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赫哲族-赫哲族

  • 赫哲族,野人
  • 中国历史人物-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7-16 07:00
  • 小虎历史故事网

赫哲族-赫哲族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赫哲族-赫哲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赫哲族

族源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历史上曾有“兀者野人”、“黑斤”、“黑真”、“赫真”(意为:“东方的人”)、“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兀狄哈、“赫哲”、“戈尔德”等不同名称,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明朝时为野人女真的一支。“赫哲”一词最早见于《清实录》。一般认为赫哲族

中国历史人物罗

是以古老的黑水部为核心,吸收了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汉族、蒙古族及其他土著等民族成分,在清初形成较稳定的族体。于清末进入阶级社会。俄人说赫哲人分七氏族,所以叫七姓野人。其实他们分为二十二个氏族:苛楞、撒马吉尔、涂墨拉勒、乌第堪、毕日达奇、加克素鹿、尤喀敏喀、珠格、绰格乐、阿勒楚喀、多秦、鄂宁喀、嘎即喇、阿克坦喀、毕尔缅勒、乌札拉、舒木鲁、卢日勒、傅特哈、葛以克日、赫哲。其中有七个最古老氏族(特尔吉尔、贝尔特吉尔、巴亚吉尔、撒马吉、卡尔他吉尔、巴力卡吉...

族源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历史上曾有“兀者野人”、“黑斤”、“黑真”、“赫真”(意为:“东方的人”)、“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兀狄哈、“赫哲”、“戈尔德”等不同名称,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明朝时为野人女真的一支。“赫哲”一词最早见于《清实录》。一般认为赫哲族是以古老的黑水部为核心,吸收了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汉族、蒙古族及其他土著等民族成分,在清初形成较稳定的族体。于清末进入阶级社会。

俄人说赫哲人分七氏族,所以叫七姓野人。其实他们分为二十二个氏族:苛楞、撒马吉尔、涂墨拉勒、乌第堪、毕日达奇、加克素鹿、尤喀敏喀、珠格、绰格乐、阿勒楚喀、多秦、鄂宁喀、嘎即喇、阿克坦喀、毕尔缅勒、乌札拉、舒木鲁、卢日勒、傅特哈、葛以克日、赫哲。其中有七个最古老氏族(特尔吉尔、贝尔特吉尔、巴亚吉尔、撒马吉、卡尔他吉尔、巴力卡吉尔、库奇吉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

中国历史人物图片手绘简单

”及江“下游”的人们。民族识别时间为1964年。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共有1489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长到4,664人。那乃人有二种:薙发(满州称为

中国历史人物素描图

短毛子)与不薙发(长毛子)。前者受满人影响较大,后者受尼夫赫人影响,弄熊为乐。

中国赫哲族人口分布

中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各地赫哲族人口列表(普查时点人口,单位:人)

语言

赫哲族的民族语言为赫哲语,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的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不少的语汇与满语相同。现在通用汉语,很少有40岁以下赫哲族人会说赫哲语。中国境内赫哲族没有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清朝时用满文,现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文。

俄罗斯境内赫哲族使用基里尔字母拼写赫哲语。至今伯力仍有13所学校教赫哲语。

民族风俗

由于赫哲族世代居住在大江流域,所以关于赫哲的民族文化大多和鱼有关。他们不是定居民族但如果环境好可长期在该处生活。

日常生活

冬以滑雪板或役犬雪橇为交通,夏以桦皮船、舢板从事运输和捕鱼。

信仰

赫哲族过去曾信仰萨满教,相信神的存在,也有熊与虎的图腾信仰。

赫哲族的萨满多为妇女,平时,萨满和别人一样参加劳动,当族群有重大活动或有人邀请时萨满才会执行萨满的职能。

赫哲族的萨满主要从事以下方面的活动:

为患者跳神治病;

春秋两季跳路神,消灾免祸;

为无子女的人跳神求子;

主持祭神仪式;

为死者送魂;

为人判断吉凶祸福,寻找丢失物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观念逐渐淡薄,如今已很少有人信仰。也有信藏传佛教的赫哲族。

婚姻

赫哲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实行氏族外婚制。以前多为父母包办,早婚现象比较普遍。传统的赫哲族婚礼要举行“拜老爷儿”的仪式,“老爷儿”是赫哲族对太阳的称谓。婚宴时,等送亲的人散席离去后,新娘与新郎一起共吃猪头猪尾,新郎吃猪头,新娘吃猪尾,最后同吃面条,意为夫领妇随,白头到老。赫哲族婚礼中,要点长寿灯,灯光在后半夜不能熄灭,祝愿过一辈子太平日子。赫哲族寡妇可以改嫁,改嫁时不再举行婚礼。

丧葬

赫哲族人死后实行土葬,没有固定的坟地。早年用桦树皮裹埋,挖个坑后将尸体放入坑中,上面再搭个盖,然后培起土堆。小孩死后不埋在地里,将尸体用桦树皮裹起来后放在树上。

饮食

赫哲族有吃生鱼的习惯,对于鱼皮、鱼籽、鱼肉、鱼脆骨都有生吃的妙法。日常都吃新鲜鱼,有把鱼穿在烤叉上烧烤食用的,也有蒸熟而食的。此外还将捕鱼旺季吃不了的鱼用日晒火烤的办法进行加工,贮存起来以备淡季食用。也吃兽肉。

民族特色菜:

他勒卡 :加入蔬菜的凉拌生鱼,是赫哲族的特色菜肴。

它斯罕 :也称为 炒鱼毛 ,赫哲族的名菜,是用各种鲜嫩的肥鱼切成鱼丝,再加白糖等佐料炒成。其味道可口味美,且能储存很长时间不变质。

赫哲族人传统的主食有“拉拉饭”和“莫温古饭”两种:

拉拉饭 :是用小米或玉米小渣子做成很稠的软饭,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食用。

莫温古饭 :是鱼或兽肉加小米一起煮熟后,再加盐而成的稀饭。

现在饮食习惯与汉族相同,大部分赫哲族家庭吃馒头、饼、米饭和各种蔬菜为主。

服饰

赫哲族-赫哲族
赫哲族-赫哲族

赫哲族鱼皮衣

传统的赫哲族衣服都用鹿皮和鱼皮制作。20世纪大部分人以棉布为衣。

赫哲族的鱼皮衣服非常有特点,是把鲢鱼、鲤鱼等鱼皮完整地剥下来,晾干去鳞,用木棒槌捶打得像棉布一样柔软,再用鲢鱼皮线缝制而成。制作工艺十分精巧,是赫哲族独有的民族服装。

建筑

住宅为用桦皮茅草搭成的棚子。有穴居遗风。较普遍地住泥墙草顶房屋。

胡如布 (小型地窖),是赫哲族人早先居住的房子,是向地下挖进约三尺深的坑,坑顶用一、二根粗壮大木斗作梁,搭上檩子、椽子,支起楔形架子,上铺箔条或盖树枝,培上土成顶盖。结构比较简陋。大型地窖称为“ 希日兔克 ”。

塔克吐 (鱼楼),是赫哲族人贮藏鱼的地方,一般都建在居所庭院中,几乎每家都有一座,平时还用来放置渔具等物品。

此外还有“撮罗昂库”,“阔恩布如昂库”,“博苏昂库”(各种形式的窝铺)、“温特合”和“卓”(平房)等建筑。

节日

乌日贡节 每两年一次的民族节日。诞生于1985年,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

春节与汉族的春节基本相同。

此外,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2000

还有:

跳路神,赫哲族传统宗教祭祀节日。

二月二:赫哲族传统的祭祀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节期一天。

文化艺术

赫哲族文化主要表现在赫哲族歌曲舞蹈、衣着服饰、渔猎工具、食鱼文化等方面。

文学

“ 伊玛堪 ”是赫哲族民间流传的说唱文学,常在猎场

中国历史人物元俨简介

、网滩或渔村土筑茅屋里说唱。内容大部分以英雄好汉,当地的自然风光,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朴爱情,部落间的战争和兴衰为主题,当然还会有许多表现渔猎生产的本领、技能的主题,也有少数关于宗教的故事。大多数故事都是以胜利为结局,以团圆而告终。

“ 说胡力 ”是以讲述为主的民间文学,有寓言、童话、传说等,大都比较短小,通常是老人讲述给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音乐

赫哲族擅长唱歌,比较有名的民歌和小调有:

乌苏里船歌 著名的赫哲族民歌,曾经因为版权问题引起官司,现在公认为赫哲族民歌。

赫尼哪 抒情歌曲。

嫁令阔 多为赫哲族妇女劳动时哼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原文出处:http://www.cnlishi.cn/news/8368.html

以上是关于赫哲族-赫哲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赫哲族-赫哲族;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6812.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