錄副奏摺·洋務運動·船廠》同治十年十月十四日,內閣學士宋晉折。
[6]《軍機處錄副奏摺·洋務運動·船廠》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四日,湖廣總督李瀚章折。
[7]《軍機處錄副奏摺·洋務運動·船廠》同治十一年四月初一日,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折。
[8]《軍機處錄副奏摺·洋務運動·船廠》同治十二年十一月(缺日),恭親王等奏。
[9] 李鴻章:《複王補帆中丞》,同治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李鴻章全集·朋僚函稿》卷十二。
[10]《江蘇製造輪船》,同治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海防檔》,福州船廠(二),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北:藝文印書館,1957年9月版,第325頁。
[11]《軍機處錄副奏摺·洋務運動·船廠》同治十一年五月十五日,直隸總督李鴻章折。
[12] 李鴻章:《複曾相》,同治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李鴻章全集·朋僚函稿》卷十二。
[13]《彙報》,同治十三年九月初十日,1874年10月16日。
[14] Hao Yen-Ping, The Compradore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Bridge between East and Wes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P.138.
[15] 李鴻章:《複王補帆中丞》,同治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李鴻章全集·朋僚函稿》卷十二。
[16]《總署收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文,附章程》,同治十一年七月十二日,《海防檔》,購買船炮(三),第911—915頁。
[17]《總署收李鴻章函,附輪船招商條規》,《海防檔》,購買船炮(三),第928頁。
[18]《軍機處錄副奏摺》同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直隸總督李鴻章折。
[19]《軍機處錄副奏摺》光緒元年二月二十七日,直隸總督李鴻章折。
[20] North China Herald, 1873, 9, 20.
[21] 鄭觀應:《招商局股東大會演說詞》,《盛世危言後編》卷十《船務》。據李鴻章說,李振玉系“底細不甚深知”,後因衆論不洽而辭退,胡光墉則“畏洋商嫉忌,不肯入局”,所以李鴻章甚至想到通過粵商葉廷眷入局而吸引粵商,見李鴻章:《複孫竹堂觀察》,同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李文忠公全書·朋僚函稿》卷十二。
[22]《軍機處錄副奏摺》光緒元年二月二十七日,直隸總督李鴻章折。
[2

中国历史名人成名故事下载

3]《總署收李鴻章函,附輪船招商條規》,《海防檔》,購買船炮(三),第920-923頁。
[24] 李鴻章:《複沈幼丹船政》,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初十日,《李鴻章全集·朋僚函稿》卷十三。
[25] 劉錫鴻:《讀郭廉使論時事書偶筆》,《劉光祿遺稿》卷二。
[26] 劉錫鴻:《再致李伯相書》,光緒元年六月二十七日,《劉光祿遺稿》卷二。
[27]《商船會館公稟蘇松太兵備道稿》,《申報》光緒六年九月十一日,1880年10月14日。
[28]《總署收

成语里的中国历史故事

署南洋大臣何璟文》,同治十一年六月十八日,《海防檔》,機器局,第95頁。
[29] 李鴻章:《複張振軒制軍》,同治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李文忠公全書·朋僚函稿》卷十二。
[30]《軍機處錄副奏摺》同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署兩江總督張樹聲折。對於江北欲行海運的打算,剛剛成立的招商局極爲動心。朱其昂向張樹聲稟請,招商局現有輪船3艘,每月運漕2次,每次裝米3萬余石,自正月至六月共可運米30余萬石。江浙已經答應撥給招商局20萬石漕糧,尚有10余萬石可裝,合之江北起運米數相符,“不致臨時貽誤”。張樹聲表示同意,不料朱其昂因購船之事出現周折,擔心趕辦不及,特向李鴻章求情,要求將此106800余石漕糧退回。結果江北漕糧只得恢復河運。張樹聲對此極爲憤怒,甚至懷疑招商局有無能力承運江浙的20萬石漕糧。(參見《招商局檔案》,同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三日,署理兩江總督張批,轉引自聶寶璋:《中國近代航運史資料(1840-189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版,第791頁。張恩駿在編寫招商局大事紀時稱,“直督、蘇撫奏撥漕米30萬石,交由本局承運”,此不過系朱其昂等人最初所討論的由招商局承運數位,而非最終招商局承運的數位,見張恩駿編:《本局編年紀事·第一年》,《國營招商局七十五周年紀念刊》,1947年12月,二檔館藏)。正因爲如此,李鴻章才會說:“現僅分運蘇浙漕米,歲20萬石,沾潤較少”(見《複劉仲良方伯》,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十三日,《李鴻章全集·朋僚函稿》卷十三),但這是不能埋怨別人的。
[31] 李鴻章:《複孫竹堂觀察》,同治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李鴻章全集·朋僚函稿》卷十二。
[32]《招商局之沿革及任務概述》,招商局檔案:《本局恢復周年紀念刊稿卷》,二檔館藏號:468-799,又見於交通部、鐵道部交通史編纂委員會:《交通史航政編》,上海民智書局,1931年7月版,第142頁。但也有報道稱,招商局是在同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開局,“是日在滬官憲及候補人員,齊至局中賀喜而在法國租界永安街中”,見《教會機關報報》,同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筆者以爲,此記錄當以前者所記爲准。
[33] 吳馨等修:《上海縣續志》卷七,民國七年刊本。
[34]《軍機處錄副奏摺》光緒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直隸總督李鴻章等折。
[35] 劉殿庚:《李鴻章之經濟建設》,燕京大學法學院經濟學系學士論文(北京大學圖書館藏),1937年6月,第18頁。
[36] 李鴻章:《複劉仲良方伯》,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十三日,《李鴻章全集·朋僚函稿》卷十三。
[37]《字林滬報》,光緒十三年五月初三日,1887年6月23日。
[38]《字林滬報》,光緒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884年1月25日。
[39] 考慮到招商局在十二年江北漕糧運輸上的反映,張樹聲的回復態度也就可以理解了,參見《軍機處錄副奏摺》同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署兩江總督張樹聲折。
[40] 沈秉成:《蘇松太道轉移招商局稟請添撥糧米裝運輪船》,《重訂江蘇海運全案新編》卷三《奏咨事宜》。
[41] 應寶時等:《司道詳派撥招商局輪船承運米數》,《重訂江蘇海運全案新編》卷三《奏咨事宜》。
[42]《軍機處錄副奏摺》光緒元年十二月十八日,浙江巡撫楊昌浚折。
[43]《軍機處錄副奏摺·洋務運動·招商局》光緒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太常寺卿陳蘭彬折。
[44]《上諭檔》光緒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45]《招商局檔案》複印件,光緒三年,江海關劉道籌議招商局變通調劑章程,見聶寶璋編:《中國近代航運史資料(1840-1895)》,第942頁。
[46] 李鴻章:《論維持招商局》,光緒三年九月二十九日,《李鴻章全集·譯署函稿》卷七。
[47]《軍機處錄副奏摺》光緒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兩江總督沈葆楨等折。
[48]《上諭檔》光緒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49]《軍機處錄副奏摺》光緒四年二月二十二日,兩江總督沈葆楨等折。
[50]《軍機處錄副奏摺·洋務運動·招商局》光緒四年正月初八日(朱批時間),浙江巡撫梅啓照折。
[51]《申報》,商船會館公稟蘇松太兵備道稿,光緒六年九月十一日,1880年10月14日。
[52]《朱批奏摺》光緒六年十二月初十日,浙江巡撫譚鍾麟折。
[53]《朱批奏摺》光緒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浙江巡撫譚鍾麟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高强:民国初年东北移民实边舆论述略 下一篇:十六世纪中国儒学思想的近代意涵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党史 专门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随便看看

奥丁的故事两则:奥丁的眼睛 受倒吊苏联解体前的五张老照片,最后一张令在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中继续推进改革开“天府学”建立恰逢其时埃及神话中的正义女神玛特 玛特的故藏传佛教里的度母佛母介绍老照片:盛世才统治下新疆的状态陈纳德与妻子陈香梅老照片:生育两个野心勃勃的女沙皇——叶卡杰琳娜二世管庄子刺虎的故事 管庄子刺虎故事的

历史人物

帝王 后宫 武将 文官 古代人物 近现代人物 三国人物 水浒传人物 红楼梦人物 封神榜人物 古代美男 古代美女 巾帼英雄 佛教人物 道教人物 儒家代表人物 法家代表人物 武侠人物 外国人物 外国领导人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世界历史故事 豪门秘史 皇朝秘史 神话故事 民间故事 佛教故事 道教故事 基督教圣经故事 伊斯兰教故事 其它宗教故事 恐怖、悬疑、灵异 史记故事 文化故事 名人故事 幽默笑话 智慧、哲理故事 儿童故事 童话故事 其它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人物 古希腊神话故事人物 埃及神话故事人物 北欧神话故事人物 其它神话故事人物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世界战史 世界文史 世界名著 世界野史 世界名人 欧洲历史 亚洲历史 非洲历史 美洲历史 美国历史 日本历史 英国历史

军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感应故事 因果故事 短故事 名人与佛

文史百科

古诗词 传统文化 名著 成语典故 中国文化史 科举 古代官职 寓言故事 百家姓 文化名家 周公解梦故事 历史典故 谜语故事 名人名言

野史秘闻

帝王野史 野史趣闻 历史剧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民族学

历史名人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国际

老照片

年代写真 战争记忆 人物旧照 奇闻趣图

历史学

史家论史 学习心得、资料 学科简史 古今文献 历史名人 历史考据 治学心语 国外史学 史学评议 观点 学科词条

中国史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历史上的十个英雄故事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党史 专门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世界史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世界古代中古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地区国别史 专门史与整体史 历史解读 观点 治学心语 访谈 书评、读后感、史料

考古学

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 中国考古 专门考古 科技考古 世界考古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专家论文 观点 随笔 收藏鉴赏 考古百科

学科简史

时序 地域 人物 著作 流派 

历史网收录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的大事件、历史朝代顺序表、典故,资料齐全的历史吧,打造历史爱好者的历史之家。|所有文章
Copyright© 2004-2016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8993号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3/488732.html

以上是关于招商局-試論招商局創立與清代漕糧海運的關係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招商局-試論招商局創立與清代漕糧海運的關係;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43346.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