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宋高宗在壮年时期退位,背后到底啥原因?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古代史-宋高宗在壮年时期退位,背后到底啥原因?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宋高宗在壮年时期退位,背后到底啥原因?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高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宋高宗退位,是多种原因的综合。
哪些原因呢?首先可以排除身体原因,不说宋高宗退位的时候才56岁,退位以后还活了25年,而历史上就没有因为身体不好主动退位的皇帝,最多是被动退位,如宋高宗的孙子宋光宗。
再看执政不得志,这也不可能。拓跋弘和李旦一个被冯太后管着,一个被妹妹和儿子夹在中间,都不是实权皇帝,可宋高宗那是实实在在的九五之尊,大权在握,没有什么掣肘,要说不得志,只有像他儿子宋孝宗那样想北伐却打不下来,然而宋高宗的一向方针是——金人不南征,我就不北
宋高宗的理想是“和平”,也就是金人不打南宋,这一点在绍兴和议后基本实现了,尽管放弃北伐;尽管杀了岳飞、屏退韩世忠、张俊、刘錡等大将;尽管让秦桧专权,宋高宗还是很满意的。
秦桧是1155年挂掉的,此后宋高宗就迅速收回了他丢失的一些权力,真正做到大权独揽,但1161年秋,金国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大举南侵,宋高宗引以为傲的“和平年代”彻
实际上,在1159年左右,完颜亮有意南侵的消息就逐渐传开了,但宋高宗一直不愿意相信,在接下来两三年间,他也没怎么做战备历~史~网。
在1161年五月的时候,完颜亮派使者到南宋,通报了他哥哥宋钦宗的死讯,还当着群臣的面责骂宋高宗无德,结合一下当时的背景,傻子都知道金国这是要开战了,也就是说,宋高宗二十年前为绍兴和议做的巨大牺牲,完全成了白费,他也成了个笑话。
当然,以宋高宗的心理承受能力,真未必会在乎群臣百姓的议论,他担心的是,他的安乐生活又要过不成了。
秋天的时候,完颜亮亲率大军南下,由于南宋准备非常不足,可谓节节败退,宋高宗又想起了二十年前的海上之旅,收拾东西想再来一次,但被宰相陈康伯摁住了lEV。
前线宋军在打,后方宋高宗想逃,陈康伯等大臣一直
推荐阅读:揭秘历史上的那些太上皇,他们晚年过得如何?
当此之时,宋高宗想的可不是如何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而是在后怕,提心吊胆一个月了,这皇帝真难当,想过几天安生日子都不行。
参见上面的例子,宋高宗忽然发现退位当太上皇的巨大好处,一不用烦
对宋高宗而言,最大的好处当然是随时就能跑,这个好处还真就差点让他享受了,宋孝宗后来发动隆兴北伐失利,宋高宗担心金人乘胜追击,一方面劝宋孝宗与金人议和,一方面准备跑路(“日雇夫五百人,立殿廷下,人日支一千足,各备担索”)。
纵观宋高宗的一生,他最不在意的就是当时舆论,管你们口水滔天,我想跑就跑,想议和就议和,想杀大将就杀大将,在议和条约被金人撕毁后,他终于明白世界上没有牢固的和平保障,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不当皇帝,不当这个一国之主,这样就不会成为金人的靶子,至于是不是壮年,他才不管,反正退位后儿子孝顺(宋孝宗是宋高宗养子,观察了二十几年了,孝顺这一点宋高宗清楚得很),自己也有权,何乐不为?
更多推荐:
>>> 壮族文化 壮族医药文化是怎样发展的
>>> 731部队简介 731部队是用来做什么的
>>> 个个不简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三个女人
>>> 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 七夕节当天的各种习俗
>>> 开扒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之谜 他是怎么去世的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91546.s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史-宋高宗在壮年时期退位,背后到底啥原因?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史-宋高宗在壮年时期退位,背后到底啥原因?;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65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