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佛教-佛教五戒是哪五戒

  • 佛教,佛教五戒,文化
  • 奇闻趣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4-07-11 02:16
  • 小虎历史故事网

佛教-佛教五戒是哪五戒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五戒是哪五戒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五戒是哪五戒

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中国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

道教五戒即太上老君五戒,后人托称太上老君名演说之戒:第一戒杀,第二戒盗,第三戒邪淫,第四戒妄语,第五戒酒。

佛教-佛教五戒是哪五戒
佛教-佛教五戒是哪五戒

佛教五戒

基本信息

“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是一切佛教戒律的基础。所有在家的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所以五戒也被称为“在家戒”

【五戒】

谓戒有五也:

一不杀。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在家人受。则云邪淫。若出家人受。则云离非梵行缘。一切都断故)。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前四是性戒。后一是遮戒)

○《大毗婆沙论》云:此五戒名学处。是近事者所应学故。又名学迹。若有游此。便升无上智慧殿故。又名学路。此为径路。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得转故。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八云:夫世俗所尚。仁。义。礼。智。信也。含识所资。杀。盗。淫。妄。酒也。道俗相乖渐教通也。故本于仁者则不杀。奉于义者则不盗。执于礼者则不淫。守于信者则不妄。师于智者则不饮酒。斯盖接化于一时也。正法内训必始乎因。因者即前五过也。此则在乎实法。指事直言。不假饰辞。

托名现意。如斯而修不期果而果证。不羡乐而乐彰。若略近而望远。弃小而保大。则无所归趣矣。今见奉持不杀者。不求仁而仁著。不盗者。不忻义而义敷。不淫者。不祈礼而礼立。不妄者。不慕信而信扬。不饮酒者。不行智而

奇闻趣事昵称英文版

智明可谓振纲提纲。复何功以加之

费长房撰隋开皇三宝录。引宋典云。文帝元嘉年中。问侍中何尚之曰

文洁奇闻趣事

。范泰谢灵运等。皆云。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其率土之滨。皆纯此化。朕以坐致太平矣。何尚之。答曰。臣闻渡江已来。王遵周顗宰辅之冠盖。王蒙谢尚人伦之

热门作品推广奇闻趣事

羽仪。郄超王谧王坦王恭或号绝伦。或称独步。谢敷。戴逵。范汪。孙绰。

皆致心于天人之际。靡非时俊清净之士。皆谓释氏之教。无所不可何者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遍于守内。则仁人百万矣。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

女儿国的奇闻趣事

于家。则百刑息于国。则陛下言坐致太平是也

佛教根本精神在于戒律的尊严,以及佛弟子对戒律的遵守。在三无漏学中,戒居首位,为佛法慧命延续之

所依,解脱之根本,而五戒则是大小乘戒的根本。受持五戒近则为人天之因,远可成圣道之本。如圣严法师所说:“五戒是通往人天的护照。”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故持五戒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人人受持五戒,则世界和平,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家庭和睦,便为人类社会减少杀盗淫妄等灾祸的威胁,这样就能达到净化人心的目的,又可以达至净化社会,增进人类乃至一切众生的幸福。

因此,也可以说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而制定了在家五戒。但五戒不离止恶,行善的慈悲心。世间上最大的利益,莫过于学佛了生死,成就菩提。我们要想成就这样善法,就必须持戒。只要都依佛教的五戒受持实行,我们的世界便是人间净土了。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3286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五戒是哪五戒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五戒是哪五戒;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08738.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