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推恩令的推行目的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推恩令-推恩令的推行目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推恩令的推行目的
推恩令,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
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结果吴楚七国以武装叛乱相对抗(见西汉七国之乱)。
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乱,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并且诸侯王骄奢淫逸,时常违抗中央政令,严重
元朔二年(前127年),朝臣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符合了汉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
同年春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封地大的王国被分成封地较小的侯国,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了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朝廷不用贬斥诸侯王,就使得大的王国自己分崩离析了。在此之后,侯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王国封地过大问题。
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帝国的国势已相当强大了。可是当时有三大问题存在。一是诸侯王尚有一定的政治、军事势力,是一个不稳
汉高祖开国初期,在统治方式上,实施分封同姓王,以确保刘家天下的错误决策。结果王国势力大增,严重威胁中央,并最终爆发“七国之乱”。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思想变革与政治变革统一的标志。
它表明:汉武帝不仅正式采用了儒家思想治国,而且取得了成功,从而完成了汉代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过渡。七国之乱后,中央政府决定消减诸侯国的实力。
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三年冬天,开始实行“推恩令”计划,当时诸侯王的子弟众多,但是只能有嫡长子一人继承王位。如果以推广皇帝恩泽的名义把土地再分封给诸侯的子弟,那么看起来是
并且,“推恩令”的整个过程都清楚明白,有案可查,不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提的建议,武帝采纳了没有,诏令何在?一千年来,虽经众多学者反复考证,但至今仍是一笔令人迷茫费解的糊涂账!
推恩令的历史影响:诸侯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2004/116947.html
以上是关于推恩令-推恩令的推行目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推恩令-推恩令的推行目的;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9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