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建筑-庙宇的基本含义

  • 建筑,佛教
  • 奇闻趣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4-07-30 14:40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建筑-庙宇的基本含义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建筑-庙宇的基本含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庙宇的基本含义

庙宇是是供奉神佛或历史上名人的处所。一指祠庙;二指寺庙。《乡土瑰宝》庙宇册中介绍了中国乡土建筑中占有较重要地位的庙宇的特点、形制、建造及其公共功能,陈志华教授在“中国的泛神崇拜与庙宇”中对中国民间宗教的历史和性质有精彩的论述。

建筑-庙宇的基本含义
建筑-庙宇的基本含义

简介

庙宇通常是指供神佛或历史上名人的处所。庙宇结构有三个主要部分:即台基、主体与屋顶。中国庙堂木料结构之因素:木柱、楣梁、正梁、横梁和支柱均披露可见。一排排的柱子与正梁及楣梁连结起来,支撑着遮蔽的屋顶,木架之上排铺瓦片,而后砌砖隔墙填在柱间,构建中国建筑的理念。

功能

祈福纳祥、消灾解厄、祈求平安、教忠教孝、宗教信仰

结构

庙宇结构有三个主要部分:即台基、主体与屋顶。台基在中国建筑上,非常重要。所谓台基,包括整个的空间:自平地至台地以及栏杆和台阶。有时台地有两层或三层,以使建筑在台地上的主要建筑物,其形其式昭昭在目。北平的天坛,是一个显明

奇闻趣事溶尸狂魔

的例子,台地和栏杆三分环绕向上展开。台基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强化建筑主体独特的品性,通常借以台基和平台的高度表现建筑物的高贵和地位。中国庙堂木料结构之因素:木柱、楣梁、正梁、横梁和支柱均披露可见。一排排的柱子与正梁及楣梁连结起来,支撑着遮蔽的屋顶,木架之上排铺瓦片,而后砌砖隔墙填在柱间,构建中国建筑的理念。

称呼

寺庙分

佛教:寺、院、庵、堂,寺和院是和尚道场,庵和堂是尼姑道场。

道教:宫、观、庙、祠

佛教寺院是皇宫式建筑,道教庙宇是府衙式建筑,道教庙宇分:大庙、庙亭、小庙。

但福建闽南和台湾,佛教和道教已经融为一体。

从广义上来说,庙宇不仅仅与

农村科普奇闻趣事视频

佛教一家有关。但在佛教中,庙宇就有许多种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

庙,从秦代以来通常

奇闻趣事哪个领域好玩些

将官舍称为寺。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从此之后,“寺”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如白马寺、大召寺等。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庙。还有石窟,那是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这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开门,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在蒙古语中称“寺”为“召”。如大召、五当召等。另外,有称之为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等。

在道教中,寺庙的称谓也很多:道教创立之初,其宗教组织和活动场所皆以“治”称之。又称为“庐”、“靖”、也称为静宝。在南北朝时,道教的活动场所称呼为仙馆。北周武帝时,道教活动场所的称呼叫“观”,取观

冯骥才的奇闻趣事

星望气之意。到了唐朝,因皇帝认老子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称为“宫”,所以道教建筑也称为“宫”了。其它还有叫“院”、“祠”的,如文殊院、碧霞祠等。也有直接以建造者的园林地命名的,如明代睢州(今河南睢县)兵部尚书袁可立所建之袁家山,其实是其在自己别业中所建供奉吕祖和八仙众神的道场。

儒家则称之为“庙”、“宫”、“坛”,如孔庙、文庙,雍和宫,天坛等。

伊斯兰教称之为“寺”,如清真寺等。天主教称之为“教堂”。

在原始或民间中,称之为“庙”、“祠”,如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叫太庙、中岳庙、西岳庙、南岳庙、北岳庙、岱庙等。如祖庙、祠堂(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有武侯祠、韩文公祠等。

寺庙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谓之“历史文物的保险库”,乃当之不愧。寺庙建筑与传统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

同时,寺庙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民俗等等。各地一年一度的庙会如火如荼,不仅丰富了各地的文化氛围,同时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25973.html

以上是关于建筑-庙宇的基本含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建筑-庙宇的基本含义;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0232.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