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三国时期东吴当过“威远将军”职位的都有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三国时期-三国时期东吴当过“威远将军”职位的都有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三国时期东吴当过“威远将军”职位的都有谁?
其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威远将军”,自然也是一个杂号将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和曹魏历史上,几乎没有人担任威远将军这一官职。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吴有四位“威远将军”:大多籍籍无名,你都知道吗?
一、孙邵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孙邵(163年-225年),字长绪,青州北海国人(今山东潍坊市昌乐县西)。对于孙邵来说,原本为北海相孔融的功曹,被孔融称赞为可任朝廷要职的人才。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孙邵没有成为东汉朝廷的大臣,但是,他最终成为了东吴第一位丞相,这也算验证了孔融的预言。
在东汉末年,孙邵跟随扬州刺史刘繇到达江东,继而辅佐孙权,受到了孙权的重用。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的时候,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张绍会成为东吴第一位丞相。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孙邵成为吴国首任丞相。并且,孙权还将孙邵加封为“威远将军”。在担任东吴丞相数年后,孙邵病逝。至于孙邵具体的去世时间,则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
二、孙邻
其次,孙邻(202年-249年),字公达,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一带)人,孙坚长兄孙羌之孙,豫章郡太守、都亭侯孙贲的长子。因此,对于孙邻来说,还是孙策和孙权的堂侄,三国时期的吴国宗室、将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邻的父亲孙贲去世,孙邻继承其爵位。孙邻九岁时,代理豫章郡的太守,进封都乡侯。
后来,在孙权的重用之下,孙邻升任夏口、沔中督,威远将军。赤乌十二年(249年),孙邻去世,他的儿子孙苗袭爵。对此,在笔者看来,在魏蜀吴三国中,东吴和曹魏一样,都拥有数量较多的宗室将领。与此相对应的是,蜀汉的刘备,反而身边没有宗室力量。
三、孙据
孙据(?—258年),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一带)人,三国时期的吴国宗室,权臣孙綝之弟。东吴第二位皇帝孙亮在位时,孙綝执掌大权。为了能够控制东吴朝廷,还让自己的弟弟担任东吴的武将,并执掌兵马。其中,就孙据来说,由威远将军晋升为右将军,封县侯。但是,到了公元258年,孙綝被东吴皇帝孙休和丁奉设计除掉,在孙綝被杀的背景下,孙据自然没有逃过一劫,也被东吴皇帝孙休下令斩杀。
四、李衡
最后,根据《三国志》等史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wenshibaike/202108/125772.html
以上是关于三国时期-三国时期东吴当过“威远将军”职位的都有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三国时期-三国时期东吴当过“威远将军”职位的都有谁?;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27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