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旧友》作品赏析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遇旧友》作品赏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遇旧友》作品赏析
《遇旧友》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诗人在经过离乱岁月之后与老友偶然相逢,与其艰难相认之后把酒倾诉感悟并邀老友移家为邻的情景。既传达出诗人与故旧相逢的复杂情感,又蕴含着诗人在明亡之后宁可闲居度日,不肯屈节仕清的思想。全诗写二人相遇、相认、相诉酸辛,一气贯注,自然流走,意味隽永。
这首诗作于清顺治七年(1650),诗人抒写了明清之际战乱后意外遇见旧友的情景,但诗人并未确指旧友何人,许久的战乱浓缩了他们之前的人际友情,故作此诗。
首联写战乱之后与老友偶然相逢。起句“已过才追问”,十分传神。既然是老友,在路上相遇,“已过才追问”的原因,这里使人想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甲申、乙酉两次战乱已过去六七年,受过战乱的人们面容憔悴、苍老自是难免,连老朋友都有点认不出来了;另一种可能是许多人在战乱中死去,不相信眼前的这位朋友还活着。
老友毕竟是老友,面目虽有变化,但总还依稀可辨,当然不愿失诸交臂。走过了又追上去问,“追”是急切要想证实,“问”是尝试,没有十分把握,也许是,也许不是。清乾隆时诗人沈德潜
颔联写诗人与旧友不能立即相认的原因。“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虽然是故人,但见面竟难以确认。明末清初的战乱中分离之后,再无从相见,偶或传来的消息也难辨真假。可以想见,频年兵戈,人的死伤误传,比比皆是。后面“惊魂”两字暗示,也许这消息里就有对方不测的说法。正是这“苦难真”的传说,才使作者有“已过才追问”的行为。动乱之中,自己身家性命已
颈联写诗人与旧友确认之后的情景。“拭眼惊魂定”,老友在战乱后相遇似梦非梦,不敢确信。当发现不是梦幻而是真实时,拭千眼角的泪花,一颗惊恐的心才开始平稳下来。“衔杯笑语频",老友畅谈别愫,频频举杯,欢声笑语,表达了两人大难不死、重新聚首的欢乐心情。
尾联写诗人邀老友移家与其相住。诗人不以一次短暂相聚为满足,而邀请老友“移家就吾住”。这里看出两人的友谊不同寻常。从下句看,“白首两遗民”不只是两人友谊深厚,而且还志同道合,都愿以明朝遗老身份终此一生。可惜吴伟业并未坚持到底,顺治十一年被迫出仕清朝了。
这首诗叙述诗人意外逢遇旧友一事,从侧面反映出清初战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灾难。诗歌起首两句描写旧友久别重逢,乍信乍疑,不敢贸然相认的场面,情景逼真,刻画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22775.html
以上是关于《遇旧友》作品赏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遇旧友》作品赏析;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2537.html。