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明朝督师袁崇焕的子孙如何变成了清朝旗人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袁崇焕-明朝督师袁崇焕的子孙如何变成了清朝旗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明朝督师袁崇焕的子孙如何变成了清朝旗人
袁崇焕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四月二十八日戌时,时年四十七岁。
另外,关于袁督师的后裔,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存在,在此也一并说说。
金庸在《袁崇焕评传》第十三节的注释中道:
朝廷抄袁崇焕的家,家里穷得很,没有丝毫多余的财产。他在辽西的家属充军到浙江,后来改充军到贵州,在广东东莞的充军到福建。《明史》说袁崇焕没有子孙。近人叶恭绰则说:“袁后裔不知以何缘入黑龙江汉军旗籍。”当时清掳掠大量汉人至辽东为奴,我猜想袁崇焕的子孙多半是给清掳掠了去,到黑龙江苦寒之地作农奴,因而编入汉军旗籍。袁崇焕的冤狱,到清朝乾隆年间方才得以真相大白。
网络配图
《明史》完成于乾隆四年七月,其中《袁崇焕传》中
近年来,对金庸先生此文的指责日厚,通常是责其未查阅《清史稿》,因其中明写乾隆派员寻得督师后裔五世孙袁炳一事,是以并非如其所言为旁系子孙,且袁督师后人在《清史稿》中自有传记,如此为文颇失之于粗心。
推荐阅读:三国时的名医华佗并非曹操同乡 而是波斯人?
此言所论,略为偏颇,不免过于小觑了金庸先生。
指责金庸先生没有查阅《清史稿》者
首先是举证《清史稿·高宗本纪》有“四十八年……戊子,予明辽东经略袁崇焕五世孙炳以八九品官选补”一句,另外《东华续录·乾隆》也载曰:“五世孙袁炳并未出仕”,这两者都说“五世孙”,并无说是旁系,所以应该是嫡系。而《清史稿》中更有袁督师后裔的几篇传记,也都未说是旁系子孙繁衍。另又责曰,金庸先生是知道《明史》成于乾隆四年的,而那时候乾隆还没去找袁督师后代,因此他依据《明史》言其无后显然不足为凭,且忽略了查阅《清史稿》云云,大致如此历~史~网。
但是,如果考据仔细些的话,应该知道处理袁督师一案的经办人之一余大成在其《剖肝录》中,说袁督师“力捍危疆,而身死门灭,其得罪大略相似。但武穆有子
盖因余大成为审理督师一案的当事人之一,更曾于其间力挽狂澜,最后是靠着威胁其上司方救下了督师一家老小的性命,如此,则督师有无嫡出后嗣,作为办案官员的余大成自是一清二楚的,外加督师一案,前后勘察达九个半月之多,绝无搞错的道理。再退一步说,即使余大成想维护督师后裔,
网络配图
另外,金庸先生也说:“《明史》完成于乾隆四年七月……乾隆皇帝隔了几十年……下旨查察袁崇焕有无子孙,结果查到只有旁系的远房子孙,乾隆便封了他们一些小官,那已是乾隆四十八年的事了。”这一条说辞,显然可以证明他是查阅过《清史稿》的,怎么能说他没看呢。
我以为金庸先生不但查阅了《清史稿》和《东华续录》等书,多半还查阅了部分地方志和清档案。譬如康熙年间的《广东通志》就道:“(袁崇焕)籍没之日,无子。”而在清宫档案的《清高宗实录》中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丙寅条,更有这么一条极为详细的记载:
谕军机大臣等:昨披《明史》,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欢迎。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袁崇焕系广东东莞人,现在有无子孙,曾否出仕,着传谕尚安,详悉查明,遇便覆奏。
系统推荐:
>>> 顺治帝将建宁公主嫁给吴三桂太失策!气焰更嚣张
>>> 助燕王朱棣登上皇位之人 竟是这个神秘和尚
>>> 郦食其怎么死的?韩信为何要害郦食其被齐王烹煮
>>> 为何世人只知大禹治水却不知还有一个鳖灵治水?
>>> 慈安:东宫太后 实则比慈禧更有手段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29591.shtml
以上是关于袁崇焕-明朝督师袁崇焕的子孙如何变成了清朝旗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袁崇焕-明朝督师袁崇焕的子孙如何变成了清朝旗人;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85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