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李远哲-李远哲_自然百科

  • 李远哲
  • 中国历史人物-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3-08 00:36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李远哲-李远哲_自然百科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李远哲-李远哲_自然百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李远哲_自然百科

李远哲

[拼音]:Li Yuanzhe

[外文]:Yuan-Tseh Lee (1936~ )

美国物理化学家,1936年11月29日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县。1959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系。1961年获台湾清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62年赴美

中国历史人物赏析唐太宗

深造,1965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博士学位。曾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1968~1971)、副教授(1971~1972)、化学教授(19(oc是什么意思?oc是指原创角色,original character的缩写。oc还有更多方面的意

中国历史人物转机

思。)72~1974)。1974年至今,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教授和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研究员。1974年加入美国籍。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历史人物素描图片大全

李远哲主要从事微观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在气态化学动力学、分子束及辐射化学方面贡献卓著。分子束方法是一门新技术,1960年以来才试验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适用于碱金属元素的反应,后来李远哲在1967年攻读博士时和指导教授D.R.赫施巴赫共同研究而把它发展为研究化学反应的、通用的有力工具

四年级中国历史人物手抄报

。此后,李远哲又不断将这项新技术加以改进,用于研究较大分子的重要反应。他设计的“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交叉仪器”已能分析各种化学反应每一阶段的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所出现的各种状态,为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为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过程提供了前景。

中国历史人物警察30字

李远哲近十多年来一直与中国科学界和学术界保持密切联系。他除了屡次访问中国的高等院校,从事学术交流,帮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开展化学动力学研究工作外,还曾指导过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立了分子束实验装置(见彩图)。在化学研究所建立的这套大型转动式分子束激光裂解产物谱仪,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数套同类装置之一,为中国微观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都授予他荣誉教授学衔。

他由于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方面的重大贡献而同赫施巴赫和J.C.波拉尼共获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还获得美国化学会1986年德拜物理化学奖和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奖。

参考文章李远哲名言名句大全名言名句

原文出处:http://www.cnlishi.cn/news/12799.html

以上是关于李远哲-李远哲_自然百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李远哲-李远哲_自然百科;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2389.html。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