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一氧化二氮

  • 一,氧化,二氮,原文,标题,一,氧化,二氮,历史,
  • 中国历史人物-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7-19 01:09
  • 小虎历史故事网

一氧化二氮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一氧化二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一氧化二氮

历史这种气体是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在1772年发现的。汉弗莱·戴维自己和他的朋友,包括诗人柯尔律治和罗伯特·骚塞在16世纪90年代试验了这种气体。他们发现一氧化二氮能使病人丧失痛觉,而且吸入后仍然可以保持意识,不会神志不清。现在发现吸入一定量后会神智不清。不久后笑气就被当作麻醉剂使用,尤其在牙医师领域。因为通常牙医师无专职的麻醉师,而诊疗过程中常需要病患保持清醒,并能依命令做出口腔反应,故在此气体给牙医师带来极大的便利。制备方法1:小心加热硝酸铵可以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这个反应需要控制温度于170-240°C之间。快速加热或加热温度过高时,硝酸铵可能会爆炸性分解为氮气、氧气和水,从而造成危险。硝酸铵为农业肥料的成分之一,会慢慢的分解,产生一氧化二氮,而释放到大气中。方法2:用锌(或其他金属)和适当浓度的稀硝酸反应可生成硝酸盐、一氧化二氮和水。太浓的硝酸会产生NO2气体或是NO气体,所以此反应...

历史

这种气体是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在1772年发现的。汉弗莱·戴维自己和他的朋友,包括诗人柯尔律治和罗伯特·骚塞在16世纪90年代试验了这种气体。他们发现一氧化二氮能使病人丧失痛觉,而且吸入后仍然可以保持意识,不会神志不清。现在发现吸入一定量后会神智不清。不久后笑气就被当作麻醉剂使用,尤其在牙医师领域。因为通常牙医师无专职的麻醉师,而诊疗过程中常需要病患保持清醒,并能依命令做出口腔反应,故在此气体给牙医师带来极大的便利。

制备

方法1:小心加热硝酸铵可以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

这个反应需要控制温度于170-240°C之间。快速加热或加热温度过高时,硝酸铵可能会爆炸性分解为氮气、氧气和水,从而造成危险。硝酸铵为农业肥料的成分之一,会慢慢的分解,产生一氧化二氮,而释放到大气中。

方法2:用锌(或其他金属)和适当浓度的稀硝酸反应可生成硝酸盐、一氧化二氮和水。

太浓的硝酸会产生NO 2 气体或是NO气

中国历史人物传记资料

体,所以此反应需要控制硝酸的浓度。

结构与性质

一氧化二氮的分子是直线型结构。其中一个氮原子与另一个氮原子相连,而第二个氮原子又与氧原子相连。它可以被认为是

10位中国历史人物

共振杂化体。

一氧化二氮可以被氧化为更高价的氮氧化物,如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 2 。

将一氧化二氮与沸腾汽化的碱金属反应可以生成一系列的亚硝酸盐,在高温下,一氧化二氮也可以氧化有机物。

应用

增加车辆速度

使用氮氧加速系统的改装车辆将一氧化二氮送入引擎,遇热分解成氮气和氧气,提高引擎燃烧率,增加速度。氧气有助燃作用,加快燃料燃烧。

火箭氧化剂

一氧化二氮可以用作火箭氧化剂。这比其他氧化剂优势化处是因为它是无毒的,在室温下稳定,易于储存和相对安全地进行飞行。第二个好处是可以很容易分解成呼吸的空气。

用作麻醉剂

医生会让病人吸入一氧化二氮和氧气,以降低对疼痛的感觉,同时让病人在清醒状态。

安全性

人可能因为在吸入

中国历史人物的主要事件

笑气时氧气过少而引起突然的窒息。暴露于笑气中会短时间导致智力,视听能力,手的灵活度降低。长期接触可引起维生素B群缺乏症,肌肉麻痹等。

一氧化二氮的主要安全隐患在于,它是一种有分解性的麻醉剂,而且通常以加压液化的形式储存。在正常储存时,它是很稳定的,使用起来也很安全。但是如果错误地使用,它会很容易分解而且很有可能爆炸。液态的一氧化二氮是有机物的良好溶剂,不过用它制成溶液有可能会生成一些对外界刺激敏感的爆炸性物质。一部分火箭事故由于一氧化二氮被燃料污染而发生,少量的一氧化二氮和燃料的混合物发生爆炸,随即引起剩余一氧化二氮的爆炸性分解。

经常吸入一氧化二氮,被证明会产生神经毒性,损

中国历史人物罗素

害脑部。

一氧化二氮与环境

氮氧化物,当然也包括一氧化二氮,是一类温室气体。因此,氮氧化物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时(比如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对象。一氧化二氮本身是排在二氧化碳、甲烷之后的第三大温室气体。它所能造成的

中国历史人物盘点

温室效应的效果大约是二氧化碳的300倍。

在自然条件下,一氧化二氮主要从土壤和海洋中排出。人类耕作、生产、使用氮肥、生产尼龙还有燃烧化石燃料和其他有机物的过程增加了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量。

一氧化二氮加速历史

一氧化二氮是一种助燃剂,最初是用在帮助二战时德军飞机迅速逃离战场,现今用于改装汽车上,用于直线加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原文出处:http://www.cnlishi.cn/news/7668.html

以上是关于一氧化二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一氧化二氮;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7513.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