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邢天-刑天的源流考证

  • 邢天,刑天沧海,历史,山海经,文化
  • 奇闻趣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4-08-01 04:12
  • 小虎历史故事网

邢天-刑天的源流考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邢天-刑天的源流考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刑天的源流考证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记载,关于刑天的记载唯一出现在《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之后的文人作诗素材都来源于《山海经》。

按照《礼记》记载,上古时期的中原地区没

奇闻趣事视频群

有阶级划分,一切都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劳作,和睦相处,没有不和谐的情况发生,当时的人类时长会遭受到

精灵梦可宝奇闻趣事18

野兽的攻击,当时人们都是以部落的形式聚居,一起劳作和自然抗争,每个部落的首领都是由部落最贤德的人担任,受人拥戴,当时部落之间因为一些矛盾会产生战争,最大的两个部落一个是炎帝,一个是黄帝,我们现在所谓的炎黄后裔就是来自于这两个部落。

邢天-刑天的源流考证
邢天-刑天的源流考证

在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刑天为一人形符号,为氏族部落的象征图腾。刑天原本有可能是华夏族无名神祇,被断首后才被称作“形天”。在《山海经》的原本记载,称作“形天”,而“刑天”之得名,相信为陶渊明所改,根据《太平御览》引用《陶靖节集读山海经诗》,“刑天”意为“形体夭残”,但可能传抄错误而有“刑天舞干戚”与“形夭无千岁”二说。陶潜此诗写成后,“刑天舞干戚”一词,因传抄错误而有“刑天舞干戚”与“形夭无千岁”二说。

北宋宣和六年,曾纮于《陶靖节集》后作跋,提出了他的看法:渊明读山海经诗有“形夭无千岁,猛志固有在”之句,竟莫晓其意,后读《山海经》云:“刑天,兽名也,好衔干戚而舞。”乃知五字皆错。形夭乃是刑天,无千岁乃是舞干戚耳,如此乃与下句相协。

南宋时,周必大(1126-1204)于《二老堂诗话》书中提出反驳。他认为:余谓纮说固善,然靖节此题十三篇,大概篇指

每日奇闻趣事新闻

一事。如前篇终始记夸父,则此篇恐专说精卫衔木填海,无千岁之寿,而猛志常在,化去不悔。若并指刑天,似不相续。又况末句云:“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何预干戚之猛耶?清中叶之际,陶澍(1779-1839)重刊《陶靖节集》,他倾向曾纮之

盗墓笔记游戏中奇闻趣事

说:既云夭矣,何又云‘无千岁’?夭与千岁,相去何啻彭殇?

恐古人无此属文法也。民初,鲁迅于《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文中,采用“刑天舞干戚”的说法,以此来证明陶渊明“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而存在“金刚怒目式”的风格。然而,郭沫若于晚年写的《读诗札记四则》,却赞成周必大的看法,他说:这样明白晓畅的诗,宋人曾却于节外生枝,谓“形夭无千岁,猛志固常在”疑其上下文不相贯,遂把“形夭无千岁”校改为“刑天舞干戚”。

到了后世,引申意义。刑天成为勇猛将士的象征,各朝各代之中,更是被比喻作战斗勇猛斗争的标志。几千年后,晋朝的大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中写诗赞颂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类,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赞扬刑天虽然失败,仍然战斗不已的精神。诗中的“干”就是盾,“戚”就是斧的意思。刑天,也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25002.html

以上是关于邢天-刑天的源流考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邢天-刑天的源流考证;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1147.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