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什么要用19年的时间写出《资治通鉴》?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什么要用19年的时间写出《资治通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司马光为什么要用19年的时间写出《资治通鉴》?
对司马光为什么要耗费19年时间,编写一本《资治通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过去中国历史上,编纂史书并不算一件罕见的事情。除了官方修史,民间也有许多人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编纂史书。这种对历史的崇敬,在世界其他国家,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
而在数千年来的浩瀚史册中,《资治通鉴》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并得到许多名家推崇。为了编写好《资治通鉴》,司马光耗费了整整十九年的时间。
《资治通鉴》的内容里,很长程度上讲究一个“通”。从周朝晚期开始,到五代为止,司马光把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编入一本书当中。这个工作量,确实是非常大。司马光最初编写时,更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
他在前期的时候,编写了从周朝到秦朝灭亡的一部分历史,并把交给宋英宗预览历+史+网。宋英宗看完后十分高兴,立刻让司马光继续编纂,并给他配了一个专门的书局,选择官吏,作为助手,共同编纂史书。
这个决定,对于司马光而言,帮助极大。毕竟上千年的历史,过去印刷打字又没那么发达。如果只靠司马光一个人,恐怕是很难完成了。后来司马光无论到哪里,即便辞官离开京城,也都带着书局的人,帮助自己编纂史书。
其实,在编纂史书的时候,司马光的人生发生过很大变化。在第一次给宋英宗进献部分《资治通鉴》时,他担任龙图阁直学士的职位。宋英宗去世后,宋神宗继承皇位。
对于宋神宗而言,司马光在他心中分量极重。司马光当时官声极好,又有足够深厚的学术底蕴。在欧阳修的举荐下,司马光从龙图阁直学士升任至翰林学士,再到御史中丞。
宋神宗是一个非常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帝王。他希望自己革除大宋积弊,振兴国力。于是,向很多有才干的人征求治国的办法。皇帝找来王安石举行变法。同时,又想让司马光担任枢密副使拒
起初时,王安石的变法,跟司马光并没有太大冲突。司马光起初还会维护王安石。可是,随着王安石变法出现的失误,让两人关系日渐紧张。1071年时,司马光因为好友直言王安石的弊端而被罢黜,感到十分不满。从这个时候开始,司马光选择退回洛阳,带上书局,不再公开谈论政事,一心编纂《资治通鉴》。
跟过去一些其他史书不同,《资治通鉴》里,不仅记载了历史,也记录了很多司马光本人对政事的一些看法。司马光还写了119篇史论,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且,《资治通鉴》开头就把时间定在东周威烈王这段时间。这个时间在儒家传统里于特别的意义,代表“礼崩乐坏”的开始。所以,司马光的论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礼治”。其实,跟很多人的印象不同,《资治通鉴》并不是一本简单介绍权谋的书籍,而是一本涉及到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以及对历史人物评价,覆盖面非常广泛的书籍。
这本书籍,更多还是司马光为了通过对历朝历代的兴盛衰亡,来为后世做一个借鉴。因为司马光认为,君王在其中,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资治通鉴》内,有部分侧重于讲解统治者如何任官用人、信赏刑罚
推荐阅读:揭秘:司马光是导致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后来宋神宗看到司马光呈上的书稿后,才会亲自题写《资治通鉴》的书名。因为皇帝认为,这本书确实做到“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的要求。
但是,编写完《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已经66岁了。在退回洛阳后,他又用了整整
当然,后世也为司马光回报了同等的报酬。司马光的政绩为官,虽然有不足的地方,但他为中国留下宝贵历史的功劳,确实是其他人难以取代的地位。
更多推荐:
>>> 南京条约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72995.shtml
以上是关于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什么要用19年的时间写出《资治通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什么要用19年的时间写出《资治通鉴》?;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70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