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年号-皇帝谥号和庙号有什么区别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唐朝年号-皇帝谥号和庙号有什么区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皇帝谥号和庙号有什么区别
古代皇帝死后,一般会被封谥号和庙号。在唐宋以前,皇帝死后大部分都是称其谥号,但在唐宋以后,基本上都要沿用庙号。例如李世民的庙号为唐太宗,谥号为唐文帝,一般还是习惯称呼李世民为唐太宗。而汉朝皇帝刘彻,他的谥号为孝武皇帝,庙号为汉世宗,我们则更习惯称他为汉武帝。
为何到了唐宋以后,对已逝去皇帝的称呼从谥号变成庙号了呢?皇帝的谥号和庙号又有什么区别呢?
秦朝之前是称为王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过了三皇五帝,所以自称始皇帝,以后沿袭下来就都称皇帝了,某某帝是谥号,某某宗某某祖是庙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
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起到盖棺论定的功用。
唐朝以前,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自唐朝始,每个皇帝死后方才都有庙号。
谥号是人死后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rdq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而明清时期,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明清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这其中只有两个例外:一是明英宗朱祁镇,他即位之初取年号“正统&r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wenshibaike/202001/115901.html
以上是关于唐朝年号-皇帝谥号和庙号有什么区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唐朝年号-皇帝谥号和庙号有什么区别;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3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