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越剧-越剧张桂凤简介 张桂凤表演特点 张桂凤代表剧目有哪些?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上海越剧-越剧张桂凤简介 张桂凤表演特点 张桂凤代表剧目有哪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越剧张桂凤简介 张桂凤表演特点 张桂凤代表剧目有哪些?
越剧张桂凤简介:张桂凤的表演特点是什么?张桂凤代表剧目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越剧张桂凤简介
张桂凤,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张派老生创始人。1922年出生,浙江萧山人。1936年入嵊县招龙桥科班学艺,工老生,代表作《打金枝》等。
1942年10月进上海大来剧场,是袁雪芬倡导的越剧改革的第一批参加者之一,1945年在上海加入袁雪芬、范瑞娟领衔的雪声剧团,1947年加盟范瑞娟、傅全香领衔的“东山越艺社”。
建国后,历任华东戏曲研究院实验越剧团、上海越剧院演员。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二等奖。
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桂凤的表演特点是什么?
张桂凤的戏路宽,在表演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注重刻划不同人物的个性,有“性格演员”之称,譬如在《祥林嫂》中,她一人饰二角,一个是卫癞子,是典型的浙江流民的形象,一个是吴妈,仅仅一句台词,但把精神麻木的形象表现得入木三分。
在唱腔上较多吸收绍剧高亢的音调和棱角分明的润腔方法使唱腔激昂奔放,富有力度,从而增强了男性气质。如《二堂放子》,“何日骨肉能聚首”这段【尺调腔·慢板】,是刘彦昌在二堂看书偶见落花瓣瓣、秋风瑟瑟不禁思念圣母时唱的,唱腔旋律流畅,刚健质朴,韵味浓郁。
该剧中的“华山圣母是儿的娘亲”唱
张桂凤组织唱腔的能力很强,能根据人物感情变化灵活运用各种曲调、板式,使唱腔富有新意。如《凄凉辽宫月》第六场中道宗猜疑皇后时唱的“一石投水激波涛”这段【弦下腔】,以尺调式、正调式、北调式、自由式的【弦下腔】混合组成,旋律丰富,节奏多变,唱腔深沉、粗犷,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运腔又十分细腻。《李娃传》中的“训子”吸收了绍剧的音调,充分表现出人物激愤的情绪。
张桂凤创腔时善于根据塑造不同行当、不同个性的人物的需要,采取不拘一格、移花接木的方法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音乐素材。
《凄凉辽宫月》中道宗唱的“眼前丽人赛观音”这段唱,根据这位剽悍人物的特点和具体情境,吸收借鉴了绍剧的【平阳调】因素。
《祥林嫂》中卫癞子的“东南西北全走遍”这段唱,根据人物不务正业、四处游晃的特点,继承运用了越剧早期的【平板】唱腔。这样做既突出了人物的个性,又使唱腔富有地方色彩。
张桂凤代表剧目有哪些?
一、《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
其中,《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
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在众多剧种中都有由此故事改编而成的戏剧,其中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因电影版的广泛传播而成为这一题材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名剧。
二、《打金枝》
《打金枝》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六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
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皇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皇明事理、顾大局,并加封郭暧。皇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lishimingren/201903/112511.html
以上是关于上海越剧-越剧张桂凤简介 张桂凤表演特点 张桂凤代表剧目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上海越剧-越剧张桂凤简介 张桂凤表演特点 张桂凤代表剧目有哪些?;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14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