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江左周郎国士无双:竟被一本书冤枉了他2000年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周瑜-江左周郎国士无双:竟被一本书冤枉了他2000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江左周郎国士无双:竟被一本书冤枉了他2000年
一本《三国演义》让一代名将周瑜几乎成为了嫉贤妒能、器量狭隘的“代名词”,蒙受了近两千年来难以洗刷的“不白之冤”欢迎。那么真相真如罗贯中先生所描述的那样吗?
根据研究三国首选史书,被列入正史“二十四史”的《三国志》(
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与三国历史相关的所有现存其
经过百番查阅,结果很清楚:《三国演义》中与周瑜人品心眼小、气量小、无良心
推荐阅读:孝庄太后一心为大清江山 康熙求天缩己命延其寿
1)器量
史书上对周瑜人品的评价很高DYT。陈寿《三国志》笔下的周瑜的人品,归纳起来是三个“大”:大方,大义,大度,可以称为“三大天王”,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也就是说周瑜心胸豁达,很受人敬重和爱戴。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曾派遣能言善辩的谋士蒋干游说周瑜,蒋干回来后,称周瑜是:“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刘备也夸周瑜是:“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器量广大。”赞扬周瑜的,既有自己同事,又有对手和敌人,这说明,周公瑾的气度在三国时代是众所公认的。
《三国志》还记载了“瑜与程普不睦”的故事。在化解与程普的矛盾中,周瑜充分展示出了气度和雅量。程普是东吴的开国元勋、三朝元老,将士们都尊称他为“程公”。起初,他见周瑜年纪轻轻,职位却比自己高,心里看不上,且又有几分不服,于是,他经常对周瑜冷嘲热讽,屡加欺辱,“普颇以年长,数凌侮瑜。”对此,周瑜非但没有记恨,反而以宽厚博大的胸襟一一忍受下来,“折节容下,终不与较”。遇到重大军情,周瑜还亲自到程府虚心请教。周瑜谦逊礼让、以德服人的风度,让程普备受感动,程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后来程普逢人便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QmHR。”老将程普的话是对周瑜人格魅力最形象生动的概括。而从其他正史典籍中,也都不曾看见过关于周瑜“气量狭小”的记载。
编辑推荐:
>>> 闯王李自成进京后为何要剁了吴三桂全家?
>>> “背锅侠”赵括:在长平之战后背了几千年锅
>>> 李斯作为秦朝的丞相为什么要与赵高同流合污?
>>> 成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11558.shtml
以上是关于周瑜-江左周郎国士无双:竟被一本书冤枉了他2000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周瑜-江左周郎国士无双:竟被一本书冤枉了他2000年;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rw/90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