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中兴四大名将中最贪财的他为何结局最好?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宋高宗-中兴四大名将中最贪财的他为何结局最好?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中兴四大名将中最贪财的他为何结局最好?
南宋中兴四将中,张俊不是打仗最勇猛的,也不是战功最显赫的,但他却是为人最贪、财富最多、权位最高、结局最好的历_史_网。对于南宋政权来说,张俊当然是功臣,特别是对于宋高宗赵构,张俊不但帮他平定了苗傅、刘正彦的叛乱,有“勤王”之功,
网络配图
一、战火中的悍将
张俊(1086—1154年),字伯英,凤翔府成纪县(今甘肃天水)人。张俊从小好骑射,技艺精湛,亦颇为自负。16岁入武行,为弓箭手。后随军征讨南方少数民族,参与对西夏作战,因军功升承信郎,成为低级武官。不久,他参加了平定沂州武胡、徐进、郓州李太等叛乱的战役,杀贼最多,升为武德郎。
张俊是第一个劝赵构登帝位的高级将领。靖康二年四月一日,金军在攻破汴京、并对这座帝都进行4个月的疯狂浩劫后,押解3000多人,以及不可胜数的金银珠宝北去后,张俊便向赵构恳辞劝进说:“大王是皇帝的亲弟,人心所归,眼下局势动荡,群情喧扰,若不早日登上皇位,势必群龙无首,国将不国。”当时,赵构觉得时机未到,没有立刻答应。张俊又联合宋钦宗时的尚书左丞耿南仲,连续三次上表劝进。多次劝进之后,赵构于五月在应天府正式登基,是为南宋高宗历_史_网。赵构登基后,初置御营司,重用张俊为御营前军统制,又加带御器械。带御器械是官职名,目的是“假禁近之名,为军旅之重”,可见赵构此时已将张俊视为心腹。
二、被皇帝视为“左右手”
如果说张俊对于赵构的第一大功劳是劝进的话,那么他的第二大功劳就是平定内乱。自从金军开展“搜山检海”的南侵行动以来,中原和江淮之间,也如北方大地一样,被金军几番蹂躏,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许多走投无路的农民啸聚山林,落草成寇。一些小军阀则割据一方,拥兵自重推荐。当时,孔彦舟占据武陵,张用占据襄汉,李成占据江淮湖湘。尤其是李成,聚众数万,势力蔓延至十余个州郡,大有席卷东南之意,成了让赵构寝食不安的心腹之患。
推荐阅读:刘伯温和姚广孝谁才是大明朝天下第一谋士?
张俊深知这是一个升官的良机,绍兴元年(1131年),他主动请缨平定李成叛军。各郡叛乱全部平定,赵构大封众将,拜张俊为太尉。这对于刚刚45岁的张俊来说,也算是扶摇直上,显赫一时了。
网络配图
三、在贪财好色中自保
赵构、秦桧、张俊之间是一种十分微妙的三角关系历.史.网。秦桧始终在利用赵构怯战的心理,兜售他那“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投降主张;赵构一方面不希望被金人掳去的宋钦宗回来,另一方面也被金人的“斩首行动”吓破了胆儿,甚至吓得再无生育能力,只要是能让他稳坐皇位的主张,投降也好,杀功臣也好,不但依从,而且努力推动。所以,对于秦桧,他言听计从;而张俊,位于武将之首,
立国以来,赵宋王朝的权力顶层一直有一种惧武的心病,怕武将坐大,对政权构成威胁,对位子构成威胁。有一次,赵构问张俊,你读过郭子仪传吗?张俊说没有。于是,赵构意味深长地告诫张俊说:“郭子仪虽然常常领兵在外,但他心怀朝廷,尊敬朝廷,皇帝有诏,立刻就到……如今,你所管之兵,乃朝廷之兵,如果你像郭子仪一样心怀朝廷,尊敬朝廷,不但自己能享尽荣华,子子孙孙也会代代昌盛。倘若持兵自重,轻视朝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非特子孙不能享福,你自己也将有不测之祸,望你戒之!”这番话,对张俊几乎是很直白的告诫,听话,则享尽荣华,不听话,则万劫不复。在这种明白的警告之下,张俊敢不俯首帖耳?当然,这既是对张俊的告诫,同时也是对所有大将的警告,反映了赵构猜忌武将的一贯心理。
推荐信息:
>>> 戚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33036.shtml
以上是关于宋高宗-中兴四大名将中最贪财的他为何结局最好?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宋高宗-中兴四大名将中最贪财的他为何结局最好?;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8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