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生平介绍 秦武王评价 秦武王举鼎的历史故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生平介绍 秦武王评价 秦武王举鼎的历史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生平介绍 秦武王评价 秦武王举鼎的历史故事
九鼎乃华夏至尊神器,相传为夏后氏首领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之后,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而成的。正因如此,九鼎成为承载天下九州的重器,成为先秦时期代表朝代德行兴衰的象征。
历史-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生平介绍 秦武王评价 秦武王举鼎的历史故事
《墨子
1855年的中国历史人物
·耕注》一书中有云:“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即便是春秋霸主楚庄王北上争霸、问鼎中原,亦不敢打着周室九鼎的主意。然而到了战国时期,秦武王嬴荡亲往周室太庙,不顾周围朝臣劝阻而强行举鼎,最终大鼎脱手,砸断胫骨,气绝而亡,时年23岁。那么秦武王究竟是何许人也,又为何贸然举鼎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呢?
秦武王,嬴荡
秦武王出生之时,楚威王熊商去世,楚怀王熊槐即位。魏国伺机发动攻伐楚国的行动,并为安定后方而许诺战
中国历史人物手抄报高中
胜楚国之后必将河西地区上郡献给秦国。秦惠文王采纳张仪建议
中国历史人物周养浩
,决定协助魏国伐楚,胜可得河西上郡,败则趁魏军削弱之时以武力攻占。最终魏国取胜,并在秦国的软硬兼施之下,与次年将上郡割让于秦。自李悝变法、吴起统帅魏武卒以来,魏霸河西八十余年后,秦国重新回到河西地界。
历史-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生平介绍 秦武王评价 秦武王举鼎的历史故事
故地重得的秦国上下兴奋无比,秦惠文王因此将此时出生的儿子取名叫做“荡”,蕴含了对他荡平天下的期许。正因为从小就被父王赋予了极高的期望,嬴荡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被刻意安排,不断的磨练出了惊人的体格和意志。年轻的时候,嬴荡就被秦惠文王安排到军营中历练,他自己也一直以普通士兵来打磨自身,并在军中取得了不错的表现,甚至一度成为秦军的佼佼者和领军人物。这段青年时期的从军经历即促使嬴荡在执政之后具备极大的优势,也使得他的执政思想更侧重军事武略和个人勇力的作用。
新君初立,稳固局势
秦武王即位之初,各国使节纷纷拜访祝贺,同时想要探究秦国的朝局和新王国策。当时前往秦国的有韩、魏、楚、齐、越等国使节,而秦武王却亲自接见越国使者,并加强同魏国的联系。原来在秦惠文王时期,楚国连番遭到秦国征伐,出现了向东战略逃避的倾向。楚国重心向东转移的重要目标就是长江下游的越国。秦武王想通过与越国达成密约,以夹击楚国,缩小楚国的战略腾挪空间。
历史-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生平介绍 秦武王评价 秦武王举鼎的历史故事
至于连横魏国,则是为了压制齐国。当楚国在楚怀王熊槐时期出现一系列外交和军事层面的失误之后,秦齐两强并立的格局出现。用魏国来制约齐国,可以防止强齐在秦国新君初立,内部不稳定之时前来捣乱。如此以来,有了越国、魏国作为外交抓手,秦国的东出计划面临的阻力就小了许多。
拔宜阳,通三川,窥周室
从秦孝公支
中国历史人物韩语介绍作文
持商鞅推行变法新政,到秦惠文王在张仪、樗里疾等人的大力扶持富国强兵以图东出,秦国的国力日渐强盛。没过多久,等到秦武王控制住了国内局势之后,早年间在军中的经历所塑造的性格和行事风格开始影响到秦国朝堂。他弃置张仪的连横邦交策略,战而寻求以武力荡平天下的目标,并制定了“拔宜阳,通三川,窥周室”的新国策。
历史-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生平介绍 秦武王评价 秦武王举鼎的历史故事
就在秦武王即位元年,蜀相陈壮谋反,促使秦武王派遣了甘茂、张仪和司马错等人率兵平乱,仅仅用了两个月就解决了陈壮。南下蜀中平乱之后,秦武王加快了东出的步伐。他对甘茂说,希望自己能够坐着车子通过三川之地,到周朝京畿窥探一番。而要通行三川就必须拿下韩国要地宜阳。由于宜阳地处险要,难以攻克,所以甘茂在获准率军攻伐之前曾与秦武王有所约定,希望秦武王能对自己坚持信任和信心,这便是息壤之盟。后来甘茂连续五个月也未能攻下宜阳,朝中大臣纷纷主张撤军,秦武王因想起息壤之盟,不仅力排众议,反而增兵五万给甘茂,并促使秦军最终攻克了宜阳。
举鼎以慑天下
在位仅三年,秦武王便已经完成了拔宜阳,通三川,窥周室的既定目标,开启了秦国东出函谷伺机鲸吞天下的步伐。为了进一步试探天下诸侯对周室的尊崇程度,以及进一步摧毁由周礼所构筑的中原秩序,秦武王做出了与当年楚庄王类似的决定。他在宜阳之战胜利之后,来到了周室太庙,打起了九鼎的主意。如前所述,九鼎在先秦时期是法统的象征,而秦武王意图迁鼎的心思暴露了秦国欲取周室而代之的野心。
历史-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生平介绍 秦武王评价 秦武王举鼎的历史故事
只是对个人勇力过分相信的秦武王却选择了与麾下力士比举鼎的方式,来彰显秦国承载天下神器的能力。然而秦武王未能将龙文赤鼎(即雍州鼎)完全举起,最终酿成悲剧。听闻虎狼之秦的新君举鼎而夭,列国皆以为耻笑。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身为国家首领,秦武王身上沾染了太多军伍气息,养成了亲力亲为的习惯,最终不仅未能动摇周室,反而将自己赔了进去。
秦昭襄王,周赧王
秦武王死后,其弟嬴稷即位,是为秦昭襄王。虽然秦昭襄王与秦武王在性格上存在较大差异,却延续了秦武王锋芒毕露的激进策略,并最终秦灭周而迁徙九鼎入秦(另有一说是九鼎在此前已经失踪)。此后,秦昭襄王扣押楚怀王、主持六国灭齐之战、与赵发生和氏璧纠纷、渑池之会逼赵王鼓瑟、最终发动了长平之战。这背后的大略方针与秦武王时期一脉相承。
历史-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生平介绍 秦武王评价 秦武王举鼎的历史故事
而秦武王举鼎身亡之时,会面的周天子是周赧王。他在位期间,曾在楚考烈王的唆使下,以天子的名义召集六国出兵伐秦。为了给西周公拼凑而成的六千军队筹集军费,周赧王向富商们临时借款,并答应灭秦之后偿还本息。奈何到了约定之日,除了楚、燕两国之外,其余各国皆未出兵,最终攻秦计划作罢,各路人纷纷散去。然而秦国此时已经得知周天子要联合六国伐秦的消息,便命令秦军打下了周天子的王朝,迫使周赧王降秦,并将其赶到伊阙南边的新城去了。于是一众债主赶到新城讨债,周赧王难以招架,迫不得已只能躲入驿馆的高台,成语债台高筑说的就是这个故事。作为最后一位名义上的周天子,周赧王驾崩之后,秦昭襄王渐渐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历史-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生平介绍 秦武王评价 秦武王举鼎的历史故事
综上所述,秦武王举鼎而身亡,确实显得行事过于孟浪,然而这并不代表他是一位莽夫昏君。虽然在位仅仅三年,他对秦国政策的影响却不容小觑。从后来秦昭襄王取代周天子地位的发展脉络来看,秦武王窥探周室以问鼎的举措是完全合理的。他是一位胸怀大志且锐意进取的君主,虽然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却也足够耀眼。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lishimingren/201911/115362.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生平介绍 秦武王评价 秦武王举鼎的历史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生平介绍 秦武王评价 秦武王举鼎的历史故事;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140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