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公元前322年 张仪相魏,纵横家活跃于政治舞台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张仪-公元前322年 张仪相魏,纵横家活跃于政治舞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公元前322年 张仪相魏,纵横家活跃于政治舞台
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魏国谋划联合各国共同抗秦,张仪与齐、楚大臣在啮桑(今江苏沛县西南)相会,商议联合齐、楚破坏魏国合纵计划之策,但未能阻止魏、赵、韩、燕、中山等国结盟历_
《孙膑兵法》成书,战国中期孙膑及其弟子们写下一部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即《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该书继承并发展了《孙子兵法》等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战争观、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上都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原则。孙膑认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否则就会“削地而危社稷”。这种思想是符合当时争雄的客观实际的。在军队建设上,此书提出首要的问题是“富国”,一个国家只有富裕充足了,“强兵”也就有了可靠的基础与保障。关于强兵,他重视训练、法制和将帅条件,提出“兵之胜在于篡(选)卒,其勇在于制”,即士兵要严格挑选,严格训练,有良好的组织编制,将帅要做到赏罚分明,令行禁止。
对于将帅的看法,他认为不但要具务德、信、忠、敬等品质,更应擅于用兵之道,即要“破强敌,取猛将”。在作战指导上,强调要“知道”,所谓“知道”,具体总结地说就是“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他强调创造有利的作战态势,即所谓的“孙膑贵势”。孙膑发展了孙武“我专而敌分”的理论,提出了以寡胜从、以弱胜强的战法。这在齐魏马陵之战中和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之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还主张“必攻不守”的战略,即不以防御为主,重视攻取城邑和阵法的运用。儒法之争
推荐阅读:三国中苦命女人孙尚香:一生毁在四个男人手里
春秋以来,奴隶主贵族维护其统治的周礼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威力,旧有的典章制度随之而衰落,因而出现了一批改革家如管仲、子产等,他们颁布法令与刑书
小编推荐:
>>> 美国为何下令紧急撤离航母:解放军一款杀器逆天
>>> 震惊!宇航员登陆太空后竟会有这些后遗症!
>>> 大美女孙鲁班究竟是有多狠毒?
>>> 梨山老母和毗蓝婆间有何隐秘?梨山老母到底是谁
>>> 探索“诗仙”李白 他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21063.shtml
以上是关于张仪-公元前322年 张仪相魏,纵横家活跃于政治舞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张仪-公元前322年 张仪相魏,纵横家活跃于政治舞台;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8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