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镇守八年边关,三次大败吐蕃,郭知运在历史上为何不出名?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镇守八年边关,三次大败吐蕃,郭知运在历史上为何不出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镇守八年边关,三次大败吐蕃,郭知运在历史上为何不出名?
郭知运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提及郭知运,大多不为熟知,比起唐朝名将如李靖、徐世绩、薛仁贵、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赫赫战功,郭知运三次大破吐蕃略显暗淡了些许qdO。
郭知运出生于瓜州常乐,瓜州在唐朝时期不仅是商贾重镇,还是西进西域的交通枢纽,此地居西北民风彪悍,史书记载郭知运身高七尺,猿臂虎口,强健勇敢,善于射箭,颇有胆略,在古代完全具备了成为猛将的好苗子。郭知运年轻的时候便初露锋芒被朝廷任命为秦州三度府的果毅,成为统领一府地方兵的将军,历史上果毅在隋唐时期作为地方武官的名称,隋朝时期统领骁果军,而唐朝时期则统领地方府兵。
公元714年唐开元二年,吐蕃派遣大将勃坌达延、乞力徐等率领十万吐蕃大军兵临洮州,继而攻打兰州和渭源,夺得大批牧马而还。唐玄宗立即以郭知运为陇右防御副使,与薛讷、安思顺等部将前往抵御。郭知运与薛讷、王晙等形成掎角之势,最终击败吐蕃十万之众。
公元717年七月,郭知运第二次率军再攻吐蕃,在九曲之地大败吐蕃军,并且将此战俘虏的吐蕃兵押往长安,以展示武力推荐。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每每遇重大战争,大军得胜凯旋后,或多或少都要把敌方战俘押往京师,炫耀武功,到了明清时期,大军凯旋后,而要在午门向皇帝敬献战俘,称作献俘礼。
推荐阅读:死忠建文帝的大将徐辉祖,朱棣为何没有杀他?
公元718年,郭知运再一次率唐军攻打吐蕃。有了前二次对吐蕃作战经验后,这次郭知运轻车熟路,趁吐蕃无备,亲率轻装骑兵再次夜袭吐蕃九曲之地,大败
郭知运除了在征讨
推荐信息:
>>> 郑袖和南后是同一个人吗 郑袖与张仪狼狈为奸骗楚怀王
>>> 参禅饮酒作画,好不自在?南宋梁楷及其画作五例
>>> 揭秘:董鄂妃去世之后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 按道理来说子随父姓 为什么和珅的儿子却叫丰绅殷德呢
>>>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92116.s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镇守八年边关,三次大败吐蕃,郭知运在历史上为何不出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镇守八年边关,三次大败吐蕃,郭知运在历史上为何不出名?;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64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