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民间俗语“天高皇帝远”究竟说的是哪位皇帝?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民间俗语“天高皇帝远”究竟说的是哪位皇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民间俗语“天高皇帝远”究竟说的是哪位皇帝?
“天高皇帝远”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出自明朝人黄溥编纂的《闲中今古录摘抄》,为“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推荐。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显然,这是一次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武力抗争。那么,“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指的是谁呢?有学者认为,其中的“皇帝”并非针对某一个皇帝,而是对所有封建昏庸皇帝的泛称。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网络配图
单纯从语法角度上来看,“天高皇帝远”和“民少相公多”是一组极其工整的对偶句。句中,“天”对“民”、“皇帝”对“相公”,丝毫不乱。其中,“民”是指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穷苦百姓,“相公”是对那些作威作福的官吏的蔑称,两个词语对应的分别是两类群体;而“天”是对苍天的专称,所以按照对偶规则,“皇帝”也应该是专指某一个皇帝,而不是多个皇帝。
黄溥是明朝人,其《闲中今古录摘抄》是以杨讷的《元代农民战争史料》为蓝本的。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杨讷,亲历元亡明兴的朝代更替,目睹农民起义的反抗怒潮,其作品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据《元代农民战争史料》记载:元朝至正八年(1348),浙江台州、温州百姓树起“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反抗旗帜,首义反元。从这首《台温处树旗谣》产生的时间来看,“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应该专指元顺帝。
推荐阅读:史上最惊悚痴情皇帝:爬进棺材和已死皇后同房
元朝统一中国后,将其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个等次,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并规定这四等人在做官、科举、打官司等诸多方面享受不同等次的待遇,导致民族矛盾和阶
网络配图
到了元顺帝的时候,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将士堕落,赋税繁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虽然元顺帝曾以脱脱为相,以图刷新政治,帝国中兴,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由来已久,积重难返。
脱脱遭馋退位后,国事日非,元顺帝本人却“怠于政事,荒于游宴”,一味的沉湎于享乐和女色,纪纲废弛,官吏贪蠹,财政窘迫,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风起云涌。在元朝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元顺帝宁可专心致志地学“行房中运气之术”,也不处理朝政;
小编推荐:
>>> 清朝几十万大军为什么抵抗不了西方侵略者,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 这面墙上记载着80年前的历史,每一个字都是证据
>>> 揭秘: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辈分最低的皇贵妃是谁?
>>> 邓通钱是什么?邓通铜山铸钱的故事
>>> 第六感真的存在吗?科学家做了这些实验却无法得出明确结论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28108.s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民间俗语“天高皇帝远”究竟说的是哪位皇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民间俗语“天高皇帝远”究竟说的是哪位皇帝?;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8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