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潘家自古多名人,一门九进士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潘家自古多名人,一门九进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潘家自古多名人,一门九进士
潘家自古多名人,一门九进士, 婺源西南乡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有一个千年古村,旧时因沿溪桃树众多而得名桃溪。明 婺源西南乡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有一个千年古村,旧时因沿溪桃树众多而得名桃溪。明朝成化至嘉靖年间,桃溪十里潘一族有九人中进士,其中任尚书、都御史等正二品者4人。
历史-潘家自古多名人,一门九进士
潘珏,明成化二十年进士。曾历任知县、同知、按察佥事等官职。在蕲水任内,勤于职守,为民办事,建立民仓,积储粮食,遇大旱,
中国历史人物都有谁
开仓济赈,灾民个个受益,深得当地人民的爱戴。但因脾性耿直,为政清廉,不奉上,七品官多年却总是得不到提拔和调动。后来,好不容易提升任福建提刑按察使司佥事,掌管一省刑名按劾之事,但是吏治腐败,按察使司大都不依法判案,冤案错案屡屡发生。潘珏限于职权无法为那些无辜的冤屈者平狱,常忧愤不已。一次,有一名无罪的囚犯被解送去杀头了,他得知后愤慨地叹道:“眼看着杀戮无罪者,却无力挽救,我何必做这个官!”于是辞官还乡。 潘珍,潘珏弟,弘治十五年进士。担任兵部左侍郎期间,嘉靖皇帝决定派兵征讨安南(今越南地域)。潘珍分析当时的局势,感到明朝的主要危险在北方,而不在南方,兴师安南没有必要。他上疏进谏道:“今天,我们主要的敌人在北面:北蕃联帐万里,烽警屡闻,而远征安南,非计所得。”潘珍这次进谏得罪了皇上,被斥为阻挠成命,革除了功名。后来朝廷大臣、抚按等纷纷上章推荐潘珍,朝廷恢复了潘珍的官职,但是潘珍却辞官回乡了。潘珍廉直品行好,死后赠右都御史。 潘旦,明弘治十八年进士。曾历任知州、知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等职。嘉靖十五年以兵部左侍郎提督两广军务,这时朝廷又命毛伯温征讨安南,潘旦认为安南并非敌寇,只要坚持安抚政策,则可平安无事。他在广西恰遇安南的使者前来求贡,于是向朝廷建议,希望朝廷容许我们再观察一下事态的变化,如果安南他们真心来朝贡称臣,那我们就不需要耗费兵力万里征战了。潘旦的奏章送到礼部和兵部。礼部尚书严嵩不理睬潘旦的意见。毛伯温回京看到潘旦的奏章也很不高兴,说总督肩负重任,应选择一个懂兵的大臣来担当,于是将潘旦调到南京。潘旦没有赴任,以身体有病为由请辞退休。潘旦平易近人,喜怒不形于色,居官识大体,操行正派。逝世后,吏部上奏,称潘旦“才优经济、进退以礼”,朝廷追赠他为工部尚书。 潘选,潘珍从弟。弘治十八年与族侄潘旦一起考中进士。任江山县令,不畏艰险,深入案发地调查办案,惩治,保护了一方平安。升户部主事,又升河南提刑按察司佥事、山西提刑按察司佥事,分巡河东道兵备。他风裁严肃,秉公执法,打击不法豪强,惩治贪官污吏,屡有建树。时人有“贪吏畏他望风解绶”之说。后来为照顾多病的母亲,辞官归里。他对母亲非常孝顺,病中的母亲有一天想吃鲫鱼汤,当时没有
姓罗的中国历史人物有那些
鲫鱼,家人准备用其它鱼代替,他说:“不行,欺骗母亲就是欺天!”不顾严寒解衣下河,捉到了两条鲫鱼才回家。 潘鉴,潘旦从弟,明正德三年进士,曾历任按察提刑使司佥事、布政司左参议、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工部左侍郎、工部尚书、兵部尚书、两广提督等职。为人耿直,为官清廉,勤于政事,每赴一任都政绩显著。任工部右侍和左侍郎兼左副都御使期间,奉旨总督湖广川贵诸省采办木材,在偏僻的边远山区进进出出忙碌了8年,心殚国事,不辞辛劳。他亲眼目睹山里百姓采伐木头疲惫不堪,生活贫困,于
中国历史人物手抄画
是上奏朝廷请求减轻山区百姓的负担。奏章获得朝廷批准,苗族百姓和边关吏胥无不交口称赞。后转兵部尚书,提督两广军务,病死在任上。朝廷追赠太子太保,封正一品。潘鉴公私分明,治家有法,将“四礼”等书作为仪礼规范,要求家人子弟学习履行。 潘錡,明正德六年进士,没出任做官却英年早逝。 潘
说起中国历史人物
潢,潘珏孙,正德十六年进士,他相貌平平,但他维护儒学道德、维护做官的原则,却是许多人难以匹敌的。他调入礼部,进《大学衍义》;担任劝经筵侍讲,为皇帝讲课;调到吏部,先后撰写并呈送了数十篇奏章,皆切中时弊。吏部选拔人才,内阁首辅私下介绍了两人过去,他认为不符合条件执意不从,自己反被贬回礼部。到福建督学,每到一地都要严明学规,建立品行、学业二册,济助家庭贫困的儿童到县学读书,还聘请学者为老师,讲授程朱理学,使读书人刻苦磨砺争相上进蔚成风气。为人谦恭谨慎,说话不多,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必慷慨陈词,出正直之言,尽畅胸怀。他任户部尚书时,公明廉谨,为当时的内阁首辅所嫉恨,他上疏参劾自已“不知随时通变之术”。嘉靖皇帝了解潘潢的脾性,便将他调任南京工部尚书,后转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因农民起义军在皖豫边界起事,他奉旨派兵未能取胜,朝廷怪罪,辞官回乡。死后封赠太子少保。 潘镒,正德十六年与族兄潘潢同登进士。三察院称其才德并茂,升员外郎。奉命清查九库,将九库20多年来问题成堆的帐目一
中国历史人物绘画汉文帝
一查清,另立清册,九库官员中的蠹虫全部受到惩处。任户部福建司郎中,清除多余的人员,整治盘剥过往运输人员的旧弊。任湖南长沙知府,整治衙门中那些与盗贼相互勾结有恃无恐为非作歹的官员,对于贪赃枉法者严惩不贷。惩处了都察院副都御史的儿子“混劫儿”,震慑了盗贼,自此一方平安。还先后历任衮州知府、山东副使、霸州兵备、河南布政司左参政等职,后弃官回乡。
历史-潘家自古多名人,一门九进士
潘釴,潘鉴族弟,嘉请十七年进士。任京都行人司行人、户部员外郎,以清廉谨慎著称。后任青州知州,除旧布新,为民办事,对于地方上的势力严惩不贷,当地的百姓一直怀念他。当了6年的知州,任满调河南信阳兵备副使,严饬保甲制度,为当地百姓的平安办了不少好事。后升任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从三品,清正严明,勤于政事,在任上去世。 “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不仅是潘氏家族的荣耀,也成为婺源乡闾广为流传的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原文出处:http://www.cnlishi.cn/news/7699.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潘家自古多名人,一门九进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潘家自古多名人,一门九进士;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7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