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乾隆朝官场怪现象:官员被革职十余次仍任原职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乾隆-乾隆朝官场怪现象:官员被革职十余次仍任原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乾隆朝官场怪现象:官员被革职十余次仍任原职
对百姓温和的太阳,照在官员身上也一样和煦。对于晚年出现的一些贪污官员,乾隆经常拖着不惩,或者以“不为已甚”为辞,加以宽纵。如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五月,内外文武大臣中竟有多人连续被革职、革任十余次而后却仍然留任原职者。(《清高宗实录》)
朝鲜使臣描述晚年乾隆政风的变化时说:
皇帝近年颇倦,为政多涉于柔巽,处事
虽然没来过中国,黑格尔对中国式专制政治却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说,在中国,皇
网络配图
这段话几乎是对乾隆晚年政局一字不差的描述。专制政治中,皇帝是整个国家的神经中枢,官僚体系的精神状态就是皇帝一个人精神状态的放大。不但是人亡政息,同一个统治者的心境变化,也可以使国家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皇帝的勤奋进取,经过官僚系统的层层传导,最后抵达到社会可能只剩百分之十。然而皇帝的松懈懒惰,却会被官僚系统层层放大,抵达到基层,会扩大十倍百倍。
皇帝既然喜欢清静,不愿生事,地方大员们当然更乐于高枕无忧。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之后,懒惰之风在大清政界迅速蔓延。皇帝对山积的奏折感到头疼,而官员们对于案牍之劳,更是避之不及。遇到公事,层层推诿,一层一层向下转批:“不问事理之轻重,动辄批委属员,督抚既委之司道,司道复委之州县,层层辗转推延,初若不与事者。”(《乾隆朝东华录》)
坐堂审案,处理民间纠纷是地方官的重要职责,然而乾隆晚年的官员们“终年以坐堂审事为苦”,千方百计推托不理:“民间呈状俱由宅门投递批准,不审,终年延搁。小民拖累不堪,赴控,上司批查,亦屡催不复。”也就是说,老百姓告状,他不开庭审理,一拖就是一年。老百姓等不及,“越级上访”,上司询问,他也懒得答复。还有的官员恨百姓“越级上访”,给自己添麻烦,就想方设法打击“上访者”:“恨民上控,必加刑责,而案件仍不为审。”(《乾隆吏科题本》)
网络图片
推荐阅读:揭秘:乞丐朱元璋能当上大明皇帝究竟靠的是什么
清代官员考成制度中,对许多政事列有处理期限。到了乾隆晚年,官员办事逾期之事越来越普遍,因此而受处分居然成为官员受处分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清代档案《乾隆吏科题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例子:甘肃皋兰知县徐浩任内受处分23次,其中13次是因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湖北江陵县发生了一件抢劫案。一群农村流氓抢劫了附近的富有寡妇家,寡妇认出了抢劫者,事后当即报官。此案证据确凿,事情清楚,很容易处理。可是当时的县令汤廷芳虽然派人抓到了两个嫌犯,却懒得审理,将嫌犯取保了事。后面相继接任的4任县令在10年内“均不严究”,“经事主控告,臬司严催,俱延宕不解,扶同沉搁,置地方盗案于不办,实出情理之外”。这样一个小小案件,换了5任地方官,居然还没有结案。乾隆听说后,也不禁大为恼火,说:“足见湖北吏治废弛已极。”
推荐信息:
>>> 浅水原之战的历史影响:唐军彻底排除西秦威胁
>>> 杨玉环吃个荔枝为什么会落下千古骂名呢?
>>> 杨广因征高丽惹的天下狼烟四起:最终惨死!
>>> 皇太极的死与庄妃何关?皇太极死亡之谜大揭秘
>>> 揭秘:永泰公主的丈夫是谁?武延基怎么死的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29767.shtml
以上是关于乾隆-乾隆朝官场怪现象:官员被革职十余次仍任原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乾隆-乾隆朝官场怪现象:官员被革职十余次仍任原职;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85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