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宋朝风云人物:史上真实的包拯与戏剧中的包拯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宋朝-宋朝风云人物:史上真实的包拯与戏剧中的包拯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宋朝风云人物:史上真实的包拯与戏剧中的包拯
包公戏之所以口耳相传,流传至今,在于民间渴望有不畏强权、刚直不阿的人物为民作主,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在中国历史上名气最大的法官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和传说不同的是,他有一个很圆满的家庭,有在双亲照顾呵护下成长的童年。他的父亲包令仪,字肃之历_史_网。进士及第,授朝散大夫,行尚书虞部员外郎,出帅南京(今商丘),上护军。死后被朝廷赠刑部侍郎。用今天的官阶来衡量,包拯生于一个厅局级干部家庭。包拯自幼接受儒学教育,走科举
包拯在家一呆10年,直至父母病逝、3年守丧完毕,他才在乡亲们的劝勉之下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出任天长县知县。这一年是仁宗景祐四年(1037),他已是一个39岁的中年人了。包拯的宦途非常顺利,除了因“失保任”(被他保荐升职的官员犯罪而受连带处罚)被降级一次,包拯的官阶一直向上。他担任了10年的地方官,后来转到朝廷监察系统任3年,主持过谏院、代理过御史中丞,在这段经历中,包拯建立起自己的嫉恶如仇的名声。弹劾了很多的朝廷重臣,包括当时的宰相宋庠、宋庠的弟弟宋祁、名臣张方平等人。
皇祐二年(1050),宋仁宗决定任命自己宠幸的张贵妃的堂伯张尧佐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另外三个官职意义不大,而宣徽使于唐代,主持朝廷朝会,北宋初年往往以宣徽使兼枢密使,掌握军事指挥。到了仁宗朝,这个官职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在朝廷礼仪上,位次仅次于宰相、枢密使。包拯当时主持谏院,率领谏官上谏,认为按照宋朝惯例,后妃亲属不得担任宰相及军职,这次是皇帝恩宠贵妃过度,宰相未能及时阻止,“反复数百言”,包拯自己言辞激烈,以至于溅了仁宗皇帝一脸的唾沫星,直到皇帝将错误任命“罢之”为止。(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一)
至和三年(1056)阴历十二月,包拯被任命“权知开封府事”,嘉祐三年(1058)阴历六月解任,实际上包拯在开封只有18个月多一点而已。刚到庭,书吏们要检验一下包拯的能耐,故意一起围上来、捧着公文汇报事情来
推荐阅读:张世杰为何要跳崖?张世杰的人生经历和为何而死
后来包拯主要担任财政系统的官职,当了4任转运使(地方最高财政长官),最后被任命为三司使,这个官职是北宋特创的,号为“计相”,主管财政审计,其地位仅次于宰执(宰相和枢密院)。包拯最后的结局是进入到“宰执”之列。宋仁宗在1060年任命包拯为枢密副使,包拯开始正式进入朝廷的决策班子,
更多推荐:
>>> 礼部尚书张伯行为官清正被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
>>> 三国的赵子龙到底是一代武神还是最牛的保镖
>>> 清朝发生的一起僵尸谈恋爱事件, 竟被记入史书
>>> 人类史上最惨重战役柏林战役的三个特点是什么
>>> 明朝士大夫笔下的河南人:朴质直爽不说话骗人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15276.shtml
以上是关于宋朝-宋朝风云人物:史上真实的包拯与戏剧中的包拯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宋朝-宋朝风云人物:史上真实的包拯与戏剧中的包拯;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89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