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时期丝织业的发展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东周时期丝织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东周时期丝织业的发展
东周时期,各诸侯国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发展蚕桑和丝绸的生产,加上铁器的推广使用促进了手工业机具的不断革新,东周的丝织技术迅速提高,丝绸的品种也更加丰富多样。东周的丝织成为中国丝绸史上的重要发展时期。
东周丝织的种类:
1982年发掘的湖北江陵马山1号战国中晚期楚墓,出土大量完整的丝织品,种类繁多,色彩斑斓,几乎包括东周时
距今“马山一号墓”楚墓共出土了35件迄今所见世界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丝织物,被称为"神奇发现"。马山1号墓的锦种类也很多,二色锦有塔形纹锦等6种,三色锦有舞人、动物、纹锦等3种。舞人、动物、纹锦的纹样横贯全幅,织造时使用143个提花综,充分反映当时已有相当先进的提花织机和娴熟的织造技术。其中出土的绢的颜色多达6种。
绨、组、绦是战国时期出现的丝绸新品种。纬线起花绦和针织绦是战国丝织技术的重要创新。
楚国的刺绣绚丽多彩,代表了楚国丝绸的最高水平。刺绣多以绢为地,以罗为地者也偶有所见。马山1号墓的21件绣品,花纹各不相同。针法虽比较单一,但锁扣十分均匀、整齐、线条
东周丝织技术高明的有力证明:
以江西靖安大墓出土的东周时期高经密织锦"狩猎纹锦"为例,通过织物结构、织机装造工艺及织造工艺等复制实践研究,展开对古代丝织技术的深度探讨,从而揭示其240根/cm迄今为止最高经密织锦的关键技术和其科学价值。通过复制实践,不仅证实了240根/cm高经密经锦的存在,还可引证该工艺可织出宽幅高经密经锦,这一研究成果有力地说明中国古代的东周时期已拥有了织造高密度织锦的精湛技术,为中国古代织锦增添新的一页。
誉为“丝绸宝库”的马山一号墓出土的21件绣品,较多地运用改变线条方向、排列方式、稀疏密度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禽兽的细部,突破了单调、呆板的传统,给人以生动、多变之感。刺绣纹样的构图讲究对称平衡,动静结合,色彩搭配适当。图案的内容充满神话色彩,鲜明反映了楚文化浪漫主义的特色,对后世刺绣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国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养蚕、取丝、织绸了,经过时间的推移,丝绸的花色品种、技术不断的提高,促进了丝织品的产生和发展,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刺绣,现在还有中国四大名绣。随着丝绸及丝织品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原与边疆,中国与东西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变得更加密切,使得我国古代的朝代文化进一步继承和发展,进而形成了西汉时期著名的“丝绸之路”。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25617.html
以上是关于东周时期丝织业的发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东周时期丝织业的发展;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