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火把节-白族火把节梗概

  • 火把节,白族,文化
  • 奇闻趣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4-07-25 14:34
  • 小虎历史故事网

火把节-白族火把节梗概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火把节-白族火把节梗概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白族火把节梗概

火把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火把节-白族火把节梗概
火把节-白族火把节梗概

过程

节日在当日白天做准备,在太阳落山后开始启动。主要有如下内容:

竖火把

节日前夕 ,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火把用山上砍下来的松树制作而成。费用由当年生小孩的人家负担。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 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精致美观。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燃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下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点火把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传将大火把点燃。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彻云霄,场面壮观。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酒、茶款待簇拥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狂欢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就会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

老猫奇闻趣事

敬上一把”。白族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

凤九枕上书奇闻趣事

保丰收。 在工业时代,化纤织物普及。化纤织物不耐热,所以遇上火把节是很惨的。

尾声

火把节近尾声时大家互相道别散去。同时到燃尽的火把下面捡木炭回去放在房子外面辟邪。

历史

火把节最早的记载见于南诏时期(迄今1000多年前)白族创作的汉诗中。当时火把节的时间在冬天。而今天的火把节则移到夏天,原因待考。

时间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相比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火把节的时间在三大民系内高度一致。火把节是白民族内部唯

球场奇闻趣事

一共同的节日。见于白族民家,拉玛和勒墨三大民系内。是白族全年节日中除去汉源节日外最正式最隆重的本土节日,在白族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火把节被简单地认定为彝族

看奇闻趣事视频的网站

民族节也因此导致白族民间的很多怨言和不理解。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29703.html

以上是关于火把节-白族火把节梗概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火把节-白族火把节梗概;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17245.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