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最后活了一百岁寿终而死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陈友谅-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最后活了一百岁寿终而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最后活了一百岁寿终而死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定边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八月,陈友谅率大军六十万,船载家属百官,飞梯冲车,百路并进,向东出鄱阳湖,与朱元璋20万大军在康郎山相遇。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战,鄱阳湖大战就此拉开序幕。时陈军巨舰联结布阵,展开数十里,“望之如山”,气势夺人。在这场大战中,朱元璋决定利用应天城池坚固、地形复杂的有利条件,防止张士诚乘机袭击、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又针对陈友谅求战心切、骄傲轻敌的心理,采取诱敌深入、设伏聚歼的方针,诱使陈军巨舰由大江深入较狭窄的新河,舍舟登岸,以扬己之长,迫使陈军舍长用短。轻敌的陈友谅很快进入朱元璋设计好的伏击圈内,朱元璋乘其登岸立足未稳之际,发出信号,伏兵四起,水陆夹击,陈军大乱,争相登舟而逃。再加上其巨舰在狭窄的河道内根本无法自由活动,时值退潮,陈军巨舰搁浅,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船只,其弟陈友仁等都被烧死。士卒被杀和落水而死者甚多,另有5万余人投降历.史.网我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人物
。
在这场战斗中,朱元璋船虽小,却轻便易行;陈友谅虽是巨舰,却不能进退自如,故而战败。而在这场大战之中,朱元璋也差点命丧陈军大将张定边之手。如果排座次,张定边绝对是元末第一条好汉。徐达善谋略,李文忠善奔袭,常遇春善突击,冯胜善侧击,朱文正善防守,但要说到勇猛,无人出张定边之右!杀元兵,他从无败绩,战太平,他一箭射死了花荣。鄱阳湖决战时,他更是以一场“斩首行动”震慑西吴,惹得朱元璋也对他爱恨交织。
张定边,原籍湖北沔阳州湖弦口,渔民出身的他身材魁梧,留着五绺美髯,知天文识地理,习兵法,练武功,精拳艺,擅岐黄历~史~网。为人急公好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作为陈友谅的发小,张定边自始至终都一直陪在陈友谅左右,对部将颇多猜忌的陈友谅对张定边却是绝对的信任。1355年(至正十五年)正月,张定边随陈友谅起义反元,投靠当时的“天完政权”倪文俊部。之后陈友谅在至正十七年杀倪文俊,并收其部众,自称宣慰使。有了军队的陈友谅开始率军攻打江西、安徽、福建等地,而在这些征战中张定边每战必猛冲猛杀,攻无不克,战无不胜。1360年(至正二十年),陈友谅即位称帝,建国号为汉历 史 网。即位之后的陈友谅亲率大军六十万征朱元璋,时任太尉的张定边随行。
在征朱元璋之时,陈友谅专横独断,不纳张定边等诸将之言,最终被围于鄱阳湖。朱元璋下令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船只,其弟陈友仁等都被烧死,在鄱阳湖战役战局出现僵持状态后,张定边决定实施他的行动,张定边于百万军中发现了朱元璋的旗舰,以孤军冲进朱元璋水军前阵,三十多只敌船上前拦截,被他一一突破。韩成、宋贵、陈兆三员大将,拼死救驾,也被他一柄大刀斩尽杀绝。此时在后军的朱元璋眼见张定边战船一路冲过来,也慌了手脚,连忙命令船只躲避,慌乱之中,旗舰迷失方向,一下子搁浅了,朱元璋闭上眼睛束手待毙,要不是女婿汪清替他挡上一刀,其命休矣。关键时刻,常遇春一箭射中张定边的肩膀才挡住了这位猛将的进攻,张定边算是结结实实的当
推荐阅读: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最后被凌了迟三千余刀
张定边身披百矢,犹冒死黑夜驾小舟,载陈友谅之尸,护谅之子陈理
编辑推荐:
>>> 关羽水淹于禁七军 到底于禁的七军有多少人马呢
>>>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以逸待劳”一词便是出自这里!
>>> 隆裕太后一生有多悲惨?竟差点被手下强娶为妾
>>> 十八学士助李世民弑兄夺位 却都人人自危
>>> 公主下葬按皇后规格?李治为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91687.shtml
以上是关于陈友谅-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最后活了一百岁寿终而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陈友谅-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最后活了一百岁寿终而死;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65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