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王昭君简介_昭君出塞的故事_昭君出塞的意义和启示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王昭君-王昭君简介_昭君出塞的故事_昭君出塞的意义和启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昭君简介_昭君出塞的故事_昭君出塞的意义和启示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公元前33年,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出塞与北方匈奴和亲。王昭君出塞之后,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使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得以保证。她与她的子孙后代以及姻亲们王昭君——顾全大局,甘愿牺牲
姓名:王昭君
生卒年:前52—前19
籍贯: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山县昭君村)
王昭君-王昭君简介_昭君出塞的故事_昭君出塞的意义和启示
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晋朝的时候为了避讳司马昭的名字,称为明妃。她出生在南郡秭归县,这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也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她和屈原是同乡,同样的,她也和屈原一样具有忧国忧民之心。
天生丽质的王昭君,周身都散发出一种典雅柔美,成语“沉鱼落雁”就是形容她的。当她到小河边洗脸的时候,河里的鱼都惊叹于她的美貌,自沉河底。可惜的是,她被选入宫以后,由于自己太有个性,倔犟耿直,不肯贿赂给宫女画像的毛延寿,结果当看到王昭君的带有“丧夫掉泪痣”的画像的时候,汉元帝当下否决了她。
这样,她在汉宫中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这种境况一直持续了3年。在这期间,她利用有利的条件,刻苦学习,丰富自己。本来就秀外慧中,这3年的修养更成就了她的美丽和高雅。
公元前33年,在汉朝的帮助下巩固了自己统治地位的匈奴王呼韩邪来到中原,请求和亲。汉元帝让那些后宫没有临幸的妃嫔们自愿报名。王昭君主动请缨被选中。汉朝一般来讲都是皇帝把王公大臣的女儿冒充公主嫁给匈奴,而王昭君是第一个以平民女子的身份担任和亲大使的。后来,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真容,后悔不已,但又不好反悔,在嫁出王昭君后就把毛延寿杀
王昭君带着自己的心愿和一丝丝的怨恨,离开了中原地区,前往茫茫的草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传说王昭君出塞的时候,非常悲伤,自然而然在马背上弹起了琵琶。凄凄惨惨的曲调,空谷幽兰的她,就连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甚至都放弃了飞行,落在王昭君的周围。这就是“沉鱼落雁”典故中的“落雁”由来。
告别了长安的王昭君战胜了重重困难,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到达漠北。匈奴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亦即安宁胡地的皇后),对她疼爱有加。
昭君出塞以后,汉朝和匈奴不再征战,而是和睦相处,边境保持了60多年的和平。她还把中原文化传给匈奴。她与她的子孙后代和她的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
王昭君死后,匈奴人厚礼把她葬在今天呼和浩特市的南郊,她的墓依大青山、傍着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青冢”名副其实。每到秋来,塞上北风卷地,百草皆白,独有昭君墓上依然是郁郁青青。名不虚传的昭君墓是一个高高的土堆,相传王昭君死后,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匈奴人,用袍襟携来黄土,含着热泪把昭君埋葬在这里。土堆占地1.3公顷,墓高33米,显得气势非凡。墓前有平台及阶梯相连,与中原地区汉代帝王陵墓的形状规制颇为相近。
第二层平台及墓顶各建有一亭,是典型的中原建筑。伫立墓顶,极目远眺,阴山逶迤峥嵘,平畴阡陌纵横,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昭君墓周围景色宜人,加上晨曦或晚霞的映照,墓地的景色时时都有变化。民间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峰,午如钟,夕如从”,大概不是妄谈。从远处看,在一片翠郁青葱的丛林掩映下,兀立平原的青冢显出“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景象,这便是著称于世的奇观“青冢拥黛”了。
成才启示
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人需要一颗牺
做人就意味着尽责任。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lishimingren/201808/107469.html
以上是关于王昭君-王昭君简介_昭君出塞的故事_昭君出塞的意义和启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王昭君-王昭君简介_昭君出塞的故事_昭君出塞的意义和启示;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149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