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明朝-明朝灭亡前左良玉为什么归顺清军 甚至去攻打自己人呢

  • 明朝,左良玉,中国古代史,明朝历史,历史
  • 中国历史人物-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10-30 05:48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明朝-明朝灭亡前左良玉为什么归顺清军 甚至去攻打自己人呢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明朝-明朝灭亡前左良玉为什么归顺清军 甚至去攻打自己人呢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明朝灭亡前左良玉为什么归顺清军 甚至去攻打自己人呢

还不知道:左良玉为什么打自己人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都说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帝是不至于亡国的亡国之君,因为他勤于政事,不近美色,不贪图享乐,二十多岁就因为过于操劳而白了头发,是一位非常勤恳的好皇帝。只是因为听信了群臣的话,在军事方面做了误判,才落得亡国的下场。最后李自成闯入京城,崇祯帝亲自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最后在树上自缢而死,死前还说,让敌军随意处置我的尸体好了,只要不伤害我的子民。真是个凄凄惨惨戚戚的结局啊。然而,在明朝完全覆灭之前

中国历史人物故的故事

,左良玉手上其实还有最后的80万兵力,但最终他却选择了归顺清军,去攻打曾经的自己人,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明朝-明朝灭亡前左良玉为什么归顺清军 甚至去攻打自己人呢
明朝-明朝灭亡前左良玉为什么归顺清军 甚至去攻打自己人呢

其实,当时明朝末年,民间已经开始流行起抽大烟,军中也不例外。而且从崇祯元年开始,天下就已经有亡国的征兆,连年干旱,粮食不足,所以当时的军队,已经没有了什么战斗力,也没有了与大明共存亡的决心,很多人进军队就是想混口饭吃吃的,所以左良玉的80万大军,看似很多,战斗力却并不强。

明朝-明朝灭亡前左良玉为什么归顺清军 甚至去攻打自己人呢
明朝-明朝灭亡前左良玉为什么归顺清军 甚至去攻打自己人呢

再者,此时的左良玉已经连年征战十几年,不仅年老病重,而且眼见农民军和清军各有愈

新中国历史人物简笔画儿童

演愈烈之势,就丧失了平定中原的信心和决心。在朱仙镇一战中,左良玉向后方要军饷和补给都没得到,最后被李自成打得落花流水,这一战,让他彻底怕了李自成。

推荐阅读:绛侯公主身为汉文帝的女儿 为什么到死都没有一个封号呢

明朝-明朝灭亡前左良玉为什么归顺清军 甚至去攻打自己人呢
明朝-明朝灭亡前左良玉为什么归顺清军 甚至去攻打自己人呢

并且,左良玉成为左右国家

老照片中国历史人物有哪些

存亡的关键完全是偶然,他原本只是总军一级,手下管理的很多都是俘虏,被当成主力实在是崇祯的无奈之举。左良玉身为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武将,本身就有不服管教的特点推荐。此时要他突然承担起天下兴亡,难免力不从心而选择逃避。

最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左良玉在率军驻守陕州的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即由于明朝国库亏空长期不发粮饷,导致许昌发生叛变暴动,左良玉的全家都被灭门了,仅仅留下一个也在参与战事的儿子幸免于难。此时的左良玉,中老年的年纪从一族之主突然变成身后空空的孤家寡人,难免把家族的灭亡怪罪于明王朝的不作为。而他的军事倾向,也在这之后很明显地发生变化,除了唯一的儿子,他似乎再也不在乎任何事,甚至连儿子也管不了了。最后攻打明军的行为,很可能是出于报复。

明朝-明朝灭亡前左良玉为什么归顺清军 甚至去攻打自己人呢
明朝-明朝灭亡前左良玉为什么归顺清军 甚至去攻打自己人呢

其实,很多后人都把明朝的灭亡怪到左

中国历史人物王阳明的简介

良玉头上,这是不明智的。天下兴亡之际,作为一介匹夫,一军统领,却连自己的家族都保护不了,何以谈国家?关于明朝的灭亡原因,我们应该追根溯源去看到更深刻的源头,而不是一味看表面。

更多推荐:
>>> 高俨怎样成为北齐最年轻的权臣的?又有何结局
>>> 揭秘兵马俑之谜:兵马俑奇异发型竟暗示秘密
>>> 虎门之战——国门第一次被西方列强打开
>>> 后人对中国第一任皇太后芈月的历史评价怎样
>>> 临阵归降却名留青史?揭秘三国十大著名的降将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84183.shtml

以上是关于明朝-明朝灭亡前左良玉为什么归顺清军 甚至去攻打自己人呢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明朝-明朝灭亡前左良玉为什么归顺清军 甚至去攻打自己人呢;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67417.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