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三国东吴首任丞相孙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孙权-三国东吴首任丞相孙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三国东吴首任丞相孙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自古以来,丞相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过的官职,而能够做到丞相之位的大都是名望很高之人,而这类人在史书上一般都会被详细记载。然而三国时,孙吴的丞相孙邵却是一个例外,他力压张昭、顾雍成为孙吴的第一任丞相,却未被正史《三国志》立传,关于他的事在《三国志》中关于孙邵的记录只有三句话:
(黄武)四年夏五月,丞相孙邵卒。《三国志·孙权传》
后孙邵卒,百寮复举昭。《三国志·张昭传》
是岁,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三国志·顾雍传》
这些记录说的是丞相孙邵死后,群臣举荐张昭,但是孙权执意以顾雍为丞相。
在晋代张勃的《吴录》中终于找到了孙邵的更多记载。
孙邵虽然姓孙,但是和孙权并非同族,青州北海人,最初在孔融手下做过功曹,后随刘繇辗转到江东。刘繇被孙氏击败后,孙邵归于孙权。他曾建议孙权向朝廷纳贡,孙权接纳此建议,并任命他为庐江郡太守。刘备表孙权为车骑将军后又作为车骑将军长史。黄武元年(222年),孙权受封吴王,孙邵便作了孙权的第一任丞相,并封为威远将军,封阳羡侯。三年后病逝,由顾雍继任丞相。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孙权对孙邵是十分器重的。孙邵担任的将军长史是负责掌管将军府内的各项事务,地位可谓仅次于将军;之后担任的丞相之位也是仅次于吴王孙权。孙权对于统兵打仗可能不行,但是其识人用人的水平却是毋庸置疑的,丞相作为百官之长,孙权自然知道其重要性。孙吴当时并不缺乏人才,而孙邵能成为孙吴的第一任丞相,不仅要能力突出,而且要有一定功绩在身,不然孙权何以服人!
这就又回到了文章开始的话题:这样一个人物,为何不被记载?
东晋的虞喜在其著作《志林》中给出了一个解释。孙邵担任丞相期间,曾被张温、暨艳等人抓住把柄弹劾,他自己也上谏请辞但没有被孙权批准。而之后主持编纂《吴书》的韦昭等人正好是张温一党,所以就没有把孙邵的事迹给记录下来。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够详细。《吴录》记载孙邵被暨艳“奏其事”而“辞位请罪”,孙权“释令复职”。说明孙邵应当是犯了过错,
韦昭等史官敢于将孙邵从历史抹掉,仅仅因为与孙邵的恩怨是说不通的。在古代,史官一直是为当权者所服务的,没有当权者的首肯,史官也不敢擅作主张,更何况针对的是丞相这样一个大人物。将孙邵从史书抹去,必定是想
《魏略》记载“(孙权)又今与周书,请以十二月遣子,复欲遣孙长绪、张子布随子俱来,彼二人皆权股肱心腹也。”周即浩周,魏将领,随于禁被关羽俘虏,后被孙权送回曹魏;孙长绪即孙邵,长绪是孙邵的字。从这里可以看出,孙权被封吴王后,曾提出要以儿子和孙邵作为人质留在曹魏。后来,孙权出尔反尔,屡次找借口不兑现诺言,最后自立为帝。
孙权称帝以后贵为一国之君,向曹丕臣服并以儿子和重臣为人质这一耻辱之事自然不愿被人知晓。向曹魏称臣决定是由孙邵建议、孙权首肯,但是大家不能归罪于皇帝孙权,便只能从首辅孙邵这里下手了,将孙邵移除史书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
陈寿后来依据这部没有孙邵的《吴书》、《魏书》、《魏略》编纂了《三国志》,由于本身就没有什么孙邵的素材,所以在
所以总的说来,孙邵很少见与正史,一方面是史官对孙邵的仇视,再加上孙吴当局者迫于政治需要,掩盖曾经的耻辱行径,最终导致孙权的首位丞相几乎湮灭在历史洪流中!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lishimingren/202103/122070.html
以上是关于孙权-三国东吴首任丞相孙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孙权-三国东吴首任丞相孙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135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