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傣族-傣族医药文化

  • 傣族,药品,健康
  • 奇闻趣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4-06-10 06:58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傣族-傣族医药文化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傣族-傣族医药文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傣族医药文化

傣族医药理论认为,自然界存在着四种物质,称“四塔”,即“瓦约塔”(风)、“爹卓塔”(火)、阿波塔”(水),“巴塔维塔(士),万物生长离不开这四种物质,并借用“四塔来形象的解释人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认为健康是人体内的“四塔”之间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和协调标志,同时也表明体内“四塔能与外界的“四塔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和协调关系。

傣医理论中还吸取了佛教教义中的“五蕴”思想,即以色、受、想、行、识等五方面来概括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现象,分别为:录巴康塔(形体蕴)、维达康塔(受觉蕴)、先雅腊康塔(知觉蕴)、温雅腊康塔(心蕴)。傣医又将五蕴与“五戒”(世俗教徒的佛教戒律,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相联,在看病开药时强调进行五戒,以保证身心健康。

傣族-傣族医药文化
傣族-傣族医药文化

在傣医药书中介绍的傣族药方、用药配药和治疗方法既不同于西医,也不同于内地中医,有的药方甚至有“偏方气死名医”的效用。在西双版纳、德宏,傣医中一直流传着“八大名方”:“雅叫帕中布”、“雅溪(沙)里门囡”、“雅寄”、“雅澎冷”、“滚嘎仙恩”、“麻登憨”、“雅叫哈得(顿)”和“雅不

没经历过的奇闻趣事

踏不胆幸”。其中“雅叫哈顿”在70年代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入,“雅溪里门囡”和“雅叫帕中布”等为《云南省药品标准》收载。

傣医诊病方法主要是望、闻、问、摸、切。傣医还根据患者的肤色、体质及生病季节(傣族将一年分为热季、雨

奇闻趣事馆视频大全

季、冷季)的不同,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选用不同的治法。傣医将药物分为“雅黄”(热性药)、“雅嘎因(凉性药)、“雅墨(平性药)三类。傣医用药除采用内服、外用、内外合治三

太空中的奇闻趣事

种方法外,还有一些独特的方法,如睡药、敷药、蒸药、薰药、研磨药、刺药等。

仍存傣医药文献主要有《嘎牙山哈雅》、《玛弩萨罗》、《药典》、《医书》、《药书及病理》等。1990年,西双版纳州傣医研究所对全州傣族的民间医药进行了统计,收集到傣族医药典籍手抄本和贝叶经200多册,登记散见于各地的傣族医药书籍手抄本73本,调查统计傣药1208种,方剂405种,收集到的傣药方剂125个,傣药标本729种,样品253种。

1983年国家确定傣医药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1988年4月10日成立了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形成了科研、临床、教学三位一体的新格局。德宏、思茅也相继成立了民族医药研究机

奇闻趣事素材视频高清下载免费

构。许多傣族医药学专家与汉族科技人员一道对傣医药进行了大量的发掘、研究整理工作,先后编译了《西双版纳医药》《古傣医验方注释》1集,《西双版纳药志》1~4集(州内印刷3集)、景洪县还正式翻译出版了《档哈雅》《西双版纳家庭卫生常识》《傣族药物故事》《嘎牙山哈雅》等。

在云南省有关单位的努力下还编了《傣肌松》专辑。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编写了《傣医中专班临床课试用教材》,1991年底研究所又研究整理完成了论述人体生理解剖、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的《四塔五蕴》一书,1991年初还专门编印了《傣族医药专辑》。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41578.html

以上是关于傣族-傣族医药文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傣族-傣族医药文化;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92767.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苏公网安备\"苏公网安备32031202000918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