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福建南音的文化背景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高甲戏-福建南音的文化背景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福建南音的文化背景
古老的福建南音在其萌芽、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参与,因其流行地域、曲目创作时期的不同,其作品必定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同时,它对其他艺术流派和人们的生活、民俗和宗教也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和影响,从而形成了福建南音的独特文化现象。南音乐器一、福建南音与地方戏曲闽南地区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泉州在唐代是当时著名的商阜,发达的经济、丰富的物产、浓郁的文化和独特的方言使闽南地区充满了活力。加上历史上大的战乱都没有波及到闽南,社会秩序安定、政通人和,这些都为福建南音及其他地方戏曲等民间音乐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闽南沿海的锦歌、山海曲、号子小调、台湾歌仔戏、四锦班和盲人走唱等曲艺都与南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与福建南音关系紧密的闽南戏曲剧种有竹马戏、木偶戏、高甲戏和梨园戏。1、竹马戏与福建南音竹马戏流行于闽南沿海漳浦、龙海、云霄等地区,明代群众以当地的民间歌谣、小调和南音为基础而综合创...古老的福建南音在其萌芽、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参
南音乐器
一、 福建南音与地方戏曲
闽南地区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泉州在唐代是当时著名的商阜,发达的经济、丰富的物产、浓郁的文化和独特的方言使
闽南沿海的锦歌、山海曲、号子小调、台湾歌仔戏、四锦班和盲人走唱等曲艺都与南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与福建南音关系紧密的闽南戏曲剧种有竹马戏、木偶戏、高甲戏和梨园戏。
1、 竹马戏与福建南音
竹马戏流行于闽南沿海漳浦、龙海、云霄等地区,明代群众以当地的民间歌谣、小调和南音为基础而综合创作形成的,在发展过程中还同时吸收了四平戏、京戏的某些曲调。如《陈三五娘》、《昭君和番》等剧目的基本音调都是南音。
竹马戏与福建南音
2、 木偶戏与福建南音
流行于泉州一带的木偶戏中南派布袋戏与南音有密切的联系,它的曲牌约有500多首,如《一封书》、《玉交枝》等唱腔为傀儡调,它以南音为唱腔,但速度要更快一点。
木偶戏与福建南音
3、 高甲戏与福建南音
高甲戏早期称“宋江戏”,清末之后始称“高甲戏”,因初期专演宋江戏而以武打见长。高甲戏唱腔主要是以南音为基础的,同时也吸收木偶戏、梨园戏以及民歌、锦歌的部分曲调。高甲戏里的四个洞管管门都与南音相同,并且高甲戏的撩拍也是从南音撩拍而来的。在南音530多个曲牌中,高甲戏便吸取了三、四十个,较流行的有“福马”、“水车”、“北叠”等,这些都是短小精致、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曲调。
高甲戏与南音
4、 梨园戏与福建南音
梨园戏主要流行于闽南晋江、龙溪、厦门和台湾的闽南语系地区,历史悠久,在宋代时期从民间的歌舞演变而成的,是宋、元南戏的一个支派,有大、小梨园戏之分。梨园戏与福建南音联系最为紧密。
梨园戏采用的主要音乐除了锣鼓帮和南音没有太大关系外,其丝弦曲牌与吹打曲牌都和南音有紧密联系。其唱腔主要也是以南音为基础的,主要来自南音中的散曲,它的唱法、节奏、曲牌和滚门都与南音相同。同剧目的梨园戏在唱段上是与南音散曲相同的,如《陈三五娘》中的《因送歌嫂》、《绣孤鸾》、《年久月深》和《三哥暂宽》等。
梨园戏和南音相比,较为注重戏剧的故事情节叙述和人物性格刻画,在保持南音基本音调的情况下,采取变化的节拍,压缩或扩充节奏,改变结构、落音和调式等变化手法,充分为剧情、人物服务。
二、南音与宗教、民俗
1、 南音与宗教
宗教是人类历史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宗教作为一种信仰对信教人们的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南音与宗教音乐和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上在闽南地区佛教、道教一直很盛行,泉州就有“多佛之邦”之称,寺庙多、信徒众。在宗教活动时,大都分都演唱以南音为主的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竹马戏和白字戏等戏曲以求神酬香。如在观音菩萨生辰日、成道日和涅磐日,都要演奏南音《南海赞》、《梅花操》和《四时景》等曲目。在闽南地区和台湾,每年佛的诞日,当地群众都举行迎神赛会、踩街活动,并演唱南音的曲目。道教的齐醮仪式也有南音参与,一般演奏《乐奏钧天》、《鼓乐喧坛》等乐曲,在做法事、做功德之后都安排南音的唱奏。
2、 南音与民俗
福建南音作为一个古老的乐种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亦已渗透到群众的民俗生活。可以这样讲,闽南人的生活是离不开南音的,特别是泉州、厦门一带的人,从诞辰到辞世一直都有南音伴随。小孩在襁褓中就听到母亲哼唱的南音,以后在庆华诞之喜时,就有一整套固定南音曲目和唱奏形式。在闽南地区,新人百年好合时,在婚礼上肯定是有南音的演唱,一般特定演奏的有指套《我一身》全套曲,还有《一对夫妻》、《今朝喜气》、《梅花独占》、《月老结红丝》等熟悉曲目。厦门地区老人谢世的仪式较为庄重,一般还要演奏相当规模的南音曲目,如逝者是南音弦友,还要举行有传统仪式的南音“弦管祭”,其演奏南音的曲目有特别规定。
在节令活动中也离不开南音。每年的春节、元宵都闻南音之声,特别是春、秋两次重要的祭南音祖师孟昶及孔子仪式中,南音自然就成为主角,这活动成了闽南以及有南音弦友的国家、地区每年固定不变的风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原文出处:http://www.cnlishi.cn/news/10039.html
以上是关于高甲戏-福建南音的文化背景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高甲戏-福建南音的文化背景;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5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