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姓想要告御状状纸却变成了感谢信?被告的程昉最后怎么样了?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百姓想要告御状状纸却变成了感谢信?被告的程昉最后怎么样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百姓想要告御状状纸却变成了感谢信?被告的程昉最后怎么样了?
百姓想要告御状状纸却变成了感谢信?被告的程昉最后怎么样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北宋熙宁年间,天下各州正在雷厉风行地推行王安石的新法。这一日,主管河北路河防水利的中央特派员程昉获悉了一个消息—河北路几个县的老百姓结成团要到汴京上访。原来,由于程昉在河北大兴水利,许多农户的庐舍坟墓被水淹没,还耽误了秋季庄稼的耕种,这些农户不肯忍气吞声,决定进京告状。
程昉闻讯大惊,急忙将几个县的县令叫来斥责。众县令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快马加鞭,在半路上截住了上访团。上访团谎称他们并非去上访
就这样,河北百姓的上访戏剧性地流产了。但纸毕竟包不住火,程昉很快被人弹劾,宋神宗得知实情,遂下诏减免那几个县的税收,程昉也获罪被贬。
朝廷在京师设立登闻鼓院、登闻检院,目的之一就是想建立一条快捷、通畅的“民告官”制度渠道,让受到冤屈或被权力侵害的老百姓能有机会直诉于朝廷,获得司法救济。有点像直诉法院,凡有诉状,原则上都要直呈御前,再由皇帝委派官员审理,而不是退回给地方政府处理。并且对原告给予充分保护,规定普通百姓可直接到各级法院乃至京师的登闻鼓院控告;禁止被民众控告的官府罗织罪名打击报复;即使证实是诬告,也不用原告反坐。
显然,朝廷希望通过周密的制度设计,给民众一种复合式的直诉机会。那宋代直诉法院的设计有没有效果呢?
宋哲宗绍圣年间,开封府大户向氏(向太后的娘家)想在自家祖坟附近修建一座慈云寺,时任户部尚书的蔡京想要巴结皇亲,便私自圈了一大块地给向氏,并要求四邻田庐赶快拆迁,给向氏修寺腾地方。被拆迁的人家不服,跑到开封府告状。开封府法官判决私人宅地不许拆迁,维护了被拆迁户的利益推荐。但被拆迁户还是不满意,又挝鼓上诉,告到登闻鼓院,最后蔡京被罚了款。
推荐阅读:元末奇人邹普胜:地位比刘伯温高,跟错主子最后结局如何?
历代王朝都立法禁止越诉,对越级上诉的草民不管有理无理,先打几十大板再说,唯独宋代广开越诉之门。借鉴宋人的做法,设直诉法院,许民越诉,也不失为改革信访制度的一个可参考的替代方案。
编辑推荐:
>>> 清朝五位皇后死亡之谜?历史上慈安是怎么死的
>>> 慈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80478.s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百姓想要告御状状纸却变成了感谢信?被告的程昉最后怎么样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百姓想要告御状状纸却变成了感谢信?被告的程昉最后怎么样了?;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6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