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历史上的皇后真的称呼自己“哀家”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历史上的皇后真的称呼自己“哀家”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历史上的皇后真的称呼自己“哀家”吗?
现在的宫廷剧是越来越多了,大家有没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有的宫廷剧里太后自称是哀家,皇后也自称是哀家?那么这个哀家是什么意思呢?太后、皇后为什么要自称是哀家呢?到底谁用哀家这个称呼是对的呢?哀家和皇上是什么关系?皇后为何自称哀家?为何皇后、太后等女性自称「哀家」?这种称呼从何时开始?又代表什么含义?“臣妾、哀家、咱家“影视剧中的这些称谓用对了吗?
哀家是古时候的戏曲里,丧夫的皇后自称。 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称。其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无夫之哀。古人妇女以夫为纲。哀家一词仅用于丧夫的太后。皇帝在世之时,皇太后自称“哀家”而哀家则是因为死了丈夫,自己只不过是“先帝”留下来了人而已,所以悲哀“先帝”的意思,而皇后决不会这样自称,对皇帝多称妾。妾某氏,对臣子则直接称我。因此皇后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称“哀家”的,而且仅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里出现,历史真实中的皇后,无论何时都不自称哀家。历史上不论皇家还是农家,死了丈夫的妇女没有自称为哀家,而多自谦为奴家或贱妇。
历史-历史上的皇后真的称呼自己“哀家”吗?
哀家一词为今人杜撰之词,多出现在帝王将相内容的影视作品中,主要使用对象为古代死了丈夫的皇后或皇太后。哀家一词主要由哀子一词演变而来。《礼记.杂记上》: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古时居父母丧者的自称为哀子,后来,父在而居母丧者自称哀子。历史上不论皇家还是农家,死了丈夫的妇女没有自称为哀家,而多自谦为奴家或贱妇。
李雨堂,号西湖居士,清代人,编著了狄青演义三部曲:《万花楼》、《五虎平西》、《五虎平南》。在后面两部中,各有多处单单国八宝公主自称“哀家”的例证,如《五虎平西》第十四回:“且说公主回到宫中,坐下想道:‘想哀家二九之年,姻缘注就,犹恐配着本国之人,不称哀家之意。常常想起,烦闷不过,情愿终身孤独,再不想到与天南地北的狄青夙有良缘之份!哀家一见这英雄,是心中所愿,奈非父母媒灼作合,哀家实是打算不来,难以明言,喜得师父前来说合。’”
又如《五虎平南》第三十九回:“公主看罢,说:‘书上虽言他父子无灾无咎了,但今又来此妖道,如何是好?……想来朝中未知差哪人前往除妖道。倘若无人,哀家必要领旨的。 ’”
书证一
“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 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自称于其君,曰“小童”。自世妇以下,自称曰“ 婢子”。子于父母则自名也。”
书证二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他国人则称她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古时候,丧夫的女子自称“未亡人”,不称哀家,哀家只有丧夫的帝后可称,哀家不是泛用的谦称。
古代的皇太后从来没有自称过“哀家”,皇后也没有自称过“本宫”,而是自称“吾”或者“我”。如果是临朝称制,代替天子行使皇权,下达诏书的皇太后的话,那么这位皇太后也是可以在文武百官面前自称为“朕”的。虽然据说“朕”这个称呼在秦始皇嬴政之后,成为皇帝所专有的自称,但是从史书中的一些记载来看,至少在汉魏晋时期,那些曾经临朝称制的皇太后也是可以自称为“朕”的。比如说东汉和熹太后邓绥、顺烈太后梁妠、东晋康献太后褚蒜子都在自己下达的诏书中自称为“朕”过,同时官员向皇太后奏事的时候,也会尊称皇太后一声“陛下”、“皇太后陛下”、“圣淑”等,也就是说那个时期的太后自称为“朕”根本一点都不奇怪,根本不是宫斗剧里面动不动就是自称“哀家”的。如果太后要使用谦卑一点的自称的话,那么我所知道的自称有“未亡人”,这个称呼就是比较类似于“哀家”这个称呼了。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帝崩,长子平原王有疾,而诸皇子夭没,前后十数,后生者辄隐秘养于人间。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邓)太后临朝。和帝葬后,宫人并归园,(邓)太后赐周、冯贵人策曰:“朕与贵人托配后庭,共欢等列,十有余年。不获福祐,先帝早弃天下,孤心茕茕,靡所瞻仰,夙夜永怀,感怆发中。今当以旧典分归外园,惨结增叹,燕燕之诗,曷能喻焉?其赐贵人王青盖车,采饰辂,骖马各一驷,黄金三十斤,杂帛三千匹,白越四千端。”又赐冯贵人王赤绶,以未有头上步摇、环佩,加赐各一具。〗――范晔《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皇后邓绥纪》
〖(东汉)和平元年(公元150年)春,(梁太后)归政于(桓)帝,太后寝疾遂笃,乃御辇幸宣德殿,见宫省官属及诸梁兄弟。诏曰:“朕素有心下结气,从间以来,加以浮肿,逆害饮食,浸以沉困,比使内外劳心请祷。私自忖度,日夜虚劣,不能复与群公卿士共相终竟。援立圣嗣,恨不久育养,见其终始。今以皇帝、将军兄弟委付股肱,其各自勉焉。”后二日而崩。在位十九年,年四十五。合葬宪陵。〗――范晔《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皇后梁妠纪》
(东晋宁康元年即公元373年)夏五月,旱。秋七月己亥,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大司马、扬州牧、平北将军、徐兗二州刺史、南郡公桓温薨。……八月壬子,(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堂嫂)崇德太后(褚蒜子)临朝摄政。……(东晋宁康二年即公元374年)夏四月壬戌,(康献)皇太后(褚蒜子)诏曰:“顷玄象忒愆,上天表异,仰观斯变,震惧于怀。夫因变致休,自古之道,朕敢不克意复心,以思厥中?又三吴奥壤,股肱望郡,而水旱并臻,百姓失业,夙夜惟忧,不能忘怀,宜时拯恤,救其雕困。三吴义兴、晋陵及会稽遭水之县尤甚者,全除一年租布,其次听除半年,受振贷者即以赐之。”〗――房玄龄《晋书•帝纪•第九章•晋孝武帝司马曜纪》
〖及(晋)成帝司马衍)即位,尊后曰皇太后。群臣奏:“天子幼冲,宜依汉和熹皇后(邓绥)故事。”(太后)辞让数四,不得已而临朝摄万机。后兄中书令(庾)亮管诏命,公卿奏事称皇太后陛下。〗――房玄龄《晋书•列传•第二章•明穆皇后庾文君列传》
〖帝既备兹冠礼,而四海未一,五胡叛逆,豺狼当路,费役日兴,百姓困苦。愿诸君子思量远算,戮力一心,辅翼幼主,匡救不逮。未亡人永归别宫,以终余齿。仰
盘点北美洲的奇闻趣事作文
惟家国,故以一言托怀。〗――房玄龄《晋书•列传•康献皇后褚蒜子列传》
〖今主上富于阳秋,陛下以圣淑临朝,恭己委任,责成群下, 方寄会通于群才,布德信于遐荒。〗――房玄龄《晋书•桓温列传》(这里的“圣淑”指的是康献太后褚蒜子)
“哀家”这个词是怎么被一代又一代的写手们玩坏的?
现在就有观点认为,“哀家”这个词大概率是取自于昆曲,“哀家”,实际上应当是“俺家”。在中国古代的各种类型戏曲中,帝王自称孤家,帝王称大臣为卿家。民间的女子自称“奴家”,但是让太后、娘娘、公主一类的人物自称奴家显然不合适,于是就开始自称“俺家”,而在早期的昆曲中,其发音就同哀家。
我记得第一次对“哀家”这个词产生疑惑,是在特别小的时候,看了一部叫《镜花缘传奇》的电视剧。这部暴露了我年龄的电视剧,是根据清代李汝珍原著小说《镜花缘》改编,其中路过的女儿国,里面的男皇后在宫斗的时候,居然自称“哀家”,而当时的女皇帝仍然健在,正在跟男主上演强迫入宫的戏码。
“哀家”这个词,听起来就非常得拿腔拿调,就算是古人再繁文缛节,也不见得每天说话都要拿着腔调说,唯一会一直这样说话的,除了小说就是戏曲了。
大多人的观点是,哀家一词似乎是由哀子一词演变而来的,《礼记·杂记上》说: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其实,在历史上,不论皇家还是普通人家,死了丈夫的妇女都没有自称为哀家的。
如果我们翻开清代最具代表性的白话小说《三侠五义》,其中多处用了“哀家” , 如:
太子去后,刘后心中那里丢得下此事,心中暗想: “ 适才太子进宫,, 猛然一见,就有些李妃形景;何至见了李妃之后, 就在哀家跟前求情!……… ”( 第1回)
娘娘不觉失声道: “ 暖哟!包卿!苦煞哀家了。”( 第15回)
包兴在旁, 急冷冷打了个冷战,登时包公黑脸也黄了。包兴暗说:“我… … 我的妈呀!闹呵,审出哀家来了!我看这事怎么好呢? ”(第15回)
太后看罢,心中大喜,以为仁宗有福,方能得这样能臣。又转想自己受此沉冤,不觉的滴下泪来,哭道:“哀家多亏你夫妇这一番的尽心。哀家之事,全仗包卿了。”(第17 回)
一般人理解的“哀家”多是从《汉语大辞典》中知道的,书中解释“哀家”说:戏曲中孀居的太后的自称。
台湾《国语辞典》(修订本)把“太后”扩展到“后妃”:戏曲中孀居后妃的自称。
《中华线上词典》则把适用范围从单纯的“戏曲”推广到“旧小说”:旧小说、戏曲中太后或皇后在丈夫死后的自称。
但从上述我们举出的小说段落可以看出,以上这些描述都是不准确的。在第一段时,刘后自称哀家时,真宗仍然活着。不止如此,甚至有时候“哀家”还可以作为他称,比如包兴那句“审出哀家来了”。
这个词被玩坏的远不止这种情景,清代李雨堂编著的狄青演义三部曲:《万花楼》、《五虎平西》、《五虎平南》。在后面两部中,各有多处八宝公主自称“哀家”的例证,如《五虎平西》第十四回:
“且说公主回到宫中, 坐下想道:‘想哀家二九之年,姻缘注就,犹恐配着本国之人,不称哀家之意。常常想起,烦闷不过,情愿终身孤独,再不想到与天南地北的狄青夙有良缘之份!哀家一见这英雄,是心中所愿,奈非父母媒灼作合,哀家实是打算不来,难以明言,喜得师父前来说合。’”
清代宣统二年,上海人华琴珊著有《续镜花缘》也是这种情况,十六回:“公主道:‘哀家自幼喜欢这一道,故而学会的。近悉驸马调兵出征,哀家也在此温习一番,也好与父王出力。’”
自称代词是汉语人称代词中最复杂的一个分支,主要有我、吾、余、予、联、印、台、言、侬侬家、阿侬、身、咱、昝、俺、洒家、某、某甲、某乙等等。祝中熹先生在《先秦第一人称代词初探》中指出第一人称代词最初是一元的,其始元是“我”字。由于假借,形成了字形的多元由于声转,形成了字音的多元。第二人称代词亦如此现代汉语中声母及韵母的字,在上古音系里原都读为声母。若、汝、而、尔、乃,本都是同音的,后演变为现代汉语的“你”,复归于一元。
在上古,“我”、“吾”、“余”、“予”、“联”是最常用的五个自称代词。它们有的可以同现,有的则处于历时线性状态。而自称代词“俺”,产生于宋,元明后普遍应用。
“俺”的复数形式有“俺门每”、“俺们”,大多为排除式,也可以表达包括式指称。“俺每”在元曲中出现较多,而“俺们”在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是从明代开始。
在苏州话中,以an为韵母的字音分成两类,其中一类字韵母的读音为“哀”,像“庵堂认母”,让评弹演员读,韵白就读为“哀”堂认母。
“俺”的读音 也是如此,如今评弹中第一人称,如果用于正面人物,“俺”往往用“中州音”,读为an,如“俺(an)林冲”。如果用于丑角,比如娄阿鼠,便仍然用“苏白”即苏州方言,说“俺这里”(其中“俺”发音是“哀”)。如今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哀这里”,其实“哀这里”就是“俺这里”,就是“我”。
所以,现在就有观点认为,“哀家”这个词大概率是取自于昆曲,“哀家”,实际上应当是“俺家”。在中国古代的各种类型戏曲中,帝王自称孤家,帝王称大臣为卿家,太监们自称咱家(咱,音zá)。民间的女子自称“奴家”,但是让太后、娘娘、公主一类的人物自称奴家显然不合适,于是就开始自称“俺家”,而在早期的昆曲中,其发音就同哀家。
而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因此,由于昆曲在舞台上曾经的统治地位,使得戏曲和曲艺演员们口口相传,后来由于口语语音的变化,但由于多数人不知道哀家其实是俺家,在写作和记录的时候,便依音写成了哀家,以后,以讹传讹,变成了哀家。
但语言的演变是个很复杂的过程,这种说法只能说是目前来看,对“哀家”一词比较合理的解释。
随着小说和戏曲在清末的盛行,一直到了民国,有了电影,“哀家”这个词更是深入百姓心中了。
香港著名粤剧编剧家唐涤生1957年6月撰写的粤剧《帝女花》,讲述明末思宗长女长平公主年方十五,因奉帝命选婿,下嫁太仆之子周世显的悲剧故事。该剧第一场《树盟》,即有多处公主自称“哀家”的台词,例如:“老卿家,世显正话提起棵含樟树,哀家忽然有感于心,我想在含樟树下吟诗一首哩。”
至于皇后,太后历史上究竟怎么自称的?其实大多都是用“我”或者“吾”这样的词,有时候还会用“朕”“老妇”、“老身”等等,例如: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九》:“己丑,日食,昼晦。太后恶之,心不乐,乃谓左右曰:‘此为我也。’”这里的吕后自称“我”。
又有《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此时太后自称“朕”。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有: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这其中,太后自称为“老妇”。
《新五代史》中记载的后汉隐帝母亲李太后的话:“老身未终残年,属此多难,唯以衰朽,讬于始终。”这里太后自称“老身”。
翁同和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首言昨屠仁守事。对“御史未知大礼,然其人尚是台中之贤者。”(慈禧太后)曰 “吾心事汝等全不知。”这里太后自称“吾”。
真实的慈禧是自称“我”的,如果要写在“上谕”(就是所谓的圣旨) 则自称“予” 慈禧太后对自己的相貌相当自信,到了老年时还时常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圆明园的场景 她总是不无得意的对宫女说起“彼时,宫人皆以我美也!”
百年后,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太后自称“哀家”,而这个词也被影视剧玩得越来越多。其实,影视剧本就是演绎,跟戏曲在这方面无甚差别,但那些历史剧,打着正说与还原的旗号,仍然用着戏曲里的称呼,就略显滑稽了。
本宫和臣妾这俩称呼也是不存在的
古代皇城中有很多宫殿,只要是一个宫殿的主人都可自称“本宫”,比如,太子叫“东宫”,可自称本宫,皇后可自称本宫,还有一些人,只要是宫殿的主人都可自称“本宫”,但太后和太皇太后一般不会自称“本宫”的,因为在中国的古代,身份地位是分得很清楚的。
随着宫廷历史剧的热播,一些剧中的人物称谓被广大观众模仿和运用,如 “臣妾”、“哀家”、 “朕”等,尤其在网络交际语言中极为活泼。“臣妾做不到”的表情包风行一时,小学生在作文中自称“哀家”,可见影视作品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之深。但是,剧中的称谓词使用正确吗?人们的使用又规范吗?
“哀家”只存在于戏曲中
有些称谓只是后代戏曲小说中运用,并不存在于古代人际交往中,例如“哀家”。
“哀家”的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无夫之哀,是旧时戏曲中死去丈夫的皇后或皇太后的自称,并不是历史人物所用的称谓。
《说文》:“哀,闵也。”哀有悲痛、悼念之义。“家”做词尾,表示一类人。哀家指自己属于哀痛之人,语用色彩庄重,不具有普适性。但现时有很多人使用“哀家”自称,甚至年龄甚小的小学生也自称为哀家,殊不知其中错误非常明显,让人哭笑不得。
“臣妾”非“妾”
不少历史题材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嫔妃和比自己级别高的人说话时,往往自称“臣妾”。 这一称呼的典型性和相关剧情所具有的魅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很多观众认为“臣妾”是古代后妃的专用称呼,其实不然。
“臣”与“妾”是两个不同的词,含义不同。《说文解字》:“臣,事君也。象屈服之 形。”古者“臣”指被抓获的战俘,奴仆,男性奴隶,后引申为男子自谦之词。“妾”,本指女奴,因其身份卑贱,可用作妇女的谦称。古代女性自称为“贱妾、妾人、小妾、下妾”等。 “臣”和“妾”可以作为语素结构成合成词“臣妾”,先秦文献中多有记载。
“臣妾”最初为服贱役的男女奴隶的总称。男曰臣,女曰妾,后泛指统治者所役使的民众和藩属。如《秦律》中称因犯罪被罚为奴隶的人为“隶臣妾”。《易·遯》有:“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臣妾”一词在使用过程中范围逐渐扩大,可以指称臣服于统治者的民众。《汉书·食货志上》:“王莽因汉承平之业,匈奴称藩,百蛮宾服,舟车所通,尽为臣妾。”唐代诗人刘长卿有“万方臣妾同瞻望,疑在曾城阿母家” (《闻奉迎皇太后使沈判官至,因有此作》);南宋诗人陆游诗有 “上天佑仁圣,万邦尽臣妾”(《登城》);宋王禹偁“明明圣天子,德教如四维。蛮貊尽臣妾,县道皆覊縻”(《送笻杖与刘湛然道士》)。
“臣妾”一词在古代还可作为动词使用,意为统辖管治之意。《商君书·错法》:“同列而相臣妾者,贫富之谓也。”唐元稹《授裴向左散骑常侍制》:“朕以将壮之年,臣妾天下,司其忿速,其在於持重温良之士以鉴之乎。”严复《辟韩》中提到“而中国之尊王者曰:‘天子富有四海,臣妾亿兆。’臣妾者,其文之故训犹奴虏也”。
总之,先秦时“臣妾”一词由男女奴隶统称,渐渐发展为“民众”
大千世界奇闻趣事大全
和“藩属”之意,到中古时期仍泛指民众。这一时期,后妃自称为“臣妾”并无确切的文献记载。
而宋代以后,有观点认为文献中开始出现女性自称为“臣妾”的记载,后妃称臣妾因此于古有据。《宋史》称:“甲寅,皇太子择配,帝诏其母族全昭孙之女择日入见。宝佑中,昭孙没于王事,全氏见上,上曰:‘尔父死可念。’对曰:‘臣妾父固可念,淮、湖百姓尤可念。’” (《宋史》卷四十五 本纪第四十五)关于宋代以后是否有嫔妃称“臣妾”仍有争论,但影视作品中对“臣妾”一词显然有不少误用。
皇帝为什么自称“朕”?汉字“朕”的本义是什么?
芈月可以自称为“朕”吗?
2015年播出的电视剧《芈月传》燃起了观众对战国历史的热情。这是一部讲述战国时期女政治家芈月的影视剧,女主人公芈月成为太后之后自称为“朕”,引起了热烈讨论。
有人控诉“芈月”为什么不自称哀家,上文已经解释过。大部分人质疑的是“朕”这一属于皇帝自称的方式,怎么可以让一个女人称呼呢?
朕本为“我”,秦始皇之前,不论身份高低、等级贵贱都可以使用。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朕”成为皇帝的专属称谓,其他人不可再用。汉承秦制,“朕”亦是皇帝的专属称谓,一直延续到清朝。蔡邕《注》曰:“朕,我也。古者,上下共称之,至秦然后天子独以为称。”屈原在《离骚》中自称为“朕”:“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宋玉的《招魂》中也自称为“朕”:“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除此以外,《论语》、《孟子》、《庄子》等文献中“朕”出现多次。
汉代文献中,存在高位女性自称为“朕”的记载。东汉尤为多见。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的专权、斗争演变日益激烈,皇帝多年幼登基,太后临朝现象多见。《后汉书·皇后纪》开篇道:“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据史书记载,可以发现临朝皇太后、太皇太后以“朕”自称的例子。
汉平帝刘衎继位时,年仅九岁,太皇太后王政君垂帘听政,大司马王莽操持国政,十几岁的汉平帝成为傀儡皇帝。《汉书·平帝纪》中记载:“诏日:&
军事武器奇闻趣事视频下载
lsquo;……朕以皇帝幼年,且统国政,惟宗室子弟皆太祖高皇帝子孙及兄弟……’”此处的“朕”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自称。和帝幼子百余日登基,皇太后邓绥临朝,《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有“五月辛卯,皇太后诏日:‘……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这里的“朕”即皇太后。这些记载中太后或太皇太后皆因皇帝年幼而“佐助听政”、“佐助统政”,自称为“朕”。
综上, “朕”在先秦时候可以作为第一人称,意义功能皆与“我”相似,不分贵贱皆可使用。秦始皇之后成为天子的专称。汉代,尤其东汉后期,皇帝登基多年幼,皇太后或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也曾出现过自称“朕”的记载。
“咱家”不是宦官的专有称呼
观众常常可以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宫廷宦官以“咱家”自称。尤以清宫戏最为典型,“咱家”一词被误认为是宦官的标配。
其实不然。“咱家”(音za,去声),人称代词,我,早期白话,早期文献中也可以写作“喒”。宋元明清时期的俗文学作品中运用十分普遍。例如“自叹咱家,两鬓霜华,有锦难缠,泪湿琵琶”(孙周卿[双调]蟾宫曲 自乐);明徐渭《渔阳三弄》:”咱家姓察名幽,字能平,别号火珠道人”;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咱家左良玉,表字昆山。&
修路奇闻趣事作文400字
rdquo;
宦官自称“咱家”,在旧时戏曲小说中多见。“李莲英伸手在荣禄肩上拍着,笑说道:‘鱼儿快上钩了,四爷须好好地做去,不要弄毛了,再抱怨咱家。’”(《清代宫廷艳史》)
2008年新拍的《三国演义》中,董卓在群臣面前道:“竟敢行刺咱家,咱家是什么人?”“咱”字并不见于宋以前的字书。《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咱家”已经在当时的俗文学作品中运用。但从历史角度看,董卓自称“咱家”并不合适。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我是猫》中文译本(于雷译版)通篇猫公的自称便是“咱家”。“咱家是猫。名字嘛……还没有。……这大约便是咱家生平第一次和所谓的'人'打照面了。……”当年于雷先生在翻译“吾辈”这一猫公自称之时曾经在“在下”和“咱家”来中进行选择。他认为,“吾辈”不卑不亢,却谦中有做,类似我国旧时戏曲宦官口里的“咱家”。于雷先生结合猫公心态和文章风格而定作此译,既凸显了猫公玩世不恭、插科打诨的心态,“咱是猫,不是人”,又将其嬉笑怒骂下的犀利深刻地表现出来。
为何古代王公自称“孤”“寡”?
在古装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君王自称为“孤”、“寡人”。“寡人”更为常见。实际上,先秦时期这两个词通常作为 “王侯”的自称,而不是天子。
先说“孤”。“孤”本指幼年丧父(母)的人,成为有丧事之大国诸侯的自谦,或庶方小侯的自称。《左传.庄公十一年》:“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 《礼记.曲礼下》:“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 《史记》、《汉书》文内未见有称孤,后汉时地方割据者僭用为自称。东汉曹操《让县城自明本志令》:“若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所以,‘孤’本为诸侯之称,到了汉末及三国群雄之割据僭窃者开始自称为“孤”。
“寡”,少也。“寡人”,寡德之人也,也有 “寡德”、“寡君”,皆是先秦时期诸侯的谦称。《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这是诸侯对别国的谦称。《礼记.曲礼下》:“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 这里是诸侯对本国臣民的谦称。秦始皇继位后曾使用一段时间寡人自称,后弃用,而自称为“朕”。 “寡人”汉以后出现较少, “孤”的使用时间较长,魏晋之时流行为王公自称之辞。
传统观点认为,孤寡是王公自谦之称。古人称呼讲究礼貌,称人用尊称,自称则用谦称,称人以德,自称就以不德。
“孤”无父也,幼而无父曰孤,孤则人轻贱之。“寡”,少也,单独皆曰寡。如此,孤、寡两词皆有非常刻薄之色彩 。《老子》第三十九章:“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老子》四十二章又云:“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
此外,不榖、不德也是先秦时期王公使用的谦称。不榖即不善,不德即无德。先秦文献中,不榖出现的次数极少。
古代称谓文化发达,称谓的复杂反映出严格的尊卑秩序,以及古人对礼制的重视。而现代社会,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被打破,古人的称谓也渐渐湮没在历史文献中。优秀的历史剧受到大众的喜欢和追捧,但毕竟属于艺术创作。剧中人物称谓不能反映历史真实,观众不能以剧中情节为史实,语言也不例外。
参考资料:《也说“ 哀家”》崔山佳;《上古汉语称谓研究》王琪;《“哀家”新说——兼说古典小说中的斗将》冯大诚;《上古汉语君王称谓研究》王珊。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wenshibaike/202205/130753.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历史上的皇后真的称呼自己“哀家”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历史上的皇后真的称呼自己“哀家”吗?;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2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