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段祺瑞黎元洪的府院之争何以成为张勋复辟的直接诱因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段祺瑞-段祺瑞黎元洪的府院之争何以成为张勋复辟的直接诱因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段祺瑞黎元洪的府院之争何以成为张勋复辟的直接诱因
段祺瑞-段祺瑞黎元洪的府院之争何以成为张勋复辟的直接诱因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民国总统,段祺瑞为内阁总理,当时两人就国务院秘书长人选问题等先后发生分歧,结果导致段祺瑞两次出走天津,张勋复辟闹剧发生后,黎元洪辞去总统职,冯国璋继任,争斗才暂时告一段落。第一次“府院之争”期间发生的张勋复辟虽然荒唐可笑,但有却认为,是这场“府院之争”直接诱发复辟闹剧的发生。
张勋复辟,实际上是洪宪帝制的一种延续,也是后袁世凯时代政治的一场突变。突变之所以发生,直接的刺激和诱因,就是府院之争。
府即总统府,院则国务院,或者说总理府。所谓府院之争,从权力斗争的角度,就是总统黎元洪和总理段祺瑞之间的争斗。政治就是打架,王朝政治,暗斗多,两人恨得死死的,但见了面,一脸的堆笑,能掉下来砸到脚面,朝堂之上,打不起来,也不能打,上面有个皇上呢。较劲,只能在私底下。俩人,或者几伙人斗来斗去,下手,都是借着皇上打人,隔空发力。民国了,政治斗争至少在一个场合,可以公开化了,吵架拌嘴可以议会里来,姑嫂勃谿的范儿,可以再现于大庭广众之中。晚清的咨议局开会,还只是吵吵嚷嚷,而民国的国会里,动辄拳脚相加,墨盒乱飞。墨盒是石头的,飞起来危险很大。后来工作人员干脆把国会议员面前的墨盒固定了,免得伤人。袁世凯活着的时候,政治还有一个中心,袁世凯死后,总统、总理、国会,谁都想做老大,但谁也不是老大。政治斗争依旧,但发力方式,却有了本质的变化。给人感觉,虽说斗得激烈,但愈发没了章法。
一般来讲,政治斗争,是要凭实力说话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是斗不起来的。段祺瑞是北洋之虎,而黎元洪,充其量只是一只住到了中南海里的猫。段祺瑞是袁世凯之后,当之无愧的北洋领袖,多数的北洋旧人,无论有势力无势力,都服他。用周作人的话来说,“府方的谋臣便只是掉笔头的几个文官,院方的党羽却都是带枪的丘八”。但是,后袁时代的情势,却造就了这场纷争。
北洋三杰龙、虎、狗,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王士珍虽说是北洋之龙,却只
中国历史春暖花开的故事
是一个事务性人才,老实,能办事,但于政治没想法,也无所求。冯国璋倒是员战将,至少,按教科书打仗,没有问题。辛亥革命的时候,被派去镇压武昌起义,在兵力不敌革命军,海军又倒戈的情况下,居然将
将相和算中国历史故事吗
武汉三镇连克两城,剩下一个武昌,也是指日可下,仅仅是因为袁世凯不想打了,才罢战休兵。但对此,前线指挥的他,却怎么也想不通。没办法,袁世凯只好用段祺瑞把他换了下来。只有段祺瑞,要风有风,要雨
林汉达中国历史系列故事集
有雨,跟他的主公心领神会,话都不用说明,点到即止,一点就透。段祺瑞一介武夫,居然南北议和也能插上一脚,插的还恰如其分。虽然说,革命后的政权之果落到袁世凯的手中,有情势上的必然,但如果没有段祺瑞出色的配合,这个过程未必会如此顺当。正因为如此,拥段的人们,称段的功业为三造共和,第一造,就是辛亥这段的表演。
当然,就后袁时代而言,段祺瑞更抢眼的表现,是反对袁世凯帝制自为。在袁世凯,他是严修一类的诤友,在北洋团体
中国历史上勤俭节约故事
,则是有先见之明的高人。在反袁者看来,则是拥护共和的倒戈者。这样对帝制不合作的姿态,在洪宪帝制期间,北洋团体的一片趋炎附势的三跪九叩中,特别难能可贵。再加上但凡北洋系统的军校,包括保定军校,段祺瑞都做过总办(校长),几乎所有的北洋将领,名义上都是他的学生。这样的人脉,加上这样的威望,由他来继承北洋的遗产,的确是众望所归。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710/101425.html
以上是关于段祺瑞-段祺瑞黎元洪的府院之争何以成为张勋复辟的直接诱因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段祺瑞-段祺瑞黎元洪的府院之争何以成为张勋复辟的直接诱因;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98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