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三国真正的王佐之才:本可复兴汉室却为保皇帝而自杀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董卓-三国真正的王佐之才:本可复兴汉室却为保皇帝而自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三国真正的王佐之才:本可复兴汉室却为保皇帝而自杀
东汉末年,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放纵士兵大肆剽虏资物,淫掠妇女,朝野一片混乱。司徒王允在貂蝉天衣无缝的配合下,巧使连环计,成功地离间了董卓、吕布之间的“父子”情义,假吕布之手诛杀了凶狠残暴的董卓。
按理说,有了如此天高地厚之功,王允在政治舞台上应该有一个功德圆满的结局。然而,老天似乎是有意要与王允过不去,除掉董卓后不久,王允就死于董卓的旧将李、郭汜之手。不少人认为他自从诛除董卓以后,骄矜武断,不能控制错综复杂的局面,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持上述观点的人,大约是这样认为的:不顾众议杀蔡邕,是他骄矜武断的表现;不懂得变通,逼反郭汜、李,是自取灭亡的直接诱因;乱军近逼天子,王允控制不住错综复杂的局面,只得从城楼上跳下。我们先来一一解读这些事件,分析事件背后的真实情况。
先说蔡邕之死。当时王允听说有人在哭董卓,便命人抓来,一看是朝野都为之尊崇的蔡邕,于是就痛斥了蔡邕一番。蔡邕赶忙请求免死,想学司马迁续史。这让王允不能接受,蔡邕如果像司马迁那样忠实地记录下那段历史,必然会令幼小的天子遭受到诽谤,还会使他们这些大臣蒙受批评!由此,王允缢杀蔡邕,实际上是在维护封建士大夫阶层声誉,维护皇帝的尊严历.史.网。
不赦郭、李等人的原因很明显。事实上,郭、李作乱的真正目的和董卓是一样的,“杀天子谋大事”。青少年时就被誉为有“王佐之才”的王允对此不可能没有警觉。所以,“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是有他的道理的。遗憾的是,东汉这棵大树已腐朽到根,在乱臣贼子面前,显得那么不堪一击DYT。王允见形势危急,便慷慨辞君,从容地自城楼上跳下,被郭、李二人手起
推荐阅读:揭秘:一代枭雄桓温为什么会被两位千古名相嫌弃
此前,王允是完全可以逃生的。李、郭汜兵进长安,吕布抵挡不住,于是要王允和他一起逃跑,王允却没有答应。那么有人要说,不走也行啊,可以坚持到最后嘛,何必主动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当时的情形,看似优势在天子,但实际上占上锋的是手握重兵的臣下。一旦谈崩,手握重兵的郭、李二人就会督军猛攻,乱军之中,必然危及皇帝性命,闹不好就会玉石俱焚历.史.网。
事实上,王允对自己必死的结局是有清醒认识的,他也抱定了必死的信念。现在,是王允实现诺言为国家“奉身以死”的时候了。李、郭汜,你们不是说只要我死了你们就退兵吗?那我来了!只要用我的死,能够换取皇上的周全,值!于是,王允主动
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舍得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人。王允用自己的生命为延续东汉王朝的生命争取了时间,他就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欢迎888
小编推荐:
>>> 商鞅对变法做出过哪些努力?商鞅生平经历简介
>>> 武则天八大未解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18117.shtml
以上是关于董卓-三国真正的王佐之才:本可复兴汉室却为保皇帝而自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董卓-三国真正的王佐之才:本可复兴汉室却为保皇帝而自杀;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89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