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税-1895-1936年间中国关税制度与外贸状况的变化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进口税-1895-1936年间中国关税制度与外贸状况的变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1895-1936年间中国关税制度与外贸状况的变化
3 399.8
11.7
29 020.8
-
1900
21 107.0
15 899.7
43.0
5 207.3
14.1
37 006.7
27.52
1902
31 536.4
21 418.2
40.4
10 117.7
19.1
52 954.6
1905
44 710.1
22 788.8
33.8
21 921.3
32.5
67 498.9
82.40
1911
47 150.4
37 733.8
44.5
9 416.6
11.1
84 884.2
25.76
1913
57 016.3
40 330.6
41.4
16 685.7
17.1
97 346.9
1915
45 447.6
41 886.1
48.0
3 561.5
4.1
87 333.7
1916
51 640.7
48 179.7
48.3
3 461.0
3.5
99 820.4
17.60
1919
64 699.8
63 080.9
49.4
1 618.9
1.3
127 780.7
1920
76 225.0
54 163.1
41.5
22 061.9
16.9
130 388.1
1921
90 612.2
60 125.6
39.9
30 486.6
20.2
150 737.8
51.01
1924
101 821.1
77 178.4
43.1
24 642.7
13.8
178 999.5
1926
112 422.1
86 429.5
43.5
25 992.6
13.1
198 851.6
1928
119 596.9
99 135.5
45.3
20 461.4
9.4
218 732.4
45.11
资料来源:China Maritime Customs, Decennial Reports, 1922-1931, 附录,第170页。表中“%”是指出口值、入超值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
上表所列的年份,除了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北京政府最后一年进出口变动状况的1915、1916和1927年之外,其余均为进出口总值增加到新一个亿的年份。从上表中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有三种变化趋势是值得重视的。
第一,进出口总值的变化问题。除少数年份之外,自1894年到1928年进出口总值是持续增长的,前后增幅为6.54倍,其中1900年之前增长速度较慢,1900年以后增长速度加快。这一增长趋势可以从每5-6年进出口总值的增加幅度中得到反映:1894-1900年增加27.52%;1900-1905年增加了82.40%;1905-1911年增加了25.76%;1911-1916年增加17.60%(如果以1917年为下线,则增加了22.61%);1916-1921年增加了51.01%;1921-1928年增加了45.11%。其中以1900-1905年、1916-1921年的两个5年间的增长幅度为大;前一个5年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东北的完全开放、交通业的发展,加之原有底数较小;后一个5年的较快增长则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几年进口和出口的同时快速增加,并持续到1928年,使1921-1928年也成为增长速度较快的一个阶段。
第二,进口和出口增长状况的不同变化问题。现有的研究几乎都认为进口增加较快,出口增加较慢,但从上表的统计来看,除1902、1905、1913、1920、1921年等少数年份之外,总体情况恰好相反,而且出口增长速度愈益快于进口增长速度。1894-1928年间,进口值增加了6.38倍,而出口值增加了6.74倍,出口增长率高于进口增加率的5.64%;如果计算1900-1928年间的增长状况,那么进口值和出口值分别增长了4.67倍和5.24倍,出口增长率比进口增长率高12.21%,比前一种计算为高;如果再计算1913-1928年间的状况,那么进口值和出口值分别增长了1.10倍1.46倍,出口增长率比进口增长率高32.73%,又比前一种计算高出一大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到1921年间,以1919年为界,进口值先大减后大增,而出口值则是先大增后小减,各有千秋,属于特殊阶段,不可笼统论其增减和快慢。从1924年起恢复正常,进口和出口同时增加,并再度出现出口增加明显快于进口增加的状态,1924-1928年间,进口值和出口值分别增加了0.17倍和0.28倍,出口增长率高于进口增长率的64.71%;1926-1928年间,进口值和出口值分别增加了0.06和0.15倍,出口增长率高于进口增长率的150%。与此相应,出口值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呈现为有所提高的趋势,1894-1911年间,除1905年外,在40-45%之间浮动;1911-1928年间,除1921年外,都在41-50%之间浮动。入超值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也呈现为下降的趋势,1894-1911年之间,在11-33%之间浮动;1911-1928年之间,则在10-21%之间浮动,最低数和最高数都大幅度降低,且有4个年度在5%以下。当然,这种进出口值增减状况的变化,在其变化期中是有所起伏的,因而也就引出了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情况的变化问题。对此,现有研究已有共识,即战时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使民族经济发展的环境有所改善;战后则大幅度增加,使民族经济发展的环境再度恶化。从上表来看,这一变化不仅反映在进口值的减少方面,而且反映在出口值的增加,外国商品进口值和入超值占进出口总值比重的降低方面。上表中的统计显示,战前进口值和入超值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有增有减;战时,这两个比重的变化,只有1914年从1913年的58.6%和17.1%增加到61.5%和23.0%;到1915年时就发生了逆转,这两个比重减至52.0%和4.1%,比1914年分别降低9.5和18.9个百分点,这种进口减少、出口增加的状态一直保持到1918年。到1919年时,与1918年相比,进口值从55 489.3万海关两增至64 699.8万海关两,增幅达16.6%,但出口值也从48 588.3万海关两增63 080.9万海关两,增幅更高达29.8%,超过进口值增幅的79.52%,进口值与出口值几乎持平,成为19世纪80年代以来的近代外贸状态最好的年份。1920年以后,进口值大幅度增加,但从其所占的比重来看基本上与战前相似,也就是说基本回复到战前的状态。
进出口值和入超值的变化只是对外贸易的一个方面,它最主要的是反映了国际收支情况的一种变化,如果要分析外贸对本国生产的影响力,还需要考察进口物量(即货物数量,下同)、出口物量和物物交易率(即进口物价指数与出口物价指数的比率)的变化。据前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著名学者何廉的研究,进出口物量和物物交易率指数的状况如下表所示:
1894-1928年进出口物量、物价和交易率指数变化表
(以1913年为100)
类别
年份
物 量 指 数
物 价 指 数
物物交易率
进口
出口
出入差
进口
出口
出入差
指数
离中数
1894
45.3
60.1
+14.8
62.8
52.8
-10.0
118.9
+18.9
1895
45.8
66.3
+20.5
66.1
53.5
-12.6
123.6
+23.6
1896
53.2
56.4
+3.2
67.1
57.7
-9.4
116.3
+16.3
1897
49.7
61.6
+11.9
71.8
66.1
108.6
+8.6
1898
51.3
63.4
+12.1
71.9
62.3
-9.6
115.4
+15.4
1899
69.2
62.5
-6.7
67.2
78.0
+10.8
86.2
-13.8
1900
49.5
54.9
+5.4
74.8
72.1
-2.7
103.7
+3.7
1901
62.5
59.8
-2.7
75.3
70.6
-4.7
106.7
+6.7
1902
70.9
65.1
-5.8
78.0
81.7
+3.7
95.5
-4.5
1903
65.1
59.8
-5.3
88.3
89.0
+0.7
99.2
-0.8
1904
69.2
64.0
-5.2
87.2
92.7
+5.5
94.1
-5.9
1905
96.6
62.5
-34.1
81.2
90.4
+9.2
89.8
-10.2
1906
95.3
64.6
-30.7
75.4
90.6
+15.2
83.2
-16.8
1907
88.7
67.1
-21.6
82.3
97.6
+15.3
84.3
-15.7
1908
72.7
73.0
+0.3
95.4
94.1
-1.3
101.4
+1.4
1909
77.1
92.9
+15.8
95.1
90.5
-4.6
105.1
+5.1
1910
79.2
102.9
+23.7
102.5
91.8
-10.7
111.7
+11.7
1911
80.9
102.1
+21.2
102.2
91.5
-10.7
111.7
+11.7
1912
82.8
103.8
+21.0
100.0
88.6
-11.4
112.9
+12.9
1913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914
91.6
83.8
-7.8
108.9
105.4
-3.5
103.3
+3.3
1915
70.3
96.5
+26.2
113.0
107.8
-5.2
104.8
+4.8
1916
73.7
102.3
+28.6
122.4
117.0
-5.4
104.6
+4.6
1917
73.4
108.3
+34.9
131.0
106.2
-24.8
123.4
+23.4
1918
66.1
105.5
+39.4
147.0
114.5
-32.5
128.4
+28.4
1919
75.4
140.0
+64.6
150.2
112.0
-38.2
134.1
+34.1
1920
75.9
119.3
+43.4
175.7
112.9
-62.8
155.6
+55.6
1921
94.7
126.9
+32.2
167.4
117.6
-49.8
142.3
+42.3
1922
112.6
130.5
+17.9
146.8
124.7
-22.1
117.7
+17.7
1923
108.5
137.3
+28.8
148.7
136.3
-12.4
109.1
+9.1
1924
119.6
136.6
+17.0
148.8
141.2
-7.6
105.4
+5.4
1925
109.9
132.9
+23.0
151.0
145.9
-5.1
103.5
+3.5
1926
130.5
141.1
+10.6
150.8
152.9
+2.1
98.6
-1.4
1927
109.8
154.1
+44.3
161.7
148.9
-12.8
108.6
+8.6
1928
131.5
156.1
+24.6
159.1
158.4
-0.7
100.4
+0.4
资料来源: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1936年南开指数年刊》,该所1937年版,37-38页。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研究以1913年为基点,把该年的各项指数均定为100,是比较合理的。一是因为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一年,国内国际环境相对平稳;二是当时进口和出口物价的涨落尚较协调;三是1913年为鸦片战争以后至1921年间进口货物量最多的一年,出口货物量亦仅有此前3年和此后第三年起才多于这一年。
根据这一研究,1894-1928年间的进出口货物量的变化状态是:第一,在这35年中,进出口物量的变化明显地呈现为三个阶段和一个特点。三个阶段是:1894-1998年5年间的出口物量指数高于进口物量指数阶段;1899-1907年9年间(除1905年外)的出口物量指数低于进口物量指数阶段;1908-1928年21年间(除1913、1914年外)的出口物量指数高于进口物量阶段。一个特点是:出口物量指数高于进口物量指数的年份大大多于相反情况的年份,前者为25年,后者为9年,前者是后者的2.78倍。这说明,相对于1913年而言,从物量上来看,出口的总体状况是较好的。
第二,在1908年以前的15年中,出口物量指数和进口物量指数互有增减和高低,且相差幅度较小。除1895年的出口物量指数高于进口物量指数20.5个百分点,1905、1906、1907年的进口物量指数分别高于出口物量指数30.7、34.1、21.6个百分点之外,其余年份的互相差距均在15个百分点以下。
第三,1908年之后的21年中出口物量指数持续高于进口物量指数,且超过幅度较大。除1913年持平,1914年出口略低于进口外,其余19个年份都是出口物量指数高于进口物量指数。出口物量指数超过进口物量指数的幅度较上一阶段明显扩大,除1908、1913、1914、1926年4个年份之外,其余16年的超幅都在15个百分点以上,尤以1916-1921年间的6年和1927年的超幅为大,一般均在30-40个百分点之间,1919年时的最大超幅达到64.6个百分点。
第四,1908年之后进口基本处于相对低沉状态,出口基本处于持续高涨状态。进口物量指数在1908-1921年的13年间(不含1913年)都低于100,1922年之后虽开始超过100,但增加幅度不大,至1928年的7年中有3年在110之下,增幅最高的1928年为131.5;出口物量指数则只有1908、1909、1914、1915年4个年份在100以下,其余15个年份都在100以上,其中超过进口物量指数第三高位119.6的年份有9个,超过进口物量指数最高位131.5的年份有7个,且都集中在1919-1928年的10年中,增幅最高的1928年达到156.1。因此,从进出口货物量来看,出口的增长比进口快,与上述进出口值统计所显示的态势不尽一致,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几年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其详情如下表所示:
1913-1923年进出口价值和物量指数状况比较表
(价值单位:万海关两,指数以1913年为100)
年别
年份
进口价值及指数
出口价值及指数
物量指数
价值
指数
价值
指数
进口
出口
1913
57016.3
100.0
40330.6
100.0
100.0
100.0
1914
56924.1
35622.7
91.6
83.8
1915
45447.6
41886.1
70.3
96.5
1916
51640.7
48179.7
73.7
102.3
1917
54951.9
46293.2
73.4
108.3
1918
55489.3
48588.3
66.1
105.5
1919
64699.8
63080.9
75.4
140.0
1920
76225.0
54163.1
75.9
119.3
1921
90612.2
60125.6
94.7
126.9
1922
94505.0
65489.2
112.6
130.5
1923
92340.3
75291.7
108.5
137.3
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年中,与战前1913年相比,进口增加有限,而出口增加仍保持着良好的态势,进口增加对民族工业的压力应该说不是很大。
当然,从上表也可以看到,物物交易率指数只有8个年份不及100这一中线,其余都超过100,且超过100的离中幅度大多高于不及100的幅度,这说明进口物品价格上涨的频率和幅度都高于出口物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半殖民地性,但是也不能把它看得太严重。交易率的波动,在外贸中应该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关键在于波动幅度有多大。如果把交易率指数达到110以上作为波动幅度较大的标准,那么上表所列的34个年份中,有13个年份波动幅度较大,且集中在1894-1898年(除1907年外)连续4年、1910-1912年的连续3年和1917-1922年的连续6年中,特别是后6年中有5个年份交易率指数在120以上的,尤以1920年和1921年为高,各为155.6%、142.3%。除了这34年之外,1936年之前的其他各年交易率指数达到110以上的年份也都是集中出现的,曽出现过2次,即1884-1886年、1931-1935年。[6]这种交易率指数上升集中出现的现象,恐怕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由中国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也不能简单地说是中国外贸半殖民地性的表现,因为半殖民地性对外贸的影响理应是前后一样的,不应该只是集中地表现在期中的若干个年份中,而且也难以解释更多年份的交易率指数低于100的现象。导致交易率指数升降的原因,最主要的应该是经济的因素。一是受金银供求关系决定的金银比价升降幅度的影响,二是受币值和商品供求关系决定的国外物价和国内物价涨落幅度的影响(关于白银汇率和中外物价指数升降的情况详见下表)。如1894-1898年间交易率指数上升时,白银的年平均汇率从1890-1893年间的1.13下降至0.76;同时虽有国内物价指数的上升和国外物价指数的下降,但升降的幅度都较小,[7]主要是白银汇率的下降影响交易指数的上升。1910-1912年间交易率指数上升时,白银汇率略有下降,同时国外物价上涨幅度又略超过国内物价上涨幅度,两者共同影响交易率指数的上升,但由于汇率下降和物价上涨的幅度都不大,因而交易率指数上升幅度亦不大。1917-1922年间交易率指数的大幅度上升时,正是白银汇率有较大幅度上升之间,年平均汇率回升至1.09,比此前平均上升了20-35个百分点,最高的1919年达到1.39,但是国外物价上涨幅度超过国内物价上涨幅度的程度要比汇率上升幅度高得多,6年中的年平均物价指数,国内为131.7,国外为213.6,如果不计及对中国外贸已没有直接关系的德国,那么国外物价的平均指数则高达240.9,比国内物价指数高出109.2,这表明国外物价的快速上涨显然是导致中国外贸交易率指数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这一阶段国外物价的高速上涨,是从1915年开始的,显然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商品供应紧张所致。
1894-1925年白银汇率和中外物价指数表
(指数以1913年为100)
年 份
白银对美
元汇率
中外物价指数
中国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平均
1894
0.77
74
74
69
75
72
59
69.8
1895
0.80
71
73
70
74
71
65
70.6
1896
0.81
72
72
67
71
71
60
68.2
1897
0.72
79
73
67
72
77
78
73.4
1898
0.70
84
75
70
74
82
71
74.4
1899
0.73
93
80
75
80
82
78
79.0
1900
0.75
87
88
81
86
87
74
83.2
1901
0.72
81
82
79
82
82
72
79.4
1902
0.63
97
81
84
81
81
72
79.8
1903
0.64
103
81
86
83
80
75
80.4
1904
0.66
99
82
86
81
83
80
82.4
1905
0.73
111
85
86
85
86
86
85.6
1906
0.80
100
91
89
90
88
84
88.4
1907
0.79
104
94
94
94
98
90
94.0
1908
0.65
110
86
90
87
93
90
89.2
1909
0.63
111
87
97
87
93
8
类别
年份
进 口
出 口
入 超
进出口
东北值
走私值
合计值
东北值
合计值
合计值
%
合计总值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7138.5
27343.4
33208.7
30297.5
39730.7
2120.0
8640.0
9920.0
13480.0
12840.0
124183.2
122348.4
109217.6
102776.9
113003.6
26908.5
23632.2
23727.2
18842.1
29261.3
76172.6
62902.3
58079.9
45800.3
74559.2
48010.6
59446.1
51137.7
56976.6
38444.4
23.96
32.09
30.57
38.35
20.50
200355.8
185250.7
167297.5
148577.2
187562.8
资料来源:关内值据上表;东北值据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第24、26页;走私值据郑友揆:《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和工业发展》,第338页。
说明:“合计值”指东北、走私(进口)和关内合计进口、出口和入超值,“%”号指入超占进出口合计总值的比重。
上表进一步反映了日本侵占东北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严重恶化影响。首先是进口总值和出口总值均趋于连续减少的状态,到1936年才略有回升。其次是使东北的外贸由原先历来出超的状况逐步恶化,从1933年起转变为入超,且日趋严重。同时,随着1931年中国对日本实行收回关税自主权,提高进口税率以后,日货走私进口日益严重。这一切,使得中国的外贸入超更加严重,1932-1936年间历年的入超值都高于1927年以前时期的最高入超值,特别是1933年的入超值高达近6亿两,1935年的入超比重高达38.35%,比前一时期最为严重的1921年的入超值3亿余两和入超比重20.2%增加了近1倍。
其次是进出口物量指数和物物交易率指数的变化。除了进、出口值和入超值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局势的变化之外,进出口物量指数和物物交易率指数的变化更反映了外贸条件的恶化。其历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1928-1936年进出口物量、物价与物物交易率指数表
类别
年份
物量指数
物价指数
物物交易率指数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净交易率
1928
131.5
156.1
159.1
158.4
100.4
1929
139.9
149.2
158.1
169.8
93.1
1930
131.0
131.4
174.7
170.4
102.5
1931
129.9
136.5
192.9
166.3
116.0
1932
106.0
100.8
180.1
140.0
128.6
1933
97.5
124.7
173.2
121.4
142.7
1934
85.1
118.6
151.9
111.6
136.1
1935
83.6
126.7
138.1
110.4
122.9
1936
77.9
125.6
152.3
139.2
109.4
资料来源:《南开指数年刊》,1936年版,第37-38页。不包括东北。1913年指数为100。
由上表可见,在变化的总体趋势方面,进出口物量的变化与进出口值的变化相似,即从1932年起有较大程度的减少,但就进出口各种状况及其增减的具体情况而言,则与进出口值的变化有较为明显的不同。就进口物量指数与进口值的比较而言,在前一时期中,这两项数值最高的年份均为1926年,指数为130.5,价值为112 422.1万海关两,在1928-1931年间,除1931年的指数129.9与1926年的指数基本持平外,其余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超越,但其超越的程度明显不如进出口值。如这一时期最高的进口值是1931年的143 348.9万两,比1926年增加了27.51%,而同年的进口物量指数则反而略微减少了0.46%;这一时期最高的进口物量指数是1929年139.9,比1926年提高了7.20%,而同年的进口值则为126 577.9两,比1926年增加了12.59%,比进口物量指数的增加率高出5.39个百分点。就出口物量指数而言,1928-1931年间,仅有1928年的156.1比前一时期最高年份1927年的154.1略增2个百分点之外,其余均低于1927年,其总体状况与一次大战后几年的状况基本相同;但同期的出口值却比战后几年增加了10-12个百分点。这种进、出口物量指数与进、出口值变化状况的不同,反映了出口物价上涨略高于进口物价上涨和物物交易率的改善而带来的利益。
1932年以后,情况有所变化。出口物量虽然也有明显的减少,但与进口物量的减少有显著的区别。进口物量指数是逐年减少,到1936年时仅为77.9,比1931年的129.9减少了40.03%,而出口物量指数则在1932年有大幅度的降低之后,便连年提升,到1936年时已回升为125.6,只比1931年的136.5减少了8%。与此同时,出口物量的减少与出口值的减少也有明显的不同,出口值在1932年有大幅度减少之后,有连续两年减少,到1935年才开始回升,且回升的幅度较小,到1936年才回升为45 297.92元,仍比1931年的90 947.6万元减少了50.19%。1932年以后,出口物量的这种与进口物量和出口值的不同变化,与进、出口物价变化的不同是相一致,这几年中进、出口的物价虽然均呈下降态势,但出口物价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进口物价,使外国输入商品对中国输出商品的物物交易率再次大幅度提高,反映了中国外贸条件的再度相对恶化,但即便如此,其状况仍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的1920、1921年的物物交易率指数155.6和142.3为好;至于出口物量增加对中国生产的刺激作用,则同样存在。因此,不能只从外贸值入超的增加而强调外贸状况的恶化,还应该结合进出口物量进行考察,否则对外贸条件恶化程度的评价就会有失偏颇。
此外,更应该避免因不恰当的统计而过分强调恶化程度。如有的统计以1920年和1930年两个年份的进口和出口物量指数进行统计,得出这10年间,进口物量增加了70%强,出口物量仅增加了10%,前者比后者高出6倍的结论。[11]但是这只能说明这两个单独年份的进、出口物量状况,如果以此论定这10年间的状况,则未免片面。因为,在这10年中,1930年的进口物量指数居于第三位,1928年时已达到这一水平;而1930年的出口物量指数则只居于第八位,早在1922年时就已接近这一水平。如果各以这10年中的最高指数作比较,则进口物量指数从1920年的75.9提高到1929年的139.9,增加了84.32%;出口物量指数从1920年的119.3提高到1928年的156.1,增加了30.85%,进口物量指数的增加幅度比出口物量指数的增加幅度高出1.73倍,远低于上述的统计。如果以这10年的进出口物量平均指数作比较,那么进口物量平均指数为118.8,比1920年增加了56.52%;出口物量平均指数为139.6,比1920年增加了17.02%,进口物量指数的增加幅度比出口物量指数的增加幅度高出2.32倍,亦远低于上述统计。
第三是进出口商品的结构的变化。与上述进出口数额和物量的变化相应,这一时期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详如下表所示:
1920-1936年进出口商品结构状况表(价值单位:亿元)
种类
年份
进 口 品
出 口 品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土产原材料
手工半成品
机制半成品
手工成品
机制成品
价值
比重
价值
比重
价值
比重
价值
比重
价值
比重
价值
比重
价值
比重
1920
3.38
28.5
8.50
71.5
3.14
37.3
0.70
8.2
1.27
15.1
2.63
31.2
0.70
8.3
1930
5.50
26.9
14.9
73.1
6.46
46.3
0.49
3.5
2.19
15.6
3.78
27.1
1.03
7.4
1936
4.19
44.4
5.23
55.5
3.29
46.7
0.47
6.7
0.51
7.2
2.28
32.4
0.50
7.1
资料来源: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72-73页
说明:“出口土产原材料”包括农林渔牧产品和手工开采矿产品;“机制半成品”包括机器开采矿产品。
在进口商品方面,继续保持1910年以来的生产资料所占比重上升和消费资料所占比重下降的态势。生产资料所占的比重,1920年为28.5%,1930年略降至26.9%,1936年加大到44.4%,比1930年提高了65.06%。消费资料所占的比重,1920年为71.5%,1930年略升73.2%,1936年下降到55.5%,比1930年下降了24.18%,而且改变了前一时期只是直接消费资料下降而消费品原料基本保持不变的状况,两者同时下降,前者从1930年的55.8%下降为1936年的42.5%,后者同时从17.3%下降为13%,下降的幅度亦基本相等,分别为23.84%和24.86%。
在出口商品方面,则改变了1910年以来的农产品、手工品和机制品各有升降的状态,呈现为农产品和手工品普遍上升,机制品普遍下降的状态。作为工业原材料的农产品和手采矿产品的比重,从1920年的37.3%,上升为1930年的46.3%,1936年的46.7%,1930年之前上升较快,之后上升很少。手工半成品的比重,相应从8.2%下降为3.5%,继而又上升至6.7%,1930年之前大幅度下降,之后则又有较大回升。手工制成品的比重呈现为低幅波动,先降后升,相应从31.2%下降为27.1%,后又上升为32.4%。包括机采矿产品在内的机器半成品的比重,相应从15.1%和15.6%,下降至7.2%,1930年之前略有增加,之后则大幅度下降。机器制成品的比重则连续下降,但幅度不大,相应从8.3%下降为7.4%和7.1%。
除了上述进出口商品总体结构状况的变化之外,还有两种现象值得特别注意。第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进口商品中的生产资料进口的大幅度增加,其中重要生产资料的进口状况如下表所示:
1916-1936年重要生产资料进口状况分析表(价值单位:万海关两)
种类
年份
液体燃料
交通器材
化学染料
钢铁金属
机 械
合 计
价值
%
价值
%
价值
%
价值
%
价值
%
价值
%
1913
-
-
456
0.8
3193
5.6
3022
5.3
798
1.4
7469
13.1
1920
305
0.4
1982
2.6
4878
6.4
6327
8.3
2439
3.2
15931
20.9
1925
853
0.9
1801
1.9
5308
5.6
4455
4.7
1706
1.8
14123
14.9
1928
1674
1.4
2751
2.3
8970
7.5
6458
5.4
2153
1.8
22006
18.4
1931
2580
1.8
3297
2.3
11468
8.0
8888
6.2
4444
3.1
30677
21.4
1936
2478
4.1
3384
5.6
6527
10.8
7977
13.2
3868
6.4
24234
40.1
资料来源: 郑友揆:《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和工业发展》,第41页。表中的“%”号表示各类品种占当年进口总值的比重。1936年的数字不包括东北。
从上表可见,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36年,重要生产资料的进口经过了1913-1920和1928-1936年的两次增进阶段,而且后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持续的时间更长、增进的幅度更大。在1913-1920年间,进口价值的合计数从7 469万海关两增至15 931万两,增幅为113.29%;比重从13.1%增至20.9%,增幅为59.54%。在1928-1936年间,比重从18.4%提高到40.1%,提高了117.93%,比1920年则提高了91.87%;进口价值从22 006万元增至24 234万元,尽管1936年的数字减少了东北一大块,但仍然增加了10.12%,比1920年则增加了52.12%;如果以该年的比重和包括东北在内的全国进口总值(不含走私值)100 164万两计算,那么其进口值当为40 165万两,比1928年增加了82.52%,比1920年则增加了152.12%。这些重要生产资料进口的持续大幅度增长,反映了1928-1936年间工业化建设进程的持续加快。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棉纺织业的原料和产品的进出口结构的转变。出口棉花、进口棉纺织品是19世纪以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半殖民地性的一种典型表现,这一表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开始发生改变,到这一时期又有进一步的转变,其详情如下表所示:
1920-1936年棉花和棉纺织品进出口状况表(单位:数量,万公担;价值,万海关两)
种类
年份
棉 花
棉 纱
其他棉织品
进 口
出 口
进 口
出 口
进口
出口
*数量
价值
*数量
*价值
*数量
价值
*数量
*价值
价值
价值
1913
13.5
285.1
73.9
1613.2
268.5
7241.1
0.1
1.7
10988.2
235.9
1920
67.8
1829.4
37.6
920.8
132.5
8079.9
7.0
290.2
16588.9
495.0
1925
180.7
7014.2
80.0
2950.1
64.7
4170.6
6.5
375.7
15443.3
1176.7
1928
191.6
6817.0
111.2
3370.6
28.5
1913.6
35.0
2158.7
17034.5
1635.6
1931
465.3
18062.0
79.0
2637.5
4.8
430.0
61.8
3361.8
10895.9
1222.9
1936
67.3
2296.5
60.9
1811.9
1.0
120.9
14.9
-
929.2
876.7
资料来源:表中带“*”号的栏目数据,采自China Maritime Customs, Decennial Reports, 1922-1931, 第177、180-182、185、190页;其余根据郑友揆:《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和工业发展》,第41、42、43-44页的有关数据计算。1936年的数字不包括东北。
从上表可见,棉花的进口逐渐增加而出口逐渐减少。进口数量由1928年的191.6万公担、6 817.0万海关两,增为1931年的465.3万公担、18 062.0万海关两,增幅分别为142.85%和165.0%,到1936年虽减为67.3万公担、2 296.5海关万两,这个数字不包括东北的棉花进口数,但仍与1920年相仿。出口数量在1913-1927年的15年中基本上是逐渐增长的,其中只有1914、1915、1920、1921年的出口数量少于1913年,出口数量最高的1927年达到144.7万公担,[12]从1928年起开始逐渐回落,由当年的111.2万公担、3370.6万海关两,降为1931年的79.0万公担、2637.5万海关两,1936年再减为60.9万公担、1811.9万海关两,比1928年分别减少了45.23%和46.24%。
棉纱的进出口状况则与棉花相反,进口逐渐减少而出口逐渐增加。进口数量保持1913年以来连年减少的态势,由1928年的28.5 万公担、1913.6万海关两,减为1931年的4.8处万担、430.0万海关两,再减为1936年的1万担、120.9海关两,1936年比1928年分别减少了96.49%和93.68%。出口数量则保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连年增加的态势,从1928年为35.0万公担、2158.7万海关两,增加为1931年的61.8万公担、3361.8海关两,分别增加了76.57%和55.73%;到1936年时虽降为14.9万公担(不包括东北),但仍高于1925年以前的数额。而且,从1928年起由入超转变为出超,出超额也有不同程度的扩大,由1928年的6.5万担、245.1万海关两,增至1931年的57万担、2931.8万海关两,分别增加了7.77倍和10.96倍,到1936年仍有13.9万担。除棉纱之外的各类棉织品的出口值亦较1925年以前呈现出更大的增加态势,1928年为1635.6万海关两,1931年为1222.9万海关两、1936年为876.7万海关两,而且入超在逐渐缩小,出口值占进口值的比重相应从9.60%增至11.22%、94.35%,1936年的进出口值已接近平衡。棉花和棉纺织品进出口结构的这种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本国棉纺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上述进口商品结构状况和出口商品结构状况的变化,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工业的发展和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比重的全面大幅度上升,应该可以说是中国工业发展所致。在工业发展的同时,机制半成品和成品出口比重的较大下降,一方面是西方国家由于经济危机对中国机制品,特别是机制半成品需求的减少,使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失衡;另一方面则是国内市场随着工业的发展和非农业人口的增加对机制品,特别是机制半成品需求的增加。因此,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状况的变化,既有国际经济因素变化的影响,也有国内经济状况变化的影响,不可一概而论。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3/488668.html
以上是关于进口税-1895-1936年间中国关税制度与外贸状况的变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进口税-1895-1936年间中国关税制度与外贸状况的变化;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4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