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甗是什么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物-甗是什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甗是什么
甗,是蒸食器,
原为烹饪用的厨具,后作为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
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
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鬲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甑鬲式。商代的甗一般甑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
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甗,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大多数的甗为联体铸造。最独特的是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甑鬲分体,鬲体长方案形,六只方足,腹底平,中空可以盛水,其下可以焚火。案面上有三个灶孔,分置三甑,可以同时炊煮几种食物。
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
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
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甑鬲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渐高式。商代的甗一般甑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
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甑,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三联甗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
春秋四蛇饰甗
春秋时期饪食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春秋四蛇饰甗,高44.7cm,宽33.7cm,口径28.7×23.2cm,重12.3kg。甗分体式。甑呈长方斗形,春秋四蛇饰甗无隔,腹高深,上部外侈,下部收敛,平底上有箅孔,甑下有榫圈,是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47552.html
以上是关于文物-甗是什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物-甗是什么;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8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