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班门弄斧的典故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鲁班-班门弄斧的典故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班门弄斧的典故
班门弄斧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有不自量力之意。
在鲁班、匠石的门前舞弄大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鲁班,又名鲁般、公输般。春秋时代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传说是位能工巧匠,善于雕刻与建筑,技艺举世无双。人们一直把他看作是木匠的祖师爷。
有一次,明代诗人梅之焕来采石矶凭吊李白。采石矶是民间传说中著名唐代诗人李白晚年游览采石江时,见水中之月,清澈透明,竟探身去捉,便堕江而殁的地 方。由于李白在此留下过足迹,因此传说纷起,并留下了不少名胜,如李白墓、谪仙楼、捉月亭等等。采石矶也因此成了旅游胜地。
这天,梅 之焕来到采石矶旁的李白墓,一看却心中大为不满,矶上、墓上,凡墓前可以写字的地方,都被人留有诗句,那些写文章狗屁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竟在被称 为“诗圣”的李白的墓上胡诌乱题。那些拙劣诗句的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最早出现的雏形是柳宗元的“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郢,是另一位古代的操斧能手。意即在鲁班门前操弄斧子,是厚着脸皮。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竟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的人。
梅之焕讥讽那些自以为会做诗的游人,是“鲁班门前弄大斧”,这句话被后人缩成“班门弄斧”。这句成语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这句成语是指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鲁班,姬姓,公输氏,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春秋时期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
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来到楚国,帮
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lsdg/26990.html
以上是关于鲁班-班门弄斧的典故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鲁班-班门弄斧的典故;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19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